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党志强的头像

党志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17
分享

读书小结

快到年底了,单位的工作总结早已经写完了,忽然想着,要不要把今年都读了些啥书也做个总结呢,倘若不稍稍做个总结的话,就会出现猴子掰包谷的现象,掰一个丢一个,最后啥都没落着,就像自己中学时代曾经看过的书一样,很多当年看过的书的情节居然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以前读书,纯是兴趣所致,或者是有啥看啥,如今读书除了兴趣之外,还有了一点点不纯粹的目的,那就是想看看人家名家是怎样写作的,有没有自己能借鉴的地方。

喜欢读史,一直想把二十四史看一遍,却一直没有落实,除了高中时期看完鲁迅先生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之外,前几年应女儿要求买了一套《三国志》,仅看了一百来页,就放到书架上了。为了投机取巧,打算先看完蔡东藩的先生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再说,蔡先生的书虽是演义,然而“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对了解历史还是有很大帮助的。中学时代看过《明史演义》、《清史演义》和《民国演义》,前几年通过电子书看完了《前汉演义》和《后汉演义》,去年干脆买了套完整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今年把《南北史演义》和《五代史演义》看完了,《两晋演义》看了一半,基本上算是把自己在历史课本上没有获得概念的部分全部补全了。

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是女儿买的,我拿来看完了。由于原书是英文写的,台湾的张先生翻译成的中文,总感觉语言表达有的地方不是那么地道。看完后熟悉了很多耳熟能详的苏词的写作背景,对苏轼的词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比苏轼人生的坎坷,感觉自己还算幸福。林语堂先生是个很有情趣的人,英文书写得很好,我的书架上有英文版的《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有时间的话,我想把林先生写的所有书过一遍。

今年还看了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德米安:彷徨少年时》,很是感慨。书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很多情节似曾相识,从中甚至能看到自己少年时代的影子。很多人喜欢把这本书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来对比,说其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的巨大反响和受人欢迎程度,唯有《少年维特之烦恼》能够与之媲美。《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学时代也看过,相对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黑塞的《德米安:彷徨少年时》。黑塞的《荒原狼》看了一半,还没看完。

对了,今年养成了一个新习惯,那就是喜欢几本书一起看,这个书静不下心来看时,就看翻看另一本书,就如学生不同的课程切换一般,效果还算不错。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买了好一段时间了,今年是第三次看,终于一鼓作气看完了。经验是,放一段时间会遗忘的书,必须一鼓作气看完,否则记忆真的会再而衰,三而竭,串不上了。很多人说《百年孤独》难懂,有人说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还有人说《百年孤独》是一本适合装逼的书,如果有人问你最近看啥书,你回答《百年孤独》,翻过这本书的人大概率会高看你一眼,因为能看懂的人很少。自己感觉这本书写的不错,姑且装着自己看懂了吧。

德国作家古斯塔夫·施瓦布的《希腊神话故事》我是和《百年孤独》一样,一鼓作气看完的,也是看了几次。发现这书一旦放一段时间,前面看的就接不上了,于是我下定决心,连续作战,终于看完了。上大学时,老师们向大家传达了一个重要思想,那就是要了解西方文化,必需熟悉《圣经》和《希腊神话故事》,于是,我在大学期间选修了一门《西方神话故事》的任选课,知道了潘多拉的盒子和阿喀琉斯的脚踝这样的西方典故。如今终于完整地看完《希腊神话故事》,算是没辜负老师的教诲,尽管已经晚了二十来年。

美国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看完了,整体感觉一般,前面感觉还不错,觉得作者挺有思想的,可是越往后看越没劲,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女儿也有同感。网上有人给想学写作的人推荐这本书时说:“如果你想写农村生活,一定要看《瓦尔登湖》,如果想写城市生活,一定要看《巴黎圣母院》。”看完后才知道上当受骗了,说这话的人简直是满嘴跑火车,还说《瓦尔登湖》就是诗人海子卧轨自杀时遗留在现场的包里装的书,你说跟火车有没有关系?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先生的《草枕》看了一遍,如同中学时代看的他写的《心》一般,还是悲剧故事,不同之处在于《草枕》是一部散文体小说,风格比较独特,很有创意。

闻名世界的《薄伽梵歌》又看了一遍,对瑜伽的思想和修行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很多中国人把瑜伽当成了健身术,的确,佛教、道教的和中国传统武术的修习中借鉴了大量的瑜伽的修行和健身方法,然而瑜伽修行的目的其实不是健身,体位法的习练是为了让你能安心静坐达到与宇宙意识合一,就如同你保养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不让车出问题,而是为了让它可以带着你安全地驶向你想去远方。

今年还看完新买的贾平凹先生的《商州往事》,跟我中学时代看的版本不一样,很多曾经看到的故事没有看到,不知道为什么,而且很多内容和商州没关系,猜测选编的人想挣钱,平凹先生半推半就,结果就名不副实了吧!

10月份看完了高建群先生的《大平原》,这是我看的高先生的第三本书,第一本是中学时代看的《最后一个匈奴》,第二本是好多年前看的《统万城》。高先生的每一本书都写的很好,让我对陕西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

12月初把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又看完了,算是温故而知新吧。中学时代曾经看过,情节几乎忘光了,如今再看和过去纯看热闹不同,加上自己人生阅历的增长,对小说人物又有了不同的认识和看法。

《水浒传》看了多少次终于看完了。这是四大名著里我最后看完的书,也是最不喜欢的书。我一直没搞明白它到底好在哪里,人类的野蛮和邪恶充斥其间,如果一个人能毫无顾忌地把一个陌生人迷昏并做成人肉包子的话,这个世界是多么可怕的一个世界。

柳青先生的《创业史》和白先勇先生的《玉卿嫂》是从电脑上看完的。贾平凹先生的《废都》和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在网上看了一部分。从老家淘回来的《喻世明言》又重新翻看了。《七侠五义》看了不到三分之一。因为看过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就把他写的《风沙星辰》买了一本,看了一半,争取年底前看完吧。

对了,今年还看完一本英文原版侦探小说,The Poet,美国作家Michael Connelly的大作,书是大学时代囤的,如今书页已经发黄,读完整体感觉不错,从中学了一句经典动作的英文地道表达,那就是女孩子不经意地把头发捋到耳后这个动作,英文是She hooked her hair back behind her ear.如果再算上和女儿一起看完的英文有声书《百万英镑》和《黑珍珠的诅咒》的话,自己2022年看的书还不算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