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林茂洲的头像

林茂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01
分享

青山深处的红色记忆 ——走进桐子洋

 1

为了探访一段血性历史,我与一个掩藏在崇山峻岭深处,有着传奇色彩的小山村——桐梓洋邂逅了,并结下不之缘。 

从粤东丰顺地图上看,隶属于丰顺县北斗镇桐新村的桐梓洋,坐落在丰顺、五华、兴宁三县交界处的大山里。其所在区域,标着“桐子洋”三个字,桐梓洋就是这片区域的一个小村子。

走进桐子洋,是受老同学之邀。当时一位高中同学,退休干部老薛来找我,满怀深情地介绍他老家桐梓洋的情况。我从而得知那里地势险峻,但山清水秀风光迷人,更是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存留有许多革命遗迹。因为我曾在文化部门工作,老同学希望我把他家乡先辈们那段革命历史采写出来,编撰成书。

出于同学情谊,也出于职业习惯,我怀着一探究竟的心情跟他进山。

当车子沿着盘山村道进入崇山峻岭时,我心中却有点犯怵起来。桐子洋,分明是山的海洋。 

一条宽度只有3.5米的狭窄山道悬挂在山崖上。山高林密,雨雾迷离。车子在崇山峻岭中穿越盘旋,透过云雾,隐约可见路下深不可测的沟壑,几许惊险,几许神秘。一路上“惊险”不断:时不时在七弯八拐的道路上突然碰到对面来车,狭窄的路面无法会车,一方只好倒车,退至拐角处稍微较宽的地方,将一侧的车轮摆在路基下泥地上,另一辆车才小心翼翼地擦“车”而过;在拐过一个山嘴时,忽听山谷吼声如雷,只见一条湍急溪涧涌过小桥,奔泻而过,桥面水估模有一尺来高,两边没有护栏,我的心咯噔一下,刚要发声,司机却开着车一头扎下去,只听哗哗之声响起,车轮掀开两道水浪,我的心仿佛悬在波涛之上,忐忑之间,小车已稳稳当当地过了“水中桥”。老同学介绍:这叫“水面桥”,下大雨时常常这样……山高,路险,果然名不虚传。身临其境,心头“打鼓”。

惊怵之余也带着责怪的语气对老同学说,你好歹也当过领导,应该有责任也有能力,家乡道路怎么修得这么小。老同学脸上顿时浮现沧桑,他断断续续的讲述,让我感慨良多。就是这样一条不起眼的水泥村道,渗透了乡亲们多少汗水和泪水!

过去革命斗争时期,山高险阻,成为阻挡敌人进攻的屏障。时代变迁,如今谁不渴望道路宽敞畅通。然而,好长一段时光,当地人依然跋涉在不知走过多少辈人的山间崎岖小路上。老同学青少年时期,就是挑着书籍、番薯、咸菜等物品,赤着脚在羊肠小道上跋涉,到几十里外的学校上学的。荒山野岭上幼小的足音,叩响的是打开山门的渴望。

山高涧深始终阻挡着开路的步伐,直到上世纪末,终于开通一条通往村里的土路,但每逢下雨,路面泥泞不堪、破烂难行。

直到十多年前,看着村民饱受交通阻塞之苦,老同学终于坐不住了,振臂一呼,与村委女支书一起,领头修路,村民积极响应。经多方“化缘”筹措资金,并得到政府支持下拨修路专款,村道水泥硬底化的梦想终于付诸实施了。过程的艰难,常人难以想象。尤其是即将竣工之际,一场超强台风引发的狂风暴雨,把一条刚筑成的水泥道蹂躏得支离破碎,滑坡、塌方、掏空……幸好,历经磨练的山里人信心没破碎,百折不回的信念和毅力,终于浇注成这条贯通山里山外的水泥路。

这条历经劫难而为村民打开希望之门的村道,你还嫌它狭小么?

我被路感动了。确切说,是被同学和村民们的毅力感动了,不再视峻岭为畏途,甚至当车子“淌”过“水中桥”溅起阵阵浪花时,反倒体味到一种山区的浪漫,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桐子洋的书写出来。

一路有惊无险抵达深山中的桐梓洋,眼前的景象让我砰然心动。这是一个青山环绕的小山村,秀丽,静谧,仿如世外桃源。四周山坡绿树成荫,茶园翠绿。南面一座名为轿顶山的高山,海拔1100米,“轿顶”插入云天,“轿下”天池如镜。村中十来户人家,房屋紧依在山边,中间形成一个小盆地,是供耕种的田园。谁能想象,这么宁静的仙境般的小山村,半个多世纪之前,曾经发生过一场惊天动地的血肉博弈,锻铸了一段红色传奇?

2.

记得大约经过七八次的进出,在桐子洋大山里跋涉考察,采访革命后代和当地老人,我终于触摸到那段历史脉搏的律动和大体轮廓。

时光穿越到土地革命时期。一九二八年春,古大存化名张炳,进入丰顺八乡山,包括与八乡山一山之隔的桐子洋一带,在这片三县交界的地方,以打石和烧炭作掩护,点燃革命火种,组织和武装农民,创建革命根据地。一九二九年夏,在古大存组织下,桐梓洋一带村子联合起来成立桐新乡苏维埃政府,乡政府就设在桐梓洋。斧头辟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泥腿子”破天荒地掌管了红色乡村政权。古大存用星星炭火,点燃了桐子洋革命斗争的火焰。随着193051日,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八乡山胜利召开,东江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也宣告成立,古大存任军长,八乡山成为东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东江地区革命烈火越烧越旺。桐梓洋村后深山密林一个叫“上鹿湖”的方,就是红军一个重要营地。随着斗争的深入发展,一场国民党军队“围剿”和红军武装反“围剿”的红白搏杀在八乡山根据地激烈展开,桐子洋的斗争也进入白炽化。

当时的桐梓洋,家家有人参加红军或赤卫队,户户都是堡垒户。古大存常来村里和红军营地,并在老同学祖屋中住宿。

桐新乡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国民党地方武装联防队就纠集两百多人便前来进犯。一场战斗在桐梓洋东面关口黄蜂溜打响。十二名持土枪的农民赤卫队员,凭借险峻隘口,竟然把进攻的两百多的敌人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桐子洋农民武装敢打敢拼的精神,让敌人闻风丧胆。八乡山根据地反“围剿”的每场战斗,都有桐子洋农军奋不顾身的身影。

19314月,在桐梓洋保卫战中,为掩护群众安全撤退,乡苏维埃主席也是老同学的祖父薛为凤怀揣乡苏维埃政府印章,手持双枪,孤身引开国民党兵,最后壮烈牺牲,堪称孤胆英雄。

19345月古大存派驻扎在桐梓洋的红军和游击队员八人,组成伏击小分队,在兵营山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击毙当时的国民党县长林彬,震动了东江。围剿大南山根据地的国民党部队以为红军主力在丰顺,急忙赶到丰顺来找红军主力“决战”,缓解了大南山根据地的重压。

到了1935年初,在国民党反动军队重兵“围剿”下,八乡山等根据地落入敌手。古大存带领骨干转入桐子洋大山中,继续进行坚苦卓绝的斗争。在血风腥雨中,桐子洋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粒米用来做军粮……患难见忠贞,正是桐子洋人民对红军这种血浓于水的情谊和倾尽全力的支持,才使古大存和骨干队伍得以在桐子洋坚持到最后。也是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古大存和游击队女战士曾史文在桐子洋大山中结成革命伴侣,在艰难困苦中留下一段浪漫佳话。一直到年底,古大存才率领18名骨干,离开桐梓洋转向闽西,踏上新征途……

一场场浴血战斗,惊心动魄!一个个英雄形象,可歌可泣!采访路上的感动与震撼,使我仿佛觉得有一股力量在催促和激励。虽然年代久远增加了史实搜集的难度,但革命后代的热情支持,村民的大力帮助,还有史志办等部门的重视支持,感动多多,消解了采写的艰辛。反复的探寻、采访、求证,一段掩藏在青山深处的血与火的历史得以挖掘并撰写出来。

3.

青山依旧在,雨后复斜阳。行走在那片浸透红色的土地,心中的感动总是接踵而至。半个多世纪过去,战火熄灭、硝烟散尽之后,红军战斗过的土地上焕发着勃勃生机。桐梓洋村旁高耸入云的轿顶山,仿佛是一尊气宇轩昂的英雄塑像,又像是一座高高耸立的丰碑。山腰上一道道环绕的弧形沟堑,虽被泥土荆棘掩盖,但痕迹依然清晰可辨,那是战争遗留的战壕。如今枪声炮声远去,战壕边是连片的茶园,茶丛翠绿,漫山遍野。“桐子洋”高山茶,是村民打造的无污染优质有机茶品牌,更是村民致富的希望;那座高高的观音髻山,像圆锥般直刺苍穹,那么锐利,或许是因为当年古大存在山中的八仙洞住过,厉兵秣马,伺机出击。如今树林繁茂,竹海茫茫;还有那座叫狮头岽的山峰,山势巍峨,狮头高昂,仰天长啸,就因古大存曾在那里叱咤风云。如今的莽莽群山,成为生态林场。除了高山茶、生态林,林下经济也不断发展,黄栀子、牛大力、巴戟、佛手等药材种植收入可观。那条盘山村道,也在拓宽之中。红色沃土上孕育着绿色的希望。

满眼生机盎然,让人感慨万分。浴血的奋战,打碎了旧世界,为的是建设新世界;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新时代的桐子洋人秉承革命精神,坚忍不拔地在致富奔康的路上奋发前行,同样深深地感动着我。作为红色历史的延续,反映老区绿色崛起的栏目得到县作协作家们热情的支持和投稿,也让人感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帮助和推动老区的绿色发展,责无旁贷。

难忘那段采访编撰的日子,一路收获的是感动。正是这一路感动的鞭策,我终于没有辜负老同学和桐子洋乡亲的付托,一本记载桐子洋土地革命时期人民英勇斗争的历史和反映老区新貌的《烽火桐子洋》书稿,终于顺利完稿付梓。一段在桐子洋崇山峻岭中掩藏了将近百年的红色历史,终于从岁月深处打捞出来。

时光的流逝冲不走难忘的思念,岁月的交替磨不去历史的记忆。桐子洋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更成为新时代奋发前行的动力,红色土地上的人民必将在绿色崛起中书写新的篇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