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夏期玉先生于2024年4月11日在《宝应文苑》上发表的毕业感怀词,我看到了一位尊师重教、执着科研、文理兼修的学者一路走来,始终不变的是他那浓浓的赤子之心和深深的家国情怀。先生是我尊敬的师长,我睹先生之风采,聆先生之教诲近30年。往事涌上心头,感慨万千……
氾水中学高中毕业62周年感怀
(调寄 水调歌头)
作者:夏期玉
淡伫玄武畔,静对碧波前。
遥想当年氾中,学子伊甸园。
更有诸科名师,笃信诲人不倦,滴滴润心田。
天文始追梦,电力终结缘。
崇克难,喜博览,忌疏闲。
岁月蹉跎,何惧华发伴苍颜?
遍嚐攻关苦累,倍享治学甘甜,何事常萦牵。
布谷声声里,备考豆灯前。
夏期玉先生是我国电力系统资深专家。自1982年起,作为“文革”结束后我国自己培养的电力系统专业研究生,先生在电力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30余年。这首词的第一稿完成于2012年7月,恰逢先生从江苏省宝应县氾水中学高中毕业50周年。先生是1943年10月生人,彼时已是七旬老人。仲夏时节,先生悠然伫立在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深情地追忆着往昔刻苦求学、科研攻关的漫漫人生旅途。
先生的家乡在宝应县柳堡镇,京杭大运河畔一个风景秀美的苏北水乡。抗日战争时期,原新四军《战斗报》主编、中国作协江苏分会副主席胡石言先生在此创作反映军民鱼水情的小说《柳堡的故事》,后拍摄成同名电影,并以柳堡为主要取景地。盐城夏氏历史悠久,先生家学渊源。先生祖父早年在盐城经商,后举家迁至宝应柳堡仁里村,置了几亩地产做起了小地主,后来家道中落,但对子女教育从不懈怠。先生父亲为小学校长,二伯父是新中国成立前宝应东乡(柳堡后为其一个公社)唯一的大学生。
先生在氾水中学的求学阶段,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遥想当年氾中,学子伊甸园。”虽然当时各方面条件极其艰苦,但是在先生眼里,当年的氾水中学校园依然是莘莘学子的伊甸园,大家为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理想,刻苦学习,汲取知识,感到无穷的快乐。
“更有诸科名师,笃信诲人不倦,滴滴润心田。”50年前,母校各科任课教师教导有方、孜孜不倦,如春雨浸润大地一样,滋润着学子们的心田,激励着同学们奋发图强。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先生依旧怀着对恩师们的尊崇和感恩之心。先生终生铭记恩师们的谆谆教诲,当他学有所成,成为行业专家后,也同样为人师表。1982年,在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为同届硕士毕业生,我的导师张保会教授和夏期玉先生建立了同学之谊。1996年,我从西安交大研究生毕业,分配到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工作后,先生无论在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还是业余生活上都给予我诸多指导,我也一直尊先生为师。
先生自幼聪颖好学,成绩优异,高中时尤爱文学和天文,作文竞赛曾获县级奖励。1962年,先生很想报考新闻系或中文系,奈何祖父成分问题,加之当时国家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他只好报考与政治无关的南大天文系和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后来他被后者录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家乡的第一个大学生。这就是词中“天文始追梦,电力终结缘”的由来。
读到这里,我的思绪回到35年前那个雷雨交加的夏日早晨。我收到了学校的通知,由于全国高校招生规模缩减,所有上线的考生需要重填志愿。我从小喜爱书画,高考前我的第一志愿填报了省内一所工科大学的建筑学专业。父亲认真分析了当时国内形势后让我改填电力专业,亦可谓“建筑始追梦,电力终结缘。”每个人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选择不完全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有时会很偶然,甚至还会有一定的戏剧性。
“崇克难,喜博览,忌疏闲。”多么精练的叙述啊。夏期玉先生在北京电力学院学习两年半后,因相关高校院系调整,于1965年1月转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习。因“文革”爆发推迟一年毕业,1968年7月以“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身份被分配到吉林通化电业局工作,先当工人,后任技术员。十多年来,先生一边坚持学习,一边研究如何解决工程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1978年,国家恢复了中断十多年的研究生招考制度。次年8月,先生考取了电力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继电保护专家许敬贤先生。
1982年8月,先生取得硕士学位后留在研究所工作,之后长期从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其间,他凭借扎实全面的专业功底和攻坚克难的顽强毅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在繁忙的科研和管理工作之余,先生没有忘记博览群书,笔耕不辍。2003年,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的先生并没有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回家含饴弄孙,而是继续从事标准化研究和学术管理工作,直至2016年74岁高龄才退休。
家父虚长夏期玉先生3岁。多年前,我写了一篇散文《父亲》,结合时代变迁叙述了父亲颠沛流离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履历。我发给先生指正,他回复:“看了你的文章,其娓娓道来、流畅和细腻的叙事风格,比起那些喧嚣、夸张、华而不实的‘文章’,实属一股清流。令我印象深刻和钦佩的是,你父亲大概是和我同属一个时代的人,尽管生活场景各异,但我们都经历了同样的起伏跌宕的年代。你父亲勤奋好学,坚韧不拔,从一位因成分(我们这代人才能理解的政治术语)的限制而无法深造的高中生,历经奋斗成为心怀天下的人,并成为红学专家。因此,他是我们这代人的佼佼者,一位被尊敬的长者。”
先生比起家父,稍显幸运。先生作为一位全国知名专家级别的高级知识分子,对一位只有高中学历的乡镇小知识分子能有如此之高的评价,岂能不令我动容?我深知,家父也正是“崇克难,喜博览,忌疏闲”之人,所以才能引起先生的共情。先生以前读过我写的一些有关家族历史、追忆往事的文章,了解到我出生于江苏南通的一个书香门第。他对我说:“你虽为理工科出身,但你有得自家学传承的文理兼修的天赋。我希望你在工作之余能继续保持对文学和写作的爱好,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成为一名文理兼修的专家。待写到一定数量,可设法结集出版,既可反映家族的历史,也能让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社会的变迁。”先生的一席话和当年我的爷爷和父亲对我的嘱咐如出一辙。先生谆谆教诲,更是铭记于心。但愿在当今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体制和社会选拔制度下,有更多的同仁也能感悟先生的金玉良言。
“岁月蹉跎,何惧华发伴苍颜?遍嚐攻关苦累,倍享治学甘甜,何事常萦牵。” 2012年,夏期玉先生刚入古稀之年,并不服老,仍在坚持工作。他淡然回顾自己的一生,既有艰苦攻关的苦累,更有科研工作中的乐趣和取得成就后的喜悦,还有什么事情放不下呢?当我读到此,对比先生之胸襟和情怀,顿感汗颜。如今,我们在工作中因为考虑一些鸡毛蒜皮的个人得失,没有集中全身心的精力去攻克科研难关,而浮躁、功利的不良风气也在不断地侵蚀着本应是纯洁无瑕的科学研究。纵观先生一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电力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全国科技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比起现在各种“专家”的获奖数量,这恐怕并不算多。
在这首词的第一稿中,先生在最后两句写道:“梦回运河岸,夕照点点帆。”彼时先生虽有小疾,但仍老当益壮。由于外有公务繁忙,内有家务缠身,他不能回到昼思夜想的家乡——柳堡。多少个夜晚,先生梦到夕阳西下,古老的大运河畔杨柳依依,风帆点点,水乡风光无限美好,如诗如画。
12年过去了,先生的身体大不如前。病榻上的先生意识到自己再也回不到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家乡,而他愈发思念家乡,怀念故人,怀念最令他刻骨铭心的1962年初夏。今年4月,他把最后两句改为“布谷声声里,备考豆灯前。”并向家乡的《宝应文苑》投稿。
通览全词,其语言精巧凝练,高度概括了先生奋发图强的一生;其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其韵律动人心弦,表现出先生高超的诗词歌赋修为。
当我读到最后的作者简介:“……在宝应以外地区漂泊逾60年。尽管乡音已不纯,但不认可黄峭山的‘日久他乡即故乡’,总不忘自己是宝应柳堡仁里村姜庄人。尽管学历已改,但总记得自己毕业于姜庄小学、鲁垛中学和氾水中学。总视技术攻关的苦累和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为如歌岁月里的一段乐章。”我再次对先生浓浓的桑梓情怀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产生强烈的共鸣。我离开家乡也已35年了,尤其在南京生活超过28年,而在家乡生活还不满17年。但我也不认可“日久他乡即故乡”,总不忘自己是南通余西镇人,总记得自己毕业于余西小学、二甲中学。
2024年6月27日凌晨,夏期玉先生溘然长逝,享年82岁。而今,先生去矣,先生留下的诗文和背后那些不可复制的故事,也随之成为无比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