搜索
清水浅白的头像

清水浅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23
分享

读懂家乡“书”

我的家乡叫岢岚,她是一本大大的、长长的、厚厚的书,在家乡的怀抱中生活了几十载,家乡这本书我才仅仅翻阅了几页序言目录。在家乡那源远流长的文明、文化浸润下,我有了一个令人骄傲的身份——岢岚人。

不管是外出求学,还是乘车出差,只要有人问我是哪里的,我都会大声自豪的说:“岢岚的”。有了解家乡的人戏谑地和我说,哦,可怜县的啊,我都会脸红脖子粗地和他争吵一番。并举出诸多事例来证实我的家乡是名声在外的“好地方”岢岚县而不是“可怜县”。

我的家乡有巍峨的大山——管涔山,“高原翡翠”荷叶坪草甸就镶嵌在她的头顶。荷叶坪美丽的神话荡漾了千数年,几万亩的绿色屏障护佑了家乡人民几千年,四季分明,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是家乡人民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条岚漪河,一路欢歌到黄河。唐代大将尉迟恭战马刨出的那眼神泉——“马跑(刨)泉”贯穿全县东西的乡村,流经小城中央。清咧咧的河水滋润着家乡人民粮食丰收,畜牧发达,气候凉爽。“羊+豆”产业成为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利器。养生福地,清凉山城是家乡人民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道宋长城,绵延曲折几百里,孟家坡、焦山、佘家寺湾燃亮了佘太君、杨六郎、孟良、焦赞等杨家将金戈铁马、鼓角争鸣、保家卫国的烽火岁月。一镞生锈的箭头、半片碎裂的瓷器,三井战斗遗址见证了戍边将士餐风露宿,抵御外族烧杀掳掠的血染的风采。

满山坡的羊儿、红宝石般的芸豆、毛主席路居馆、“岢岚是个好地方”……在县委、政府领导的大力推动下,通过创卫、创文、“十大文化引领工程”的带动已然蝶变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一县一业先进县”,收获了“中国绒山羊之乡”、“中华红芸豆之乡”两大名牌,并大踏步地向“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迈进。

一座巍峨的钟鼓楼、几段残破的旧城墙、新农村建设典范吴家庄、浴火重生的宋家沟、阳坪、王家岔、广惠园、赵家洼、……在宋城建设、古城恢复、脱贫攻坚战役的带动下,旧貌换新颜,山山披绿装,村村唱欢歌。全县人民紧跟总书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按照县委政府擘画的蓝图,精心描绘,着彩加颜,在改革创新的浪潮中,家乡人民正褪去贫穷落后的伤疤,迎着文明富裕的曙光,大踏步地走向美好的未来。

……

家乡的这些事儿,板着手指头,三天三夜都数不完。打开记忆的闸门,脑海深处储藏了多少家乡的幕幕往事,像放电影般历历在目......

儿时的家乡,虽然身披“国定贫困县”的“破衣烂衫”,但我心目中的她仍然是一位美丽、大方、丰盈、富足的母亲,在别的地方唱着苦泪涟涟的“西口曲”流落他乡四处讨生活的时候,家乡的人民过着“莜面窝窝山药蛋,羊肉汤汤辣椒蒜”的悠闲富饶的生活,在那自然灾害大饥荒饿人的年代,家乡人凭藉辛勤劳作的汗水和1984平方公里土地上80万亩耕地的奉献,度过了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以没饿死人,没有外出他乡的乞丐而再次证实了“岢岚是个好地方”。

到了读书的年代,家乡村村有学校,户户有书郎。那时的日子虽然不如现在富足,但蓝蓝的天空下,碧绿的田野里到处响满了一群身背书包少年银铃般的笑声。那时的我们读书之余,还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种树收庄稼,剜菜扯草帮着家里大人养鸡喂猪,半工半读是儿时小学年代留给我最大的记忆和终生的财富,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锻炼了体魄,掌握了劳动技能,使我们那一代人真正做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

八十年代后期参加工作后,一路追随,亲身见证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历任县委政府领导犹如右玉县一任一任领导带领全县人民植树造林,逼退沙漠,走出黄沙掩城的窘境一样,在家乡的发展上,始终围绕家乡源远流长的文化一路传承文明。家乡的文明有了文化的浸润,就像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丽少女,轻轻拨开蒙面的轻纱,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绝世美人。

你看吧,远望青山如黛,近观绿波荡漾。荷叶坪亭亭如绿盖,宋长城蜿蜒如蛟龙,吴家庄新村赛桃源,宋家沟古朴似清明上河图,小城的夜晚如梦似幻犹如童话王国。颓废的宋城在重建,残破的城墙在修复,座座荒山披绿装,条条小河漾轻波。文昌塔的檐铃涤尽了尘世纷繁的杂音,激荡着小城学子学习文化,传承文明的心智。钟鼓楼清越的钟声远播四达,催促着小城人民逐日而作,为幸福的生活挥洒汗水。

你看吧,深山大沟里的村民从山庄窝铺里搬出来,住进了移民新村的高楼里,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村民变成了城里人,几代人期盼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理想今朝圆梦。一个个乡村在脱贫攻坚战役“摘帽子”号角的指引下,县乡村三级联动,“五加二”、“白加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五天四夜”、“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等一个个全新的名词术语见证了全县人民一心一意奔小康,齐心协力谋富裕的美好愿景。

你看吧,小城的校园书声琅琅,街头的书店多如粮店。小城的教育捷报频传,小城的人才遍及四方。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都会传来令人欣喜的消息,小城的文化特色、文明传承在新的时期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家乡人民一道亮丽的文化名片。

封建时代,世大夫们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愚弄天子学子通过读书谋取高官、金钱、美女。如今的我们摆正心态,把读书作为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途径。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才会进一步发扬光大,才能在世界文明之林占有一席之地。

弗朗西斯.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懂家乡这本大书,传续家乡文明薪火,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流一份汗,让家乡的文化传承发扬光大,让家乡的文明薪火永不熄灭,是我们一代代家乡人矢志不渝的努力和梦想,需要我们接棒发力,不断奔跑,不懈坚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