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与近郊
半月未至,两次到访自贡。第一次是因公出差,而本次则是携家人同游。
在去之前,其实与妻子有过争论。我认为,我们迁居成都不久,周边的好山好水履至不多,利用周末时间走走看看,对小孩适应新的环境十分重要。她则认为,应该抓住一切时机多带小孩外出,特别是到更远的地方去,这样更能增长见识。是非对错自不必纠结,出发点都是为了小孩。这趟旅程,小孩玩得很尽兴,千奇百怪的恐龙满足了他的向往,沉淀千载的井盐文化在小脑袋中留下了印象,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类似妻子这样想法的同龄人不少,身边同事朋友有之。时间指针推向前,他们正是“诗与远方”的崇信者。但近年来,近郊旅游独占鳌头,我们不得不思考其文化和思想因素。当然,这并不是否定追逐远方是错的。我们应该思考,一件事物、一个行为风靡一时自有其思想根源,此起彼伏的交替变化才是万事万物的状态。一个人要想成功或者获取喜悦,当根据自身情况、时代趋势调整自身的行动,如此方能事半功倍,否则可能南辕北辙。
古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获取知识或者说获取辨识事物、接受信息的能力是基础,行路、实践则是让思想在社会熔炉中锤炼的关键。没有或者缺少这种认知,各种史稿小说中初入社会碰壁的故事则必然发生,也许会留下终身难以痊愈的伤痛,谁都不想这种情况发生。
再言,远方的就一定比近郊的好吗?殊不知,我的近郊正是他人的远方。当然,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大不一样,可满足视觉感官,若仅仅追求这点可不必大费周章。当下流行网红地打卡,留下的多是深藏相夹的照片,也有因无知炫耀造谱写的生命悲歌。尤其对于青年,面对翠微山岚、急涛峡谷,感慨时只有“好高”“好大”等词语则不甚相宜,更不要说以“自然之心”引动“自身之心”。古人奔赴远方、访山观水,增长情志才是重点,如此才能成长。
人生是一趟风景秀丽且绮丽多变的旅途,每个阶段自有不同风景迎面而来。人为加快行程,何如从列车改乘飞机,所见皆是片片云霭,稍显单调。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