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任伟韬的头像

任伟韬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24
分享

赶会

曾经好多年,每到公历七月,沽源的人们就开始惦记:“快起会啦?”“快呀,马上就要起会了。”

这里说的“起会”,指的就是一种叫赶会的传统文化习俗。地处晋冀蒙交界的张家口坝上地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每年夏季都会举行牲畜物资交易大会,即赶会。

赶会之名,源于何时何处,不得而知。但赶会不同于赶场、赶集。赶集最是平常,往往在乡村小镇,每月初六、十六、二十六,逢六之日,天高气爽,售卖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卖者云集起来,来到约定俗成的地点,开展物品交易活动。赶场较为流动,往往是在各个乡镇有时间约定的集会,可视为流动的赶集。过去,商品经济不甚发达,赶集、赶场成为老百姓生活物质来源的重要保障。

相较而言,赶会的历史更为悠久,规模更为壮大,品类更为齐全,自然热闹程度也非赶集可比。赶集多为一至三天的小型活动,满足人们日常柴米油盐所需。赶会却是连续半个月的大型综合性活动,不但满足日常生活,还有餐饮服务、娱乐小技、歌舞杂耍、牲畜交易等各类项目,你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有。

我的家乡沽源,自然到现在还保有这样的习俗。还记得电视台播音员赵广慧那独特的嗓音:“我县将于七月十五日举行牲畜物资交易大会……”消息一经传出,便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乡村的各个角落。人们对一年一度的赶会充满期待,好像过春节一样热烈。平淡了一个夏天的县城热闹起来,体育场、公园醒目位置甚至贴出倒计时的标语,提醒南来的北往的人们莫要错过会期。这一段时间,人们见面最主要的话题便是赶会。

“我要拉一大块的确良花布,我都惦记了好几个月了”

“去年下大雨,没赶上,这次一定要看看杂技表演”

“今年吃它五十元的羊肉串”……不可云云。这些琐碎成为村子里最时尚的新闻,占据着热度的制高点。

可以说,那是一代人的回忆。从我记事起,除了疫情的特殊年份,每年七月十五日,都有赶会活动。赶会的历史很久远,不知不觉中,它已走过四十多年的历程。赶会的地点也变了很多次,大多在县城西半部,那里草地广阔,便于布局,买者卖者入场。

特别要提八九十年代,赶会时超级红火热闹。交流会当天,平日里寂寥空旷的接到忽然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前来观会的人们接踵摩肩,一派生机。在那个信息交流不太发达的年月,每年赶会既是人们接触外在世界的平台,也是看到外在世界的一扇窗户。

未过晌午,会场便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品,柴米油盐酱醋茶,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山货、水货、洋货、干货,比比皆是;沧州的马戏班,动物园,歌舞表演,迷宫,电影院,应有具有;算命的,看相的,拔牙的,卖狗皮膏药的,写字的,画画的,下象棋的,射击气球的,套环的,各种门道,争相亮相,可以说是“百家争鸣”。

走进会场,立刻被当年的流行歌曲包围,周身感受着众多音响奏出震撼的旋律,新疆羊肉串的热浪频频袭来,各种美味的诱惑令人不得不止步。衣着各异的走穴商人在商铺中开着大喇叭,叫卖着各地的特色产品,整整条街道被填满了各式商品以及各色人物。九乡十镇的人云集于此,赶会仿佛成了人们相会的乐园,虽然互不相识,看热闹多余购物,虽然人们都不富裕,也不舍得买,但每个人都是喜笑颜开,精神十分愉悦。偶尔遇到熟人,便会十分热情地握住手,聊上十分钟,扔不愿意离去。

在会场外的草地上,临时搭建起蒙古帐篷,四周围起木栅栏。那时,马匹是重要的耕地劳力。赶在会期,来此配种,买良种马,成为农人的绝佳选择。常常看到蒙古人带来的良种马,身着民族服装的人们,发扬马背上的精神,为前来购马的人献上一次马术表演。随着蒙古乐曲升腾,驭马健儿表演各式动作,在草地上展现优雅、胆量、敏捷和速度。表演结束后,人们纷纷走上前去,与牧区马贩子商量价格,上了年纪的人们仍然热衷于袖内议价,习惯用“袖内拉手”方式,成交价钱都是在袖筒里来去,旁人很难知道一个真实的价钱,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

那时的赶会总有很多乐趣,不单单吃到平时很少见的食品,还有很游戏可以玩,比如碰碰车等,还能买到心仪已久的玩具、礼品、果脯,这些平时玩不到看不到的东西,总会给儿时的伙伴们带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新鲜感。

如今,各类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电脑电视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走入寻常家庭,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深入,经济条件逐步向好,人们获得物质满足和精神补充的途径广泛而多元、频繁而深刻。一年一度的赶会,不再热闹,孩子们不见了,年轻人不见了。会场冷冷清清,毫无生气,其规模和交易量大为缩水。赶会的意义客观上一年不如一年,赶会所提供的价值,人们从网络上将获得更大更好更快的满足。那些马戏团杂耍,那些曾经叫卖的歌舞,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眼球。在吃的方面,会场有的,人们平时早已见怪不怪了,早已品尝了个遍。

原来,一个时代的终结竟然是这样平淡,这样静悄悄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