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午;拔艾草,香满堂;包粽子,洒白糖……”
临近端午,单位食堂多了一道美食粽子。每天早饭中饭,走在去食堂路上,远远闻到糯米香味,口水立刻渗到嘴角。食堂抢占先机,抓住“食客”季节的味觉。这几天,食堂门口早已排起了一字长蛇阵,等候多时。望向操作台,一大铁盆热气腾腾的粽子堆起金字塔,民警们有口福了。
大家接踵摩肩,喜笑颜开,纷纷给厨师点赞,不时调侃几句。厨师小吴最是开朗,常常聊得不亦乐乎。正点开门,人们很快涌了进去,除了必点的餐盘,每人都会点两个粽子。过节了,警察也一样,也需要来自节日的祝福。
记得从前,农村过端午节是很讲究的,需要准备包粽子的食材,有红小豆、糯米、红枣,可做成豆沙馅、枣泥馅口味。唯独粽叶,须是白洋淀的芦苇叶最好,但它的展叶期在5月初。因此,限于交通及交通工具少,为了赶上第一批粽叶展叶,往往在5月初,三里五村的人们总会张罗,哪家去县城,给捎点粽叶回来。
小孩子总是贪吃的,所以每一个可以大快朵颐的节日都会记忆犹新。记忆中的五月,总有一个老头的身影挥之不去。货郎“二老于”总善于取悦孩子。他一到村里,就占领“制高点”——我家旧房门口,摇着拨浪鼓在小孩眼前晃来晃去。那双闪烁不定的眼珠长了一百个心眼,能满足所有小朋友的需要。有时,赶上节日前夕,他也免费送、降价处理。他很会赶节日,他的挑担上琳琅满目,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荷包、香囊,屈原泥人、龙舟玩具等,还有各类粽子,以及做粽子的材料。你所想到的“端午”,想不到的“端午”,都在他的货架上。
端午节历史,已过两千年。据记载,屈原一生为楚国强盛寻找出路,后遭奸人所害流放汉北,更加饱尝民间疾苦,作辞赋名篇借物抒情。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他闻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消息后,悲愤交加,抱石投江,以身殉国。“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他的临终绝笔《怀沙》,起伏跌宕的音节,一唱三叹的韵致,至今读来,仍然是自强精神的浩叹,求索精神的觉醒。后世千年演绎与教化,于是就有了祭祀祖先、悬挂艾虎、跳钟馗、饮驱虫酒、佩戴香包、挂艾叶、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节日,不只是吃,还是要来过的。中国人以各种各样方式来过端午节。最吸睛的是划龙舟。据《荆楚岁时记》载,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众船争相加速滑行,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尸体。为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抛米团喂鱼虾,希望江河里的鱼不要吃屈原的身体。如今,每年一度的龙舟竞赛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递纽带。在农村,端午节主要围绕“吃”和“玩”展开。沈从文说湘西小镇有热闹的赛龙舟和捉鸭子。显然,捉鸭子更适合小孩子玩耍。梁实秋说端午节叫做“粽子节”更为亲切,因吃粽子是大家过节的普遍方式。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中谈到江苏高邮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如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我记得,同村的女孩也常常制作这样的线绳,颜料从哪来不得而知,像是一种花的叶子捣碎制成。现在村里已经无人去做了。
一年又一年,粽叶飘香,时光如故。看着眼前热乎乎的粽子,看着大家剥开粽子高兴的瞬间,人在成长,警营队伍也在壮大。诗人徐文通《端午采撷》云:“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是呀!警察是正义的化身,是每天要面对邪恶的。吃个粽子,挂上艾叶,希望能驱走一切“邪”的东西,带来快乐与幸福。
这时,母亲发来照片,她又到村口采来艾草,放到老家卧室中我的枕边。每年都放,从不缺爱。突然间,我仿佛又回到清晨的梦中,闻着艾草的香味,唱着“拔艾草,香满堂”的歌谣,在睡懒觉的甜蜜中开始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