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戈帆的头像

戈帆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7/16
分享

在文海里浅尝

这两年,也在周围同学文友的感召下捡起笔来,写了一些诗歌散文,发表在刊物和新媒体上,有几篇诗文还获了奖。自认为"恢复"了之前的文学写作能力,既丰富了日常闲暇生活,更迫使自己扩大了对文学作品的涉猎和阅读,也渐渐地和一些文学朋友交往起来,从中受益良多。

我写东西多用手机,偶有诗作在纸稿上打底,然后用美篇这个图文并茂的写作编辑工具修改玩味。这样我的写作常常不是在动车高铁上、晚点的机场候机大厅,就是在出差期间的午夜里,也有一些是周末清早在家人的酣睡中静静创作的。这些极佳的写作时间给了我应有的回报,常常是每一次出差回来都会有一篇不错的诗文诞生,不仅打发了无聊时光,也缓解了工作压力,陶冶了性情,一年多坚持下来也收获了厚厚的文字总量,还有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兴趣。

但是写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写到一定程度就很难提高,大有黔驴技穷的感觉。难怪人们总是说为写一个东西发愁。在做文字工作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曾经想自己为写好一个稿子,常常苦思悯想,是前世有了什么过错,今生人家用写文字来惩罚?但完成任务交差或发挥了功用取得了肯定和好的效果之后,就感到无比自豪,这种幸福其他劳动者是无法感受的,那种人文价值和成就感既有创作实物劳动的快感,也有"一览众山小"的精神愉悦。

林语堂曾经说过,要么作文,要么做人,但是最好不要做文人。我大学虽是文科背景,但专业却偏向管理,于是浅解了林先生的"做文做人"观,发誓坚决不做文人,不想完全靠写文章谋生吃饭,一定要在别人眼里多几分能耐来干好工作,过好日子,有时竟也可怜周围穷酸的文人。其实自己那时也没有任何资本去支撑这个己见,在漫长的三十年里穿着别人的鞋来走自己的路。而今这个证明成立了,可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写作之虫又慢慢苏醒了,这是年龄所致,也是物质和精神层面较量之后的新选择吧!

文山漫漫,其路修远。读了大家名作,偶在一些平台也和一些颇有名气的作家交流,深感自己阅读量的不足和写作能力的"捉襟见肘"。我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还是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一个清早在浏览中阅读到了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四回的文字,言"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这不就是"浅尝辄止"的出处吗?这不就是自己苦苦寻求的答案吗?

2017-11-08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