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回家路,我们走了四十天。今天,2020年3月4日,我们终于平安到家。
原以为,在老家封闭了四十多天,会有一种笼中鸟放飞般的欣喜。现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兴奋,反倒多了一些难忘与不舍。
推开家门,恍惚间竟有些迟疑,这还是我原本的家吗?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太久没回家,女儿朝着屋内瞅了半天:“爸爸,我怎么感觉家里跟以前不一样了?”是啊,爸爸也感觉到了,究竟哪里不一样呢?也许,在老家宅得久了,习惯了另一种环境,再回到原来的家不太适应,抑或是家中没人,少了点人味吧。
说起人味,我倒感觉家乡的人味是最浓的。家乡人淳朴、善良、乐于助人,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老家,遇上哪家哪户操办大事,其他人定会围过来帮忙。不计较个人得失,就是图个幸福喜悦的氛围,和谐热闹的劲儿!年前,堂弟结婚,乡里乡亲,忙前忙后,热闹场面至今记忆犹新。打糍粑可是一项力气活,一家打糍粑,人人来帮忙,这帮忙是自发的,喜悦的,大家轮番上前抡粑槌,借着打糍粑这活儿说笑一阵,年味儿就像糯米饭散发出的热气不断向外升腾。
全家十三口人,在塆里算得上是大户,好热闹的一家人。但今年情况有些特殊,受疫情影响,道路封闭,物资受限,尽管一日三餐还能应付得过来,但乡亲们还是隔三差五轮番送菜上门,最令人感动的是,有时都还没起床,菜已经摆放在门口了。遇上家里做了点好吃的,也会送与我家分享。奶奶最近常说的一句话便是:“乡亲们对我家太好了,以后该怎么填情啊!”忘不了特殊时刻乡亲们给予我家的特殊关照。
自疫情爆发以来,村民们自发组成了抗疫后援团,每天跑腿宣传,坚持卡点值守,有的负责喷药消毒,还有的负责物资代购,为村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他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真诚的劝阻未必会被所有人理解,甚至换来了冷嘲热讽,大局面前,他们依然恪守原则,哪怕自己受委屈也无怨。最终,坚持换来了零感染,村民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广场舞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属,如今已从街道、社区跳到了田间地头,逐渐成为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风尚。不会跳没关系,扭一扭也开心。宅家的日子很沉闷,但老家的空气中不时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谁家的功放又打开了,优美的旋律浸透耳膜,沁入心田,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们对病毒的恐惧,传递的是温暖和力量。
两天前,得知可以申请返城。因为工作关系,还是回城比较方便。办好了手续,提交了申请,今天就顺利到家了。小区门口,戒备森严,红色条幅上赫然写着“防控期间、禁止通行”八个大字。在小区卡点,工作人员耐心询问、详细登记、测量体温,到家后社区人员还打电话叮嘱再三,不要外出,每日按时报送体温,需要购物可以在网上提交申请,会有人把物资送到小区楼下等等,都是一些细微之事,却让人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在老家,作为抗疫小分队的一员为家乡人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算是尽了一份力,如今返城了,回到了家门口,还想着为小区的居民们做点什么,不仅仅因为我是一名党员,是因为我的老家在农村,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家乡人的质朴、勤劳与善良。今天去社区报到,被告知要居家隔离十四天,看来抗疫志愿服务只能暂时告一段落了,还是安心宅家吧!
写作此文时,老妈已经把家中里里外外都收拾了个遍,如今正躺在床上玩儿手机;老爸洗了个热水澡,今天还让我帮他理了个发,现在嘛,一定也在葛优躺;妹妹跟往常一样,客厅、房间来回转悠,兴奋的劲头怎么都用不完;老婆正带着俩孩子,在房间里看电视,不时传来银铃般的笑声……而我,在奋力敲击着键盘,思绪还萦绕在故乡的那山、那水、那人之间。
这条回家路,我们走了四十天,终究还是到了。可疫战还在继续,抗疫之路何时是个尽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