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有许多古老民谚始终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那些充满哲理的谚语,无一不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经验的提炼和积累,是长期以来思考与实践的过滤和沉淀。比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比如“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茄子不开空花,娃娃不说谎话”“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些民谚无论是针对人世间的人情世故,还是自然界的天景气象,都实实在在是一种非常精妙的归纳,也得到过事实充分的验证。
民谚,来自于民族传统和生活习惯,甚至是乡土市井。它不像出自伟人名家的那些名言警句,不一定严谨、深邃,只是直白,非常简单明了,但它却永远不会过时,一直作为多方验证的道理在人世间广为流传。
我在上中学时曾看过两本书,一本是《增广贤文》,另一本是《观云测天》。凭我个人愚见,《增广贤文》实际上就应该是众多民间常言俗语的深层归纳的范文,比如它辑录在其中的“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只要没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等等,无疑囊括了民间谚语的大多数内容和说法。而《观云测天》完全是一本气象知识的书籍,里面有很多的观察气候天象和自然现象规律总结出来的谚语。如“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清明要明,谷雨要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天上火烧云,半夜雨淋淋”等等,这些农谚真正成为农村料理农事乃至打点出行的最好参照。
小时候大人教育孩子,往往没有那么多的大道理,而是时不时地用几句谚语来阐明观点,甄别是非。到别人家借东西,老人会告诉你:“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一个人做事情没有准备没有计划,老人会说你:“早不忙,夜心慌,半夜起来补裤裆”,或是说“莫屎胀了才挖茅坑”“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居家过日子要勤俭,要有算计,“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无论男女,都要树立和培养自己的品格个性,不然,老人又会告诫你:“男儿无性,钝铁无钢;女子无性,乱草漫秧。”出门办事也要有安排有防范,要提前预见,未雨绸缪,正所谓“晴带雨伞,饱带饥粮。”而“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则是说明了找人求人办事,要分清时间节点、看准火候,不要在别人不高兴的时候去自讨没趣,自找麻烦。显然,我所列举的这些民谚只是众多民谚当中的一点点,实属沧海一粟。
谚语也有它的地域性,民族的不同也就可能说法不一样。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许多谚语包涵了汉语言中的哲思妙趣,让人感叹不已,受益匪浅。中国的谚语讲究个合辙押韵,有些谚语分明就是民间传下来的顺口溜,说起来好记易懂朗朗上口,听起来也格外真切质朴入情入理。我还了解过不少的外国谚语,它们也很富有哲理情趣。比如“经验是什么?它是在你头发行将掉光后上帝赐给你的一把梳子。”“一个人的事业总是在流言中伤里成功,而在沉默漠然中消亡。”“对于运用理智的人来说,人生乃一喜剧;对于诉诸感觉的人来说,人生乃一悲剧。”“犯罪之人,往往是用一时的快乐代替一生的快乐。”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流传在民间、在人们心中的谚语都是让人向上向善的,这些亘古流传的至理名言,是人生命中的预防针和解药。
在网络语言高度流行的今天,我们还能否记住那些传统的民谚,并让它一直成为我们生活的养分,而且,把它经久地传承下去,这就是我写下这篇文字的用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