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潜鸟的头像

潜鸟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10/18
分享

品读李汉荣《河流记》

每天清晨,我沿着街旁的河流缓缓漫步,看青绿色的水草如发丝般顺水飘摇,鹡鸰点着尾巴张皇地掠水而飞,白鹭在河中若有所思地伫立着,细长身躯的鱼儿做梦般地悬浮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这条小河在九十年代的环境污染中由清转浊,又在近年来对环保的重视下由浊返清。在消费主义所营造的“金钱名利拜物教”的尘嚣之外,在城市车水马龙的轰鸣声之外,我独自坐在清幽的小河边,品读着李汉荣老师的《河流记》。河水汩汩,宛如一支安静的乐曲。在繁如星辰的文学作品中,《河流记》恰似一弯清澈的河流,携着古典的、美学的、自然的、道德的、诗意的纯净文字,滋养着、安抚着我在社会的快节奏、急功近利和物质主义所形成的干涸土壤下的浮躁心魂。

《河流记》中的河流,并非某条具体的河流,而是大地上所有河流、以及与河流有关的种种意象的缩影。书中的“河流”,是古人的河流、乡村的河流、河边人眼中的河流、星空下的河流、动物和植物们的河流……那条“河流”从古流淌到今,从诗的境界流淌到哲学的领域,从母亲的小村流淌到林间的庙堂,从大地的草木间流淌到宇宙的璀璨星河下……河流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依河而生动植物的自然生境、承载着一片区域的气候和水文、承载着河畔人们的生活,承载着诗意的审美体验,承载着种种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无用”,却对于天地、对于自然、对于历史、对于文化、对于人类大有用处的事物。河流从来不会张扬、不懂炫耀,不明白人类社会上所形成的那些圈层文化和繁复概念,更不屑于为了自己谋取什么私利。河流终日睡在只属于它的河床里,傻傻地“利万物而不争”。它容许自己被环境污染所弄脏,它预知到自己终将在污染治理中重回清净。它只需在终日不停的潺潺水声里,自顾自地按着天地所既定的方向向前流淌着,顺带地为我们带来无尽的审美体验、哲思启迪和道德警醒。

被社会所营造的种种虚浮蒙蔽了心智的人们,忘记了从对物质和名利的追逐中停下脚步,聆听一条河流的絮语。李汉荣老师便在《河流记》中,将河流的语言翻译成人类的文字,使我们得以从那些优美的语句里,看到河流的心思、听到河流的话语。河流包容着万物众生,清洗着天地间的尘埃与污秽,正如文学作品所肩负的使命——在社会中推崇正直的价值观体系、真正的美学体验与最朴实的道德。当下,功利化的社会价值观、手机碎片化阅读盛行,在种种混杂着私心杂念和不怀好意的文字中,在一篇篇为了商业利益和网络流量而作的“爆款”文章里,《河流记》用纯净的、忠厚的、善意和美好的文字,为我清洗着心灵和思想的灰尘。如庄子笔下不食腐鼠的凤凰一般,在寥如繁星却“难以下咽”的文学作品中,再寻得这文学审美的“梧桐、练实与醴泉”,是何等不易!

如今,门前的河流在被污染后重回清澈,《河流记》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审美意境和道德观念,或许也将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中,重新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反思。千百年来,中国的文学作品和诗歌中所蕴含的优良传统、纯朴品质与审美意境,绝不会因社会上一时的歪风邪气而“断流”。《河流记》有着河流般美好的品质,文艺创作也当如此。真正的文学作品,如大地上的河流一般,谦逊、朴实、洁净、看似无用却利于万物,看似无争却“天下莫能与之争”。洁净的河流与文字,携着古人的诗意,引领着未来的价值观和理念,使承载着中国千百年来文化与道德的历史长河,在曲折中奔腾、前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