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予孩子爱,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然而在现实中,孩子所感受到的爱,有时却与他的天性背道而驰。对一个孩子来说,童年理应是最美好的时光,不应该被父母以爱之名的经验论而桎梏。父母历经风霜后产生的各种恐惧,全然转嫁到孩子身上是特别残忍的。没有恐惧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
平心而论,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孩子是父母因为爱情结合而产生的结晶,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从孩子一出生,甚至还未出生起,父母便把极大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他身上,试图为他准备好一切、计划好一切。当今社会,父母在决定生儿育女时往往已经三十岁左右,大多正处在事业的关键期。即便如此,父母还是愿意克服种种困难,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就算做出牺牲也在所不惜。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业已成为人们血液里无法抹去的基因。这种基因,决定了中国父母的付出是最无私的、最无限的,不像有些西方国家,孩子一满十八周岁便被扫地出门,自力更生。所以说,中国的孩子是幸福的。
幸福的背后暗藏烦恼。父母的爱并没有什么错,错就错在不能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成人世界里,在谈到社会交往时经常强调换位思考,但真正做到的也没有几个人。父母与孩子打交道,其实也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最常见的情形是,父母站在自己的角度,以俯视的姿态面对孩子,打着“都是为你好”的幌子,浑然不觉自身的言行正在一点点消磨他的天性。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对一切东西都是好奇的。但凡没见过的,他都想上去咬一咬、摸一摸。最初喜欢吃手指、咬玩具、扯奶嘴,后来喜欢拿剪刀、攀高处、敲桌子,等等。因为通过手和口,他可以感知到这个世界对他的温暖和善意。当然,这也没有错,然而父母还是忍受不了孩子的自主探索。作为成年人,自然懂得开水会烫伤自己、剪刀会戳伤自己、噪音会影响邻居这些道理,但孩子的想法很简单,他只是好奇、想玩而已。父母怕孩子受伤、烦孩子捣乱、骂孩子淘气,因此想尽办法阻止他的不正当行为,却没有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孩子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利,随之而来的便是歇斯底里的反抗和哭闹。父母也许暂时赢了这场争斗,但受到伤害的恐怕还是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好奇心丧失,创造力消失,对这个原本充满温暖和善意的世界只剩下恐惧,难免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沉默寡言,一种是暴躁易怒。这都不是父母想要的结果。父母不需要“泯然众人矣”的孩子,而是初生的、那个独一无二的小天使。
现在的年轻父母和上一辈的父母相比,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生活比较落后,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点主要在温饱上,能吃饱、身体健康便万事大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直观的便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年轻父母只要努力工作,养活孩子的吃穿没有太大问题。跟以前相比,在吃的方面更加注重营养均衡,在穿的方面更加注重身体舒适。一旦满足了这些基本生活需求,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点便转移到精神世界的富足上,并乐意接受一切对孩子有利的新生事物。近年来母婴、育儿、早教等行业的突飞猛进已经说明了问题。
获取科学育儿知识的方式很多,有心又有闲的父母可以自己动手,从微信公众平台上“大V”的频繁推送中取其精华;有钱没时间的父母可以假于物焉,从专业机构的量身定做中汲取营养。最关键的一步,还是要依靠父母,那就是实践。再好的理念,如果贯彻不了也是纸上谈兵。从国内外领先的育儿理念中不难发现,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朋友的角色是最受推崇的。与孩子成为朋友,有两点好处,一是便于理念传播,二是得到更大认可。朋友的关系是平等和独立的,平等让父母的管教变为陪伴,独立让父母的约束变为自由,孩子更容易接受这种关系。在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敢说有多么优秀,至少人格是健全的,尊严是完整的。童年无惧,如果能够一直保持初生时的善良和独特,他就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