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屈明贤的头像

屈明贤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4/13
分享

婆婆的幸福生活

原本风风火火,腿脚麻利,走路一阵风似的婆婆,前几年,于一场大雪中不小心跌倒腰病复发,卧床几十日后,自感走起路来已没先前那么得劲儿,于是,不再相信陪伴了自己一辈子的两条腿今后还能稳当行走,更不用说健步如飞了,这样,她便从地摊买来一支拐棍作支撑,果真,跌跌撞撞的事故再没发生过。

瞧瞧这支拐棍,一米高的细长个子,满身银灰,身上涂满细小的花纹,像小时候草丛中偶然发现的一只小蛇那样的色泽,只是没有小蛇那般柔软弯曲。黑色的手柄上,刻着五条细细的纹络,刚好适合五根手指相握,拐棍与地面接触的底部,则由一只黑色的橡胶紧紧缠绕,这样的设计,不仅利于使用者平衡身体,还具备一定的防滑功效,这支廉价的拐棍倒显出商家不凡的创意。

自从拄上了拐棍,婆婆宅家的日子相对多了。婆婆本来就是个很会怜惜自己的老人,拄上了拐棍更有了自顾自怜的资本,那乖乖站在门后的拐棍好像向家人宣示婆婆成了“重点保护动物”一样,似在告知家人“你们可要加倍呵护哟”。如此以来,婆婆不仅自己处处留意小心,大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架势,平时居家时穿的脱鞋因为怕滑被束之高阁,成了摆设,地板上一旦淋上几滴水珠会即刻命人擦掉。她还要老伴陪着一起谨小慎微,房子虽小,但要收拾得利利落落,东西得整齐归位,可不敢再发生跌跌撞撞的事了。老两口做饭的分工也像以前在农村生活时潜移默化的那样,婆婆准备和面做饭的时候,老伴就忙活搂柴烧火的事项,长年累月,自然天成,配合得竟如此默契。现在,住在楼房里,老两口一日两餐,分工也照样清晰,婆婆做饭,老伴洗锅,婆婆操劳家务,老伴买药买菜,生活过得如同平常吃的一碗豇豆稀饭、一个菜夹馍,一碗哨子面那样安逸闲淡,如此这般,老两口相携走到了连“做梦也没想过”的八十五六岁了。

自从拄上了拐棍,婆婆宅家的日子多了,回忆的日子自然也多了,婆婆的健谈甚至于“夸夸其谈”,便有了“用武之地”。眼下幸福的日子,老两口既不愁自己的吃穿用度,又无需挂牵儿女们的光景,更不必操心孙儿的未来,婆婆闲聊的主题无非是些怀旧与回忆的事情:有时聊她年轻时候,特别是当妇女干部那阵子,脚板多么厉害,落实乡上的工作全靠一双脚走村串户;有时聊她参加地区开办的扫盲班,不仅学会了自己的名字,还学会了一千多个汉字;偶尔也会聊起二十多岁时,毅然决然冲破婚姻旧习的束缚,勇敢地踏出人生的重要一步,寻找个人幸福,重新组建家庭的事情,每当这时,婆婆嘴角微微上扬,骄傲的神情写满脸上,嵌在深深的皱纹里。婆婆更多的时候是绘声绘色讲些过去生活的艰难和贫困的窘境,比如因为一把锁、一扇门、一升面,一斗米等“生死攸关的大事”,而与村人、邻人激烈“争斗”的场面,最后会意味深长地叹口气:“那时候,庄稼汉过日子不容易呀!”

庄稼汉过日子确实不容易,这也是他们从自己身上得来的明证。我走进这个家庭那阵子,婆婆五十八了,但快人快语,腿脚利索,一点没显出农村妇女的老态。她每天除了做饭及料理家务外,还得从狭长的院子频繁地出出进进,去料理口粮地和承包地的农活,村里分的几块地有远有近、有好有坏,公公婆婆如村里的其他庄稼汉一样,常常紧跟农时,谋算着种些应季粮食小麦、玉米,间种些软糜子和各种豆子,有时还与村人打问一些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比如选一些上好的种子等。老两口种的粮食以自给自足为主,碾过晒过的小麦用几张大竹席囤在窑掌,待需要面粉的时候才一袋袋装起去磨坊磨成粗细不等的面粉,然后装在不同的瓦瓮慢慢吃,图个细水长流。玉米则在留足够打糁子之外统统卖掉,换一些零用钱,贴补家用。软糜子主要是留着过年蒸软馍炸油糕,为让一家人吃些“稀茶饭”。小麦是一年四季的主要粮食,经过舂、磨,每每麦收之后或逢年过节,婆婆就用大铁锅带笼屉蒸出又白又大的馍馍,用长长的擀杖擀出的面条在锅里自由翻腾,满窑满院便弥漫起浓郁的麦香味,这飘逸的香味,似在告诉一家老小,“我们的生活水平可比以前好多咧!”

住在楼里,供暖气的几个月里,拐棍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老两口追剧的时候多了,婆婆看电视有个习惯,一边看剧情,一边盯着字幕念念有词,似乎要把年轻时扫盲班学的那千把个字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念错字在所难免,常常逗得老伴忍俊不禁,想笑而又不好意思笑出声来。其实,在婆婆心里,近六十年的陪伴,她知道,老伴虽没有什么大本事,一生只会种庄稼,干些传统简单而又粗糙的农活,这两年为医治脑梗和心肺病每月还得千元的进口药维持。尽管这样,婆婆仍省吃俭用,慷慨悉数地拿出政府每月发给她的为数不多的生活补贴,为老伴的医药费出一把力,相濡以沫的陪伴,她把老伴已当作生活中的拐棍,不舍得轻易松手,尤其在人生即将谢幕之时。

春天来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楼上、窗上,透过玻璃尽情洒在屋里,洒在人身上,分外舒适,分外温暖。如此久违的好天气,错过岂不可惜!当夕阳余晖将要染尽西边的天空时,吃罢简单的下午饭,婆婆便迫不急待地拄着银灰色拐棍朝门外走,老伴心领神会地提把小折叠塑料櫈紧随其后,老两口摇摇晃晃,相跟着随电梯下楼去了,这时的他们像没大人管的蕞娃,吃饱喝足,无忧无虑地享受大好春光去了。老婆婆们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拉家常,老汉们则围在一起玩扑克牌,小区门外,简直成了老年人快乐的天下。

夕阳西下,余晖还未散尽,天空变得宁静而高远,深邃而含蓄,老人们重复着简单而充实的欢乐。在和同伴拉家常的时候,婆婆手里仍丝毫没有放松那支陪伴她的拐棍,眼里还不时瞅着那不远处玩牌的老伴。啊,明天的太阳照样会送来个幸福的日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