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剑的头像

陈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29
分享

酷爱抗战歌曲的姥爷

清明那天,87岁的母亲坚持要回到几十里外老家去给外祖父上坟,任我们怎么劝说,她执意要回。路过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时,看到几个老干部在练抗战歌曲,母亲当即就泪眼婆娑了。默默地说:“当年你姥爷也是每天在这儿唱歌,如今……唉。”我们都知道母亲要说什么,怕她再伤心落泪,赶忙转移了话题。

姥爷叫苏培臣,1938年10月参加抗日特工队,解放前是肥乡抗日政府六大队的指导员,1983年9月离休。

姥爷生前酷爱抗战歌曲到了痴迷的程度,总爱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相互交流。他离休后,听说几十里外一位教师手里有抗战歌曲的手抄本,便不顾年事已高,炎热酷暑,骑上自行车就去借读了。姥爷只上过几天私塾,字写得歪歪斜斜,视力也不好,抄写很吃力,却一直在人生的晚年搜集、整理这些抗战歌曲,他老人家手写的抗战歌曲有100多页。

姥爷不仅爱搜集,还喜欢唱,虽五音不全,却乐唱不疲。建国50周年时,他一路高歌,唱到了一些机关和学校,还唱到了邯郸市委大院,受到了热情接待,市委宣传部的领导还把他的事迹介绍到《邯郸日报》、《邯郸晚报》上。抗战胜利60周年时,他再次闪亮登场。这次,姥爷不仅仅是唱,还把他会唱的40多首抗战歌曲灌制成唱片,作为遗产,分发给了我们这些后代们,就因为这,姥爷在省、市的电视台、电台、报刊,很是风光了一番。

就因为姥爷爱搜集、整理、传唱抗战歌曲,还结下了一段友情。姥爷的事迹在媒体刊登后,曾是部队文艺工作者、当时已75岁高龄的离休干部王锡章老人通过新闻媒体找到姥爷的住址,乘车90多华里,亲自把他珍藏的两册《抗日战争歌曲选》赠予姥爷。在那个饱经沧桑的农家小院里,两位老人一见如故,没聊几句话,就对着那么多围观的群众,合唱了《太行山上》、《保卫黄河》等。市、县两级电视台的记者都进行了采访报道。

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姥爷,总想着让年轻的一代牢记那段历史,铭记那个岁月。在人生的晚年,他的足迹遍布那么多学校,特别是他所在的那个村的小学,他几乎每周都去。河北电视台记者慕名找到他时,他正在村小学为孩子们教唱《破路歌》。这个歌好生疏,那么多抗战歌曲他不教,却要教唱这一首。姥爷说,其他的歌都在唱,遗失不了的,这首歌却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了,要让更多的人都会唱。后来我才知道,这首歌是姥爷搜集、忆唱的,已经被编入了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抗战歌曲选》中,上面清楚记载着“苏培臣忆唱”。

也许是搜集、整理、传唱这些抗战歌曲为他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2004年12月,姥爷被评为“河北省第二届健康老人。”姥爷90大寿时,我们破例在饭店为他祝寿,面对那么多来宾,他以一曲《保卫黄河》为寿宴助兴,那真是余音绕梁,声震瓦屋,过后还大气不喘,面不改色,可见底气十足。90岁,在很多人的眼里似乎已到了人生极限,但距姥爷追寻的“要活到125岁”的那个目标还有很大距离,我们真诚地希望姥爷能兑现他的承诺。

可2008年的春夏,姥爷的身体出现了异常,我们、医务人员、还有他,都在努力地与病魔抗衡,却没能阻滞死神的脚步。去世之前,姥爷什么也不说,只是一再嘱托,死后,要把他整理、手写的这些抗战歌曲全部带走。难道他到另一个世界还要继续传唱吗?!

2008年9月4日,姥爷94岁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如他所愿,他亲手整理的那些抗战歌曲、王老赠予的那两本书、他刻录的唱片、生前的影像资料都随着他的骨灰,留存在他生前生活、战斗、工作过的土地上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