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一首歌,不知唱了多少回,已经耳熟能详。我那些从小到大的经历像也一个个故事,印在脑海。每每与人讲起就像在讲故事,讲我自己的故事……
梦回儿时,我的老太(我们这里称太奶奶为老太)在我年幼的时光里,留下了不可或缺的印记。我的老太是个小脚女人,脚被裹成三寸金莲的那种。头尖尖的,整个脚只有我一个手掌的大小。我总是好奇是谁将老太的脚裹成了那个样子?裹的时候不疼吗?不会反抗吗?面对小脚那时的我脑子里充满了各种疑问和奇奇怪怪的想法。老太穿的鞋子也跟我们穿的也不一样,像一个大个儿的粽子。每次看到老太的鞋子,我都想试一试,想体会一下小脚女人的感觉。但出于对长辈的尊重,最终我也没有敢尝试。
现在算来她应该是出生在清朝末年,据说当年老太的娘家是当地的大户,她父亲在河北一带开了很多的店铺,家底殷实。但是由于有个哥哥染上了鸦片,慢慢的开始家道中落。即便如此,在老太出嫁的时候,家里还是送了比一般人家姑娘多的多的嫁妆,婚礼也办的热热闹闹。十里八村都知道我的老太爷娶了一位没落富家的大小姐。老太爷家,当年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我老太爷的妈妈(我应称她为老老太)很有头脑,每每有积攒下来的闲钱,便置办几亩田地。久而久之家里也有良田百亩,虽不是地主但也是小康之家,也可谓是门当户对了,就这样老太便嫁给了老太爷。
再后来就是她娘家爹去世了,哥哥把家败了,店铺被典当,人也下落不明,只留下了她嫂子和一个傻侄子,守着老家的几亩薄田度日。过年过节的时候,家里亲戚走动,在我印象中还看过她的傻侄子。那时他已经有四五十岁,但是看到陌生人还是藏在他妈妈的身后,像个小孩子一样。
平日里我们很少去老太家玩,只有在过年或过节的时候才会跟大人一起去给老太拜年。一进院门,简单而又纯朴。低矮的土坯房,两边是用高粱桔扎起来的寨子(类似篱笆)。院里有一棵高大的花椒树,一个两层的鸡窝,还有那些装满玉米的粮食囤。整个小院被装点的满满登登的,却又井然有序,不显拥挤。老屋是低矮的三间土坯房,北方的房子都有后门,所以中间叫堂屋,供做饭、吃饭、活动用。睡觉的炕在东西两屋里。老太住在西屋,一进西屋,迎面是一面正方形的镜子,镜子上半部分是喜鹊登枝的图案。在镜子的上方,和左右两侧还各有一幅长条形的装饰画,确切是什么内容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图案也是花团锦簇的样子。屋子的北边是一个长的条案,案上放着一对胆瓶。胆瓶外面印着青花的图案,里面插着鸡毛掸子。小时的我只听大人们说那两个胆瓶是老太的嫁妆,我一度觉得,那应该价值连城,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屋子的南面是火炕,炕上面放一个炕桌。冬天炕桌前面会放一个炭火盆。火盆里的火刚刚好,不冒烟,不熄灭,把小小的屋子烘的暖暖的。每到大年初一,我们兄弟姐妹便挨个去老太家给老太和老太爷拜年。记得有年我去的早,正赶上老太在梳头,一把铜镜放在梳妆匣上。旁边放着包裹梳子的手绢,手绢里还有一些头发。老太边梳头,边把掉下来的头发放到手绢里。最后梳好后,把头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发髻。发髻外套上一个黑色的发髻套,头上再戴一个发箍。后来在87版的《红楼梦》里看到老祖宗头上也戴着这样的东西。我以为那是个辈分的象征,老太是我家里辈分最高的老人,就像红楼梦里的老祖宗一样。现在我才知道那只是一个小饰品,流行于明清时期,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抹额”。可能当年老太戴它的主要用途就是为了防风吧,毕竟颜色、样式没有那么好看,起不到什么装饰作用。
老太家还有一个吸引着我的地方,就是一进屋门,门口上方有个挂笼筐子的地方。之所以让我念念不忘,是因为笼筐子里装着各种好吃的。在儿时,物质极度缺乏的年代。老太偶尔从笼筐子里拿出一把糖,一块点心。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真是像得到了宝贝一样。而这样的待遇也不是人人都有,只有那些平时讨得老太喜欢的孩子才会得到,而我当然可以算是其中之一了。所以,小时的我一直觉得自己很讨人喜欢,也为此骄傲了很多年。对于老太我也喜欢跟她亲近,除了有好吃的以外,最主要的是我喜欢听她讲故事。她会给我讲她还未出阁前,在家做大小姐的故事。也会给我讲,嫁给太爷爷后,经历的战争、饥荒以及后来日子慢慢变好的故事。记忆最深的是老太讲述她做过最为英勇的一件事。在抗日战争年代,我们所在的晋察冀地区是日军侵华的战场,屡次遭到日军的扫荡,老百姓生活动荡不安。在我们邻村建有炮楼,里面驻扎着伪军,掌管着周围的好几个村镇。而我们村是秘密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经常有红军出没。有次,伪军的炮楼里缺菜,让老太爷将家里种的大白菜给他们送过去。老太爷不敢反抗,只好推着小推车给送了满满一车菜。在卸菜的过程中,听见两个伪军在那里商量要再次扫荡的事情,正好被老太爷听见,老太爷回来后便把消息告诉了老太。老太说,要把这消息告诉驻扎在村子里的红军。不然,日本鬼子来了,打红军措手不及,伤亡就惨重了。但是,老太爷胆小怕事,怕被伪军发现,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老太当机立断撵着一双小脚给红军报了信。然后又将消息传到了村里的各家各户,让大家提前做好了准备。那次的扫荡,红军做了伏击,将扫荡的鬼子打的溃不成军。老太爷家的后门上也在此次战斗中留下了一个枪眼,这枪眼便是老太英勇的见证,每次看到我都会为老太感到骄傲和自豪。也经常会缠着她追问,当时您哪来的那么大的勇气?您就不害怕吗?等等。老太会微微一笑,抚摸着我的头说,那时没想那么多,就想着,人要做对的事情,要帮好人。我听了点着头,似懂非懂。
我的小脚老太去世时已将近九十岁高龄,她走过了清朝覆灭、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那些不平凡的日子,也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她度过了平凡的一生,却见证了不平凡的时代变迁。她是那个时代众多老百姓的代表,她们淳朴,善良,一腔热血,明辨是非。虽无名却也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