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文化的历史担当之赏物怀歌
那是,五月初,小雨,与友人观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以作西安必游之地完美收官。
票毕,入。室内有青铜器,陶勇,金银器,陶瓷建材,各朝代货币等等,举不胜举。从史前,西周开始,我就发现,如此久远的年代,青铜器居然可以被制作的如此精致,大气,有的因为时间,保护程度,修复技术的影响,已经变形到模糊一团,颜色暗淡。这样的器物也太多,参观一个又一个展示厅之后,人不由自主地对这些历史文物肃然起敬。如果仅仅从网上搜图片可以做到更美观,却起不了情,很难感觉到文化绵延不绝的内涵。而那时,器物们只是静静的被展示,你却能感觉到你的磁场与文物的磁场是在相互作用的,距离够近。
甚至玉玺也被展示出来了,就那么一小块,当年就掌握一个极其有权势和手腕的女子手中。或者说,算不得女子,她是吕后,后期独揽大权。千百年来,这些帝王将相们都不曾想过,所谓人生一世,身子再大,最后也不过黄土三尺而已,所谓香车宝马,不过徒增后人的日夜挂念,先借故人之财以济军事哗变,后盗墓土匪,无穷已,穷惹祸端,惊扰了坟茔罢。
中国人讲究,老有所归,入土为安,那些肆意开棺掘墓的人是要受诅咒和天谴的。“万万使不得呀使不得”,老人的叹息犹在耳畔。然而考古学家所做一切,不就是为了让后人看到历史到底是什么模样吗?百闻不如一见,况且愿意花费心思,受得了寂寞的人也是不多的。
孔子感慨:“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他够幸福了,不是吗?我想,他到底自豪的,我有幸在读书里遇见他,并了解他们,以及身后的时代
他曾站住,对我们说“不读书,无以言”。
因此,读书就像上山。作者们一直住在山顶,你猜他在其中一个山头遇见了谁?是气喘吁吁却又兴高采烈的读者。两人自然而然的拥抱起来了。如果这本书永垂不朽,他们就永不分离,并且在他活着的时代努力去修补己所能做的事情 ,不求名利,只为袖口一点点淡淡的担当。
站在文物前,一个朝代一个朝代过去的时候,我突然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世面!家有钱财万贯,胸中元自丘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称得上是满足或福气,并非为见过世面。真正的世面是有幸参与并见证那个思想最活跃,文化最自由,管制最放松的时代,那里有中国最悠久最远见的思想文化,最美的诗经,最雄姿英发的争鸣,即使那里的人逃脱不了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物是人非的结局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