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来了,成为电视和报纸这几天的热点新闻,也成为街头巷尾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话中心。高考,永远是说不完的话题,不但牵挂着千千万万莘莘学子的心,也牵动着千千万万家长及其他人的心。这种揪心,要好长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复归平静。
国家恢复招生考试的时候,有幸挤了一下那千军万马竞走的独木桥。不仅仅是那个时代高考的见证人,也是积极参与者,时隔四十多年后,此情此景还一直是萦回脑际。
我是以在职职工的身份去参加考试的。刚刚才获得了一份工作,可是没有高兴几天,出乎意料的是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山区乡镇,失望、忧虑和沮丧的心情油然而生,千方百计就想离开这里。尚未婚配,甚至连对象都没有谈过的我,就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高考这一能够改变人生命运的转折点上。
作家柳青在《创业史》中说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句话我看了无数遍,也深知上学、就业和婚姻是人生的几件大事。这几件紧要事,年轻时必须处理好,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青春年华,也是爱幻想的季节,当时心中还有一个小小的秘密,腼腆而又拘谨的我,从来没有告知人。现在脸皮厚了,说出来不怕别人笑话,因为早已成为一枕黄粱梦。小学的后期,由于喜爱小说的缘故,梦想将来长大了做个作家,也能著书立说。这样,我必须去学习几年,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也才有可能实现心目中的理想。
于是,投入了紧张的考前准备中。可是这一切,又谈何容易!我不是应届生,中学毕业已经几年,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到农村去修理地球,书本知识也忘得差不多,特别是数理化。经常看小说,加上曾经抽调出来写那充满火药味的战斗檄文,就是跟上时代潮流的上挂下联的革命大批判文字,因此,自恃语文水平还能说得过去,加上一厢情愿的也是梦寐以求的理想,我选择了文科。
当考虑了好久,小心翼翼又略带局促不安的将心中想法告诉单位领导时,好长一段时间的沉默代替了他的回答。我底气不足地用眼角的余光怯生生地斜了一下,领导的脸上很快由阳光灿烂变成多云转阴,又很快就要倾盆大雨了。令人心寒的雨点终于没有落下,领导还是有一定水平的,紧紧跟党走的他,也知道我的选择正是国家的召唤,正面阻拦的理由站不住脚。但还是心有不甘的说了一些埋怨气恼而又刺耳的话语:“我一再向上级反映,要求增加人手。等了好几年,终于才等到分配来一个人。”
唯恐我理解的不明白,他又进一步加重语气,当然也是心里话:“你当初要是觉得这里条件不好,就不要来了,上面会分配其他同志的,白白浪费了一个名额,以后不知道哪年才有指标。”他忍住了,言下之意,不说我也明白。生性很少说话的我,只能选择沉默是金。正是后面的这些话,坚定了我离开这里的决心。领导的不快已经写满脸上,这种裂痕以后是很难修复的。
学习的过程是漫长而又艰苦。下了班,吃过晚饭,洗漱完毕,关紧门窗,很快就进入角色。正是五、六月份,天气已炎热,应该是开窗透气,而为了安静学习,也为了不让外人知道,只有委屈自己了。热点事小,考上学校事大。我的性格一向是做事谨慎,凡事不愿张扬。山区的蚊子特别厉害,远比老家多的多,个大,嘴一插入皮肤,马上一个大包。那时普遍没有纱门纱窗,也没听说有什么效果比较好的蚊香,就是有的话,微薄的工资也买不起。为了对付这些一到晚上就翁翁作响的讨厌家伙,我穿起了长衣长裤,双脚泡入水中。但时间不长,就大汗淋漓,当时普通百姓都没有电风扇。头上和手上没有遮挡的地方,还是招架不住。于是,换另一种方式,脱掉衣服,仅穿裤衩,钻入蚊帐中。躺在床上是不能看书,更不能作业,从小就接受了不躺着看的教育,于是,只能坐起。在床上坐着,那滋味实在是不好受,最多只能坚持半小时,就腰酸背疼颈难受,大腿也不自在,实在坚持不了,于是换一种姿势。在床上这弹丸之地,又怎能变换,睡是万万不能的,那么就改为半卧。没有大枕头,也没有海绵靠背,只能后脑勺靠在老式扒头床的横木上。但这种姿势还是不能保持多长时间,颈部疼痛难忍,又直起身来,离开床。
那个年代,国民经济还是比较落后的,经常停电,尤其是山区农村,更是家常便饭。电停了,学习不能停,乱飞的蚊子也不因停电而减少,又躲进蚊帐中。煤油灯是不能带到床上的,没有地方放,也会烧毁蚊帐,只能放到蚊帐外。放远了看不见,放近了也不行,只能放在不远也不近的地方。好在那时年轻,眼睛好,要是现在,根本没法看书。用什么东西来摆放油灯也成了一大难题。放桌子上,太矮,椅子上更不行,唯一剩下的只有洗脸架了。那时单位配给我的家具只有这几样,再没有其它什么东西。把洗脸架挪到床前,上面倒扣着脸盆,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这样,基本上就解决了照明问题。
年轻的我,睡眠是很香的,晚上一上床,就能睡到第二天天大亮,这中间不用起床,就是半夜打雷也惊不醒,睡眠质量好极了。但是,为了赶时间抢进度,将中学遗忘的课程弥补上,只有牺牲睡眠时间。况且,白天工作不能看书。一开始,每到晚上九点多钟,睡意袭来,呵欠连天,不想学习。但一想到贫困的家庭,不理想的环境,就提醒自己,必须坚持下去,万万不能偷懒。正常的九点钟睡觉,改为一点,而又一早起床。不睡午觉,就是炎热的夏天,昼长夜短,也是这样。由于没有注意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加上营养跟不上,好长一段时间,想看书看不下去,真要睡觉又睡不着,根本没办法学习,身体极度疲劳,记忆力减退,与过去活力四射记忆力旺盛的我,简直判若两人。于是,改变了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
那时非常羡慕在校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安静地坐在教室中,时间非常充裕。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之间相互交流,那多好呀。读书人都知道,学习最忌单打独斗,这样容易孤陋寡闻,进步很慢,这是不争的事实。
也曾想过放弃工作,当时还没有停薪留职一说,放弃只能是永远的放弃了。可是父母那里根本通不过,认为这是一招险棋,弄不好满盘皆输。迎接挑战,超越自我,还有什么机遇和风险并存一类的话,都是改革开放后流行的热词和时髦的句式。因循守旧,过惯了四平八稳生活的父母,他们的想法自然也有道理:作为知青的弟弟,下放在农村还没有招工,至于何日才是尽头,杳无音信。妹妹年幼,好不容易有一个孩子捧上了铁饭碗,怎能轻易丢掉,再说,又不是十拿九稳能够考上大学,假如有个闪失,如何是好。
那时想上大学太难了,难就难在招生人数太少,大学教育简直就是精英教育。有资料显示,77年高招27万人,参加考试的有570万人,录取率是4.7%,,平均20多人才能走一个。而具体到各省及文理科又不一样,安徽当年文科录取2000人,而报考的人数超过12万,60多人挑选一个。
一排老式的平房中,我的宿舍在领导的隔壁。他睡觉时,我的房间灯火通明;他起夜时,有时还是灯火不断;而他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时,我又早早先他而起,灯光依然亮着。领导还是关心我的,过去的老干部多数也是非常善良的,大概是被顽强的学习精神所感动,抑或是怕进入忘我状态中的部下,这样没日没夜的学习,担心脑子弄坏了,顿生怜悯之心,破例准许10天假。听到这一天大的喜讯时,没有见过世面也很容易伤感的我,眼中都浸满了激动的泪花,我太需要这千金难买的假期,很快就联想到皇恩浩荡这个词。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对此,我一直是铭刻在心,也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