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段话原文是这样: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我们都希望自己站的境界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悟得透一点,寥寥数语将人生分析的通透明了。为了能很好理解老子的这段话,我们先从冯友兰先生的哲学理论说起。
冯友兰的“四境界”
冯友兰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巨大的贡献,毋容置疑,是个大彻大悟之人。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就是一个人生老病死的自然存在。无论一个人一生有多大的成就,活着就需要吃饭穿衣,不管采取什么方法,什么途径活下去,都是处于生存的自然本能,一种很自然的求生状态。这个阶段处于基本没有觉解的状态。所以,最基础的自然境界就是存在或生存。
有了生存的保障,人们自然会希望自己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可,但这是需要很多社会条件支撑的,诸如文化、物质、精神等,而最为现实的是物质条件,所以每个人都会考虑利益问题,于是便会通过各种途径,不管为官为商或为民,都会朝着物质的方向追求,即便是不择手段。这个过程是思想活跃的过程,人性的本质基本展现出来,或兢兢业业,或利欲熏心等。这个过程是主观的、利己的,利益得到基本实现,让欲望得到满足,这就是功利境界。功利境界是社会的主体构成,大量的社会问题会在这个阶段出现。所谓“饱暖思淫欲”就是对这个阶段最透彻的总结。
道德境界是一种思想或人性的觉悟境界。宋代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里说:“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境界的人首先想到的是社会层面,以道德的思维规范言行,努力将道德维护成一个社会的基本框架或教义。这个层面的人可以称之为“贤人”,以德贤为思想基础。如杜甫、苏轼、朱熹等。但是这个境界的人古来稀少,“古来圣贤皆寂寞”,就是对这个高度的鲜活诠释。
就像金字塔一样,越往上走越尖锐。天地境界就是顶尖,以万物为身外之物,思维扩散在世界、宇宙之中,以宏观状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三无”境界,也就是达到“道”的境界。如老子。这种人早就超越物质,超越道德,我们可称之为“圣人”“至人”,甚至“神人”。因为这样的人处于最高境界,体现的是生命的终极意义,所以无可比拟。
“宠辱若惊”还是”宠辱不惊“?
《菜根谭》里有一副对联: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寥寥数字,将老子思想的精髓诠释的淋漓尽致,可谓深悟。
从这里,我们再回头来看老子的“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宠辱都能让人像受到惊吓一般,重视大患要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荣辱都是被动的,都是别人给予的。所以老子希望我们看待荣辱时,要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不要随意把别人给予的世俗荣辱看得太重。“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得失都让人感到惊吓,这未必是一件好事。
老子曾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福祸之间,谁也说不准,看起来的荣耀有可能是将来的祸患。《红楼梦》中,贾家的败落历程可谓鲜明,原来有多荣耀,结局有多悲惨。宁荣二公时代的结束正应了那句俗话:爬的越高,摔的越惨。一喜一悲之间,惊吓可谓透骨。所以老子想告诉我们的其实是“荣辱不惊”,要不自困,不纠结,不悲不喜,不骄不躁,不怨不恨,不争不抢,世间无常,万事看淡。
老子从“贵大患若身”的角度,认为生命远远贵于名利荣宠,面对一切声色货利之事要保持清静寡欲,无动于衷,才能“寄于天下”或“可托天下”。就像王阳明说的“一切得丧荣辱,真如飘风之过耳”,大道相通相融。
老子的“无身”论
老子提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思是,我之所以会有病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病患又从何说起?连身体都没有了,病患肯定没有了载体,自然就谈不上生病不生病。
“无身”的说法看似怪诞,其实我们仔细分析,老子所说的“无身”,指的是没有身体就没有自我,也就是“无我”的状态,是指精神层面的超脱,达到忘我的境界。这就是冯友兰先生的“天地境界”,以“无我”的思维看待世间,看待宇宙,达“物我两忘”。
比如明代于谦。他在《石灰吟》里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时候,其思想境界已经到了“无身”的地步,只有“无身”才不惧怕“粉身碎骨”,这是逻辑的顺从关系,也是境界的递进与抬升。
庄子曾对老子的无身论做过解析,他在《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正好是对尊师老子“无身”理论的精辟解析,意思是只有通过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才能找到通往“道”的方向。进入这一境界的人,只能是“至人”“神人”“圣人”,对他们来说,无所谓荣辱,无所谓病否。所以,真正活在精神世界的人,不在乎物质与地位,而在于寻找生命的真正意义。
很多人将这句话理解为人生态度,其实我们大多数人不具备“三无”的高度,自然谈不上秉承态度问题,所以只能是无限追求的精神境界。
写在最后: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是对老子“无身论”的延展与具象化,也代表了中国传统哲理文化的蜕变过程。无论做人做事,认清物质的虚伪幻化和精神的永恒价值,才能将人生活得通透,才能让精神永远润泽一个人的心底,至于是不是“圣人”“至人”“神人”都不重要,起码我们在通往“道”的方向让自己越来越明晰。
内心清澈通透,何必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