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又见叶飘零的头像

又见叶飘零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4/09
分享

老宅旧梦

时间一下子回到二十几年前,那栋老宅,似乎还没拆脱。

离乡多年,跟儿子讲的故事,是我儿时的故事,也是老宅的故事,儿时在老宅里度过。

老宅是栋七路头房子,典型的八九十年代启东民房式样。七路头,是指横梁的数量,正梁为中,各向两边延伸一架梁为三路,两架梁为五路,三架梁为七路,总共有七根梁。当时启东尚有不少五路头房子,七路头房子算得上好,作为父母的婚房,一点都不寒碜,即便它仅仅用石灰刷了一遍。

老宅砌于八十年代初,拆于一九九五年年末,十几年光景,却留下很多回忆。

可能是这段时间讲老宅的故事太多,梦里总是出现老宅的影子。东边间是灶屋,梦的起点在灶屋中心偏西几块砖头,中心是张四方桌,四条长凳,方桌和长凳都保留至今,这些砖头可能也跟着一起到新房,还有一张架橱(碗橱),大概这样,新房、老宅,才能最大的联系起来。

新房,已经不能算作新房,毕竟从一九九六年砌成到现在,二十五年辰光,但老宅确实是老,老到只能在回忆里找寻。

儿子爱看动画片,大概没有哪个儿童不爱看动画片的,所以那些关于我儿时看过的动画片,也与他一同分享。

分享的并不仅仅是动画片的片名,更多的是那个年代,和这个年代的同与不同。

讲到那台十四寸金星牌黑白电视机的时候,儿子对它完全没有概念,尤其是黑白电视机上播放的动画片是什么样子,如《圣斗士星矢》,在黑白电视机上,哪里看得出青铜圣斗士、黄金圣斗士、神斗士、海斗士身上的圣衣(鳞衣)颜色,我也没想过那些动画片的真实画面(色彩)是怎样的,因为在我的认知世界里,还不知道有彩电,就像儿子不能理解黑白电视机一样。

当然,他也不知道十四寸的电视机尺寸究竟有多小,2020年去中华艺术宫参加“风从东方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艺术展,惊喜发现同款黑白电视机的时候,赶紧拍一张照片拿回去给儿子看看,型号:B35-1u1,儿时最好的伙伴。

我也曾痴迷过动画片,姆妈管得严,便偷偷看电视,趁姆妈出去干农活,打开电视,将音量调到最低,不时盯着窗外,看姆妈是否回家,看到姆妈身影,立刻关上电视,把电视机罩罩好,假装读书写字,事实上,姆妈一眼便知,一来我心急慌张,电视机罩罩得不整齐,二来只要摸一摸电视机屁股就晓得我是不是开过电视机,看过多长时间。我这份小聪明,在大人面前,不过是雕虫小技,无需拆穿,便已让我无地自容,脸一红,乖乖写字去了。

好景不长,贪玩本性,常常显露。再大一些,懂事了,才有所收敛,也可能是看的东西多,有了思考,有了比较,也就有了选择。儿子爱看的动画片,我大多都看不上,总觉得原创的东西太少,抄来抄去,没什么意思,或许他过几年也会有这样的觉悟,现在跟他讲原创、抄袭,鸡同鸭讲,毫无意义。

有桩事体,说是迷信,更多的是一种警示。

在我们农村,有不少关于“落水鬾”的传说,据说落水鬾都是生前落水淹死的,上了岸就能变成人,长得非常漂亮,先跟你搭讪,跟你玩熟了就骗你去河边,然后拖你下水,将你吃掉,最后你也会变成落水鬾,接着去害人,而它则超脱了能再世为人。

这样的传说讲得有板有眼,对付落水鬾并非没有办法,扫帚和镬底灰是驱赶落水鬾的神兵利器,老宅后头有条横河,姆妈将镬底灰撒在后门口路边上,畚箕扫帚摆在灶口头,落水鬾便不敢进屋。

这些传说是真是假,无从考证,想来是为了让孩子少去河边玩玩耍,每年都能听到某某村有人淹死,有些是儿童,有些是青少年,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所以安全教育很重要。用神鬼之说作为警示,也许会起到不错的作用,至少对于我来说,很有效。

副作用便是至今我仍然是个旱鸭子,说到这里,很多同学都不相信我是旱鸭子,启东三面环水,境内河道纵横交错,要说那个地方出来的人不会游水,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有一次,是在五六岁的时候,被小伙伴推下水,幸好是沟,水浅,脑子里想着会不会有落水鬾拉我下去,挣扎着爬起来,过了许久内心才平复。

还有一次,是在南京,一个澡堂内,看到方方正正的浴池,将它想象成游泳池,学电视里的跳水场面,砰的一声,直接没入浴池底,呛了好几口水,感觉再不浮上水面有淹死的可能,两只脚拼命打水,有位大叔见状,连忙一把将我拉起,我吐了两口水,总算是有惊无险。

事实上,小时候下过河,有过一次学游泳的经历,下水的那一刻吓得半死,舅舅给我套上打满气的汽车内胎用作游泳圈,浮在水上,划了几下,游了一米左右,还是害怕,便不学了。

这些故事,讲给儿子听,儿子也吓了一跳,捂着嘴说恐怖。我的初衷是想让他远离危险,他出生后在启东乡下待了三年,直到上幼儿园才回上海,只有寒暑假回乡下,用神鬼之说和自己的经历作为安全教育,或许有点用吧。但我不希望他跟我一样成为旱鸭子。

关于电器,对与我和儿子来说,完全是不同世界的。

这个话题开讲前,我问他几个问题,如果家里没有空调、冰箱、彩电、全自动洗衣机、微波炉、热水器会怎么样?儿子说道,那日子怎么过啊?

这既是回答,又是问题。

我小时候没有空调家里没有空调、冰箱、彩电、全自动洗衣机、微波炉、热水器……家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电风扇和半自动洗衣机,儿子问我,那夏天没空调怎么办啊?冷饮放哪里啊?洗澡怎么办啊?

夏天当然是靠自然风,电风扇吹久了,都是热风,还是自然风凉快,冷饮只能去代销店买,只是像我这样的人,很少会买冷饮,每次去代销店买糖买盐,找我的几毛钱都会带回家,代销店老板问我怎么不买根冷饮,我答曰家里有,这是明显的撒谎,连冰箱都没有,哪里来的冷饮,不过是不想浪费钱的托词罢了。至于洗澡,烧一镬子热水,倒再盆里,外面罩个浴罩,据说可以延缓洗澡水冷却的速度,实际上效果并不怎么好,仅仅是聊胜于。儿子不明白这样的生活是怎么过下去的,我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只能说这是时代的不同。

我童年所在的时代,不仅仅缺乏家用电器,像电脑、手机这些高档电子产品,更是连想都不能想的,电脑和手机的普及都在二十一世纪,智能手机也不过是这十年才逐渐成为生活必须。生于这个年代,必定是跟智能设备捆在一起的,他们和我们都习惯了享受智能设备带来的便利,同时又容易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我还是希望他能多看看纸质书,少接触电子产品,阅读的快感,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淳朴而真诚的。

有时候很羡慕他,他的书架上摆着很多书籍,在我童年,大概只拥有过两到三本课外书籍,一本是《格林童话》(亦或是《安徒生童话》,总之是《XX童话》),一本是《一千零一夜》,一个人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再次拥有课外书籍时,已经在上高一,古龙的《武林外史》,至今还在老家书房的书架上。我写武侠小说,也是从那时开始,可惜还未出道,便退出江湖。

幸而他不知道我的这段历史,仅仅让他多读书就够了。

故事不止于此,只是总有讲完的时候。

儿子问我,为什么有那么多故事是发生在童年的?

因为纵然我的童年是在贫穷中度过,也是美好的,也是抓不住的,只能在记忆中找寻。时间太久,很多记忆变成了碎片,随着老宅拆脱,童年的那些记忆,被拆得支离破碎。再次回想,需要用力将那些破碎拼起来,却往往东缺一块西缺一块。2014年底,开始动笔写《短途》(暂名),二十四万五千多字的长文,只有一万九千多字是关于童年的,2018年7月,又用沙地方言写了一篇一万八千多字的散文《老屋里厢旧事体》,仍觉不够,却实在想不出再多能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故事,用一根线将它们串联起来,串联一个完整的童年。

突然想起一首歌,开头两句是这样的,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往事只能回味,老宅旧梦相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