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俯瞰常山江,犹如一条舞动的绿色飘带,经过数百上千年的飘动,泥沙淤积成滩,在常山江北边累积成一个半岛,这就是“北淤”最初的雏形。到了明朝以后,河道受阻,自动改成了现在的模样,北淤变成了在常山江以南,但古老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到了解放后的土改,因为北淤实在太大了,掰成了两半:北一、北二。尽管它们是分属两个行政区域,但先天的血亲基因,多年来混杂而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明确的分水岭,所以当地村民还是以“北淤”自称。
北淤属于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带,它离航埠镇只有五公里,是航埠镇西部重要村落,北濒常山港,东枕殿前村,西与常山县招贤镇接壤,南边一条320国道线飞驰而去。该村共有三千多人口,大部分是蓝姓畲族,是浙江省境内最大的一个畲族集聚村。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 “山哈”——山里客人的意思。它没有文字,书面记载内容少,关于畲族的由来学术界尚无定论。“畲”意为刀耕火种。畲族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皖等省份山区,有的还到贵州和四川。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的族称。195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北淤这支畲族是在元朝末年从福建罗源迁居而来。
北淤原来叫北川,大约总和江河有关联吧。说起北淤,可以追溯到七百余年前。据《北川蓝氏宗谱》记载:“元朝仁宗年间,蓝元茂的儿子蓝敏,被朝廷封为会稽尉。上任没多久生了一场病,就告假回老家罗源疗养。船驶到衢州北淤,看到这里土肥水秀,顿觉心旷神怡,流连忘行,几个月后病竟然莫名其妙地不治而愈。他便索性暂住了下来,但这毕竟不是自己的故乡,未必是久留之地。忽然一天夜里,神仙托梦来说:故乡固然不能舍弃,但这样的福地是不能失去的。这样他才决定在北淤买地建房。这就是蓝氏最早迁居的祖先。”
后来证明北淤确是一块风水宝地,蓝敏和他的子孙们一直在北淤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耕读传家,干得风生水起,畲族蓝氏人丁兴旺。
到了明朝末年,更是兴旺发达,蓝敏后人饮水思源,为了纪念先祖们的恩德,开始大兴土木,建造了浙江省最大的畲族祖祠——蓝氏宗祠。每年的三月初三,所有的蓝姓人都会聚集在宗祠里隆重祭祀先祖。他们开埠头,修马路。至今在宗祠的东边,依稀能看出当年因发达的航运带来的繁华景象。
在全长一百三四十米的老街上,今年75岁的蓝氏宗祠理事长蓝汉春,指着那些木板门店如数家珍:“这是当年南货店,过去是“钟德堂”药店,挨着药店的是猪肉店、豆腐坊。这块拆掉的地是我家的布店、打铁铺,对面还有一个凉亭供大家休憩喝茶——我家那时是大地主。”老蓝很幽默,在介绍的过程中不忘揶揄一把自己。
“最后一家是棺材铺。那时有六个码头,最大的是蓝家埠头,水运非常发达。到了六十年代后期随着陆上交通的迅速崛起,航运走向衰败”看着有的倒塌,有的残存,有的破败,也有完好的老房子,斜阳照在断垣残壁上,秋风吹拂着头发花白的老蓝,老蓝在追忆当年时不胜唏嘘,有些伤感。
改革开放后,北淤人体同样有着航埠人的精明,户户种起了大量的柑橘,加工草袋。针对北淤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又跑运输,贩橘子,运木材,迅速发家致富。到了近年,每年都有数十人考上大学,新生代大多在外求学后,便闯荡世界;留在家乡的,因为橘子产量和价格波动很大,开始另谋出路,办起了橘子加工厂,生活过得比较安逸。
北淤,这个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不但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还有很多自然风光。自西向东,您可以参拜关帝庙,上柱香,祈求这位集忠、信、义、勇于一身的关老爷保佑平安。参观完民族小学,您可以领略蓝氏宗祠的独特魅力,感受畲族人民给您带来的异样风情。特别是每年农历的三月三,那是蓝氏的祭祖大典,畲族儿女身着传统民族服装载歌载舞,一定是您的视听盛宴,您有兴趣还可以加入他们的队伍与他们一起跳一起疯。
那些穿插在村中上百处清代古建筑,狭长而清凉的弄堂,被先人草鞋磨得镜光的鹅卵石铺就的古街,让人偶发怀古之幽思。常山江上鹭鸶捉鱼,北淤河畔古树扭曲。走过柴家埠头,漫步在翁家渡口,在昔日最繁华的蓝家古埠头驻足,坐在杂草丛生的青石板台阶上,那一幕幕往日的情景如幻如梦:纤夫赤足踩着滚烫的石头喊着号子,妇女爽朗的笑声伴着起起落落的捣衣声,孩子们光着屁股纵身跃入江中,中年男子系着汤布挑着水桶单手将桶按入水中,清水哗哗地溢出......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猛然抬头,夕阳下汽笛一声,船已开赴对岸白杨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