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屈明贤的头像

屈明贤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23
分享

第一次进城

小时候家住农村,距离县城较远,从我家出来,一条小土路连接着十几个村村落落,一路向北,步行得近三个小时才能到达县城。八岁之前,我从未进过县城,更不知道城里是个啥样,城里人长啥样,心中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和向往。

听父亲说城里有一位姑舅关系的亲戚,我应称之为表哥,还说表哥家男娃娃多,生活不是很好。但无论如何,我想城里人的生活总不至于如我家这般困苦艰难吧。眼见为实,如有进城机会,我一定去表哥家亲眼看看。

在生活困苦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洋芋(土豆)是陕北农村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要食品。粮食短缺的时代,由于没有连片种植的土地,加之无力采购肥料,小麦、玉米这些粮食作物收获甚微,老百姓便把吃饭的希望寄托在种植洋芋上,于是山峁沟洼随处可见,只要能种的地方,都被勤劳的百姓一锄一镢开垦出来种植洋芋。人们一日三餐、一年四季变着花样吃洋芋,视洋芋为珍宝,既当粮食又当菜,洋芋丝、洋芋片、蒸洋芋、烤洋芋。一些老百姓还富于创造地将面粉加入其中做成洋芋馍馍、洋芋擦擦,再配些葱蒜辣子等佐料,吃起来口味还相当不错。

就在八岁的那年秋天,家里的洋芋在父母的操劳下,又获得了大丰收,大小不等的洋芋从几处山地里被挖回来,整整摞了半个窑洞。父母商量着像往年一样继续向县中学卖些补贴家用,再留一些过冬过年。听到父亲又要照例进城卖洋芋,我虽然求之不得,渴望去县城看看新鲜,但也不敢直接对一向严肃的父亲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今年,不知为什么,我就想去城里看看,便背地里央求母亲帮我求情。在母亲的百般劝说下,执拗的父亲才允我同行,我顿感喜从天降,一时便欣喜若狂,高兴得一晚上没好好睡觉。第二天一大早,草草洗漱后,吃了母亲做的洋芋擦擦,我便高高兴兴地跟着父亲上路了。

我们的交通工具是父亲从生产队借的一头驴,这头驴体格健硕,背上横驮着一只大口袋,这种工具是农村经常用来装粮食的长条形帆布袋子。毛驴驮着洋芋,四只蹄子交替前行,踩在地上弹出“噔噔”富于韵律的声响。一路上,父亲牵着驴大步走着,与驴行走的步幅保持一致。我紧跟其后,步子虽小,只好三步并作两步,有时还得小跑几步加快速度,生怕跟不上。

因为多年建立起来的买卖关系,如父亲所料,一口袋洋芋顺顺当当地卖给了县中学学生食堂。快到晌午时分,父亲拿到了现钱,并妥妥贴贴揣进了衣服兜里。从学校出来,我跟随父亲来到供销社买了一些日用品,出了供销社大门,距晌午饭大约还有个把钟头的光景。父亲说他还得去其它地方办事,大概嫌我跟着不太方便,便安顿我坐在供销社门口的石墩上等他返回,还一再叮嘱我不敢乱跑。

农村娃娃第一次进城,人生地不熟,没出过远门,胆子又小,我只好傻傻的原地待命,牢记父亲的叮嘱不敢私自去往城内任何地段乱串。

一个钟头、两个钟头过去了,我在煎熬中艰难地捱过去,此时的我已很不耐烦,饥肠辘辘,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竟呜呜地哭起来了。有几个过路的热心人问起缘由,无不埋怨父亲的大意或无情,我越发伤心,哭得更厉害了。其间,一位干部模样与母亲年龄相仿的妇女,手里拿着一个漂亮的铝饭盒来到我跟前。她问明情况后,不由分说从饭盒里取出一个白生生的馍馍俯身硬要塞我手里,我躲躲闪闪就是不肯接。从小到大,我哪里受过如此恩宠,怎么好意思接受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施舍。你推我让中,一位陌生的中年男人急匆匆地快步朝我走来,一边说他是我姑舅哥,一边拉着我的手转身就走。他怕我生疑,就说出了父亲的名字,说是父亲让他来找我。十几分钟后,这位大我很多的表哥领我进了城关食堂,只见父亲一人坐在一张方形的餐桌前,正等我们。看到桌上盛着一大碗菜和几个烧饼,看样子他们己经大吃二喝了一阵子,盆里的菜所剩无几,菜汤倒还不少,但清澈的菜汤能照见人影。刚刚坐定,一股臭哄哄的味道扑鼻而来,本已饥肠辘辘的我突然没有了什么胃口。父亲见我来了,并没有先让我认认真真坐下来吃的意思。只见他顺手拿起桌上的烧饼塞到我手里,还靠近我低声叮嘱了一句,吃完饭咱们早早回家。我接过饼子将就着吃了起来。其实,很多时候,人的欲望很容易满足,一个大饼子下去,已不觉得怎么饿了。表哥还热情地问我要不要再来一碗烩肥肠,父亲连连摆手,够了够了。我一听肥肠便有些倒胃口,就什么也不想吃了。

从县城回村子的路上,父亲照例和驴保持相同的步伐,并排走着,我照例跟在后面,只是兴致远不如来时那么高昂。原想父亲会疼惜我,领我在城里到处逛逛,给我买好吃的、好玩的,没想到他和表哥吃个烩肥肠还躲避我,只用一个大烧饼就把我打发了。我耷拉着头、没精打彩地跟在驴屁股后面,再说一二十里的路,我可不想步行回家!

父亲回过头,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自言自语道:“咱们这一趟来回几十里,队上的驴可帮大忙了,驮一大口袋洋芋省了咱父子俩不少力气,公家的便宜可不敢多占,这驴回去还要好好给队上出力呢。”

平时不爱说话的我,这时更不想多为自己辩驳一句。父亲手里攥着缰绳,边走边说:“你姑舅哥人家也不容易,一个人挣工资,就那么点钱,有几个小子都要吃饭要上学,哪能够!唉......”

父亲叹了一口气,回头看一眼,见我认真地听着,又继续说道:“晌午那会,我准备去付食公司买点盐,谁知撞见了你姑舅哥,你哥拽着我说时间长了没见面,要一起吃个饭。你想,你哥多不容易,我咋好意思再把你叫上?吃饭中间拉话,我说漏了嘴,还说你在供销社门口等我。你哥一听便埋怨我几句,赶紧放下筷子,这才又把你找来。”

父亲一口气说了这么一大堆话,从小到大,他在家里常常这样教育我。父亲的这堆话无非又在劝导我,要爱惜公家的东西,不能随意占公家的便宜,包括对待这头不懂人话的驴,不是想骑就能骑的。另一方面,告诫我与人相处,要懂得换位思考,不能随意给别人添麻烦,即便是亲戚也应多替人家想想。一路上,父亲的话在我心里留下深刻印象,于是我不再怨失父亲。我想,父亲的话肯定千真万确,心里的疙瘩随之慢慢解开,不再生气了,跟在他和驴的后面,轻快地向家走去。

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一段佳话。人生的道路上,它时时陪伴我左右,警示着我注重修为,严格自律。同时,它也警示着我,与人为善,自立自强。

后来,我考进了县城上中学,常在表哥家住宿。我同他的几个娃娃一起学习。我们在艰难困苦中互相鼓励,互帮互学,共渡难关。1980年我考上了省内重点大学,我的一个姑舅侄子也考进西安一所大学,后来都在不同的地方教书,为人师表。回顾我们的过往,虽无丰功伟绩,但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孜孜以求、敬业奉献,也赢得桃李满天下,如今我们都已退休,做着各自喜欢的事情。

关于第一次进城的故事,我还会给下一代讲下去,让后人们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2020年8月23日于延安

(根据韩卿元老师的口述整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