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飲羽去絃蒹葭蘑菇的头像

飲羽去絃蒹葭蘑菇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7/10
分享

但是还有书籍

小众题材汇就的相比起来冷门的作品,它终究是要被发掘,为更多人知晓。

而就是大众题材,相对较多人关注的世象,也有别出心裁的书写,让人耳目为之一新,发出“我有过一样/相似的想法”的话语,纵然这样的情况有些少。

喜欢细妙探微的人,生活中别有一番天地,常常独喜在其中。

《但是还有书籍》五集人文纪录片,就讲述了关于与书“打交道”的人的生活状态与理念,其因某种缘与书深深结识,继而选择与书为伴,并为此付出精力。

编辑、设计、旧书等的故事铺展开来,带给你或新鲜的认知,点燃或坚定对“书”的热爱,也是一份阅读指南。

书籍的第一次丰富,在于载体的改变,更容易让文字附着其上。

第二次的丰富,在于“批注”的进入,诚然,无味冗杂带有强烈个人意识的“批注”,不为人喜,但简繁有当的“批注”,让初读这本书的人有较好的认知,如《汇评本金瓶梅》《脂评汇校本红楼梦》。

第三次丰富在于插图的精彩丰富,让书的内容有些许立体感起来。

第四次丰富在于与现代技术的衔和,这有不少,比如二维码的进入,有关音乐的,有关于影像记录的,这些事物,让读这本书的人,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并可能由此去探寻这本书背后的故事,以及书中所讲的某个片段的更多历史记录与书写。

现在读书的方式不再仅限于纸质书,但读纸质书的感觉,是最为享受的,诚然它在书籍获取来源以及便携性上有折扣,在能选择读纸质书的场景下还是会选择它的。

纸阅人群与校勘美、设计美、装帧美、排版美有时是关联的,正因为对美感的热衷,一种沉浸感享受其中,才一定程度上对阅读这件事,愈发喜爱。

另一方面,电纸书阅读与手机(平板、电脑)阅读人群也有对美感的热衷,有时接受不了乱码(轻度)、排版差、错别字出入(影响程度较高)等不适感,常常因为上述问题而另寻其它格式,以及学会如何格式转换,如何寻求自己喜欢的字体,并导入电纸书中,阅读软件中,其不仅仅因为不便捷的因素、纸质书昂贵的因素,而选择时而不与纸质书为伴,而是因为电纸书阅读,与手机(平板、电脑)阅读有较多自主性,勤于动手,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感观与阅读界面。

有时候会非常感激那些寻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一本书,转而自己整理编辑与写的作者,虽然受众很小,但在满足自己后,又能泽被其它有同种需求的人。

适度,永远是阅读的准则与判断。无论那种阅读方式,持续阅读时间过长了,不让眼睛放松一会儿,缓解一会儿,都会产生视觉疲劳,当然,就总体阅读感观来说,手机(平板、电脑)阅读,自主性是最强的,第二就是电纸书阅读,纸阅是相对来说,读时间长,不会产生较多疲倦感,眼睛不会过于干涩,尤其在清晨与夜晚时分,捧读时候,更会让你舒适地入眠,这方面,电纸书第二。

自主性与舒适性,有时是合一的,有时是各一、分别、不同的。

所谓“书香”来自哪里?

来自对阅读/读书的热爱多于观影(电影、纪录片等)么?来自刚入手新书时,翻开书页,埋进书里嗅到的树木味感么?还是捧起书,在愉悦环境里,留拍一张况境影?亦或是拿起笔在纸阅中划出自己喜欢的句段,眼前一亮,在电纸书中,微信读书中,网易蜗牛读书中划出心底认可的内容,并作出自己的批注么?再或是,共读一本书的交流探讨,碰撞出的火花,是认真记录写下自己读过的每一本书么?

读书与阅读有时需要仪式感,认真倾心去对待读书与阅读的过程,你会收益颇丰,适度的仪式感有必要,过就有损,失去原该有的享受与韵味。

现在获取认知的方式很多,“唯有读书高”也不全然对,虽然说“听与看与闻”都是阅读,是广泛的阅读,但终究是与阅读不同,然而,听电台,看电影,看纪录片,闻知街巷市井的言语,也能够帮助我们认知暂时所处的一方天地,“多维阅读”不为偏颇,是单一阅读的有效补充。

因为书籍,我们结识了书友、笔友,获得不只单层的收获,正是共读一本书的过程,对同一段落发出的不同见解,让我们去理性看待书中所讲,了解到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对世界某一事物的感知。

你批注的每一个段落,记录下的每一句话,可能不会一字不差的记住,但就在日积月累中,显现这种“仪式感”的可贵之处。

由于局限性,我们很难触及到想了解的领域,获取不同群体对某一事物的见解与想法,但是还有书籍,因为书与社会进程是相辅相依的,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同步,但就在我们阅读过程中,我们能够得到,我们需要的东西,也不必过于急切,因为随着日子推移,心性沉稳,我们读过的书,会成系列,形成自己独特的系统,以便于运用自如。

一年读一百本书,一年读二百本书,是有可能存在统计方式不同的,也有可能是随着所读书目增多,会有明确目的性选择读书,对于一本书中已经知晓,在其它书中看过并理解的,就跳过不读,会让读书速度加快,因为不必在耗费时间,再一个,书目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对于没有意义(相对于己身当下以及较长时间内来说)和碍人眼目的书,大可快速过之。有的书还不如一本杂志刊物来的好,有的刊物相对于同类书籍是比较不错的,另一方面,为什么一年读书多,因为闲暇时间段放在读书上的时间多过了看电影、纪录片等的时间,

读书是其主要消遣方式。

还有一方面就是“分享”仪式感的进行,使得愈发喜欢读书,这样,一年时间,读书种类与数目就多了起来,让读书这个事儿“活”起来,“游”起来,融恰在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促使自己也往更好的方向上,走跑数飞。

“怪力乱象”,“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当然,这是社会异化发展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我们读阅书籍,就可看见思考,其中的“脉络行走”。总有一些事,一些话,子不语,你不语,她/ 他不语,花将繁盛,春已走深。

愈是读书深,愈是知晓感受到书籍的力量,不偏不倚,承载天地万物,事物出现与消失都有其理所在,不应迷失在一旁,会也是一时,不长,终究是行走在康庄大道。

生活时有失落时刻,但是还有书籍,幸亏还有书籍在,庆幸有想读的书可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