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书,然而对多年来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时,才深感自身读书的种种不妥。最该注意的,一是书读得多,笔记做得少;二是书读得杂,动笔写作少。
书读得多,笔记做得少。这一点是在看了梁启超《梁著国学入门》里一篇名为《治国学杂话》的演讲文章后体会到的。我们每每感慨别人的博学,惊叹于别人的好记忆,却照例忽略了他们善于读书,勤于做笔记的好习惯。以为他们是记忆天才,我们难于学步。殊不知:“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你所看见者是他发表出来的成果,不知他这成果原是从铢积寸累困知勉行得来……资料渐渐积得丰富,再用眼光来整理分析他,便成一篇名著。”确实,做笔记好比吃甘蔗,从尖上吃起,刚入口味道却也淡淡,不断吃下去便渐入佳境。坚持做一年的笔记,写起文章来,你就能尝到其中的甜头。可惜我醒悟得晚,将老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教诲当做耳旁风。
马克思写《资本论》时,钻研了1500多种书籍,从600多本著作中引用了2900多个材料,还从54种报刊、56种会议材料中引用了大量素材。诚然,我们无法和这些伟人、名人比,但他们的精神我们可以学。我为我的疏于做笔记感到羞赧。
书读得杂,动笔写作少。我们都知道,要写好文章得博采众长,补己所短,厚积薄发。但把文章一味拿来消遣,弥补空虚,忘却孤独,抱着这种态度又想真正学到点东西就值得反省了。这种读法,书读得越多危害越大。为什么呢?重了故事情节轻了艺术构思,重了文章趣味轻了作者立意。这样读来,不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是一个味,读得越多越麻木,越缺乏鉴赏力。对读书的感情只能是又爱又憎。看到开头猜到结尾,有什么好看。这样读书恐怕只是买椟还珠了。我常犯这样的毛病。怎样弥补呢?朱光潜在《谈文学·写作练习》里告诉我们:阅读立意要高,落实到写上。“你自己没有亲身体验过写作的甘苦,对于旁人的作品就难免有几分隔靴搔痒。很显著的美丑或许不难看出,而于作者苦心经营处和灵机焕发处,微言妙趣大则源于性情学问的融会,小则见于一字一句的选择与安排,你如果不曾身历其境,便难免忽略过去。”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不能在文章的看似寻常中读出不寻常,又哪里能领会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真情趣!
清人李沂在《秋星阁诗话》中的一段话大致可以总括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读书非为诗也,而学诗不可不读书。诗须识高,而非读书则识不高;诗须力厚,而非读书则力不厚;诗须学富,而非读书则学不富。”另外,只有读写结合,才能培养出一定的鉴赏力,对好作品的欣赏才能上层次,不至于流于平庸,甚至庸俗。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当过去的种种不足累积起来也就成了一种遗憾,反思起来每每觉得痛心。我读书留下的遗憾是很多的,今天择其大要,写出来。年轻,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写出来总是好的。(《读书的遗憾》,首发于2016年1月1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