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另名《钤经》,又名《玉钤经》,相传为秦末黄石公所作,以经名冠称,足见其经典。全书共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文字虽少,但意蕴丰赡,内容包罗万象,大到治国安邦,小到为人处世均有论述,句句箴言,全是智慧之语。对于如何说话,《素书》中的论述颇为精辟,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世人追求远见卓识,远见卓识无不从“广知”中来。《素书》告诉我们:“博学切问,所以广知”。要“广知”,方法有二:一是“博学”,一是“切问”。“博学”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切问”是指切合实际提出问题——一语中的、切中肯綮。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明君之一,在召见被放逐的贾谊时,却因没有做到“切问”,被晚唐诗人李商隐讽刺道:“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由此可见,与人交谈,“切问”至关重要,你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了你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也可以看出你的关注点在哪些方面,你具备什么样的才学智慧;还决定了你的交流对象会怎样看待你。故,提问题,尽量少整些没用的吧,浪费彼此的时间、精力。鲁迅先生不是说了嘛:“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素书》中,作者指导人们提问时要“切问”,表述自己的观点、立场时,同样要精炼,尽量做到少说多做,辞锋不露,以此来修养身心、砥砺品行、陶冶性情。“高行微言,所以修身。”可以说,高尚端方的行为,是内在修为的外化;谨慎低调的表达,是内敛沉稳的体现。修身养性,首先得从谨慎低调的表达开始。俗话说,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同一句话,站在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理解。是非只为多开口,一言折尽平生福。生活中,我们要做大胆的作者,也要做谨慎的言者。
今天,人们都充分认识到好口才的重要,但评价的标准却不统一。抛出一个话题,滔滔不绝能讲上半天,有人认为这便是好口才,其实不然。真正的好口才是懂得适时闭嘴。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说,以教人如何讲话为职业。一天,有一位青年前来,请他教授演说技巧,为此大谈演说如何重要。苏格拉底等他唾沫横飞、说得口干舌燥,终于停下来之后,向他索取两倍的学费,青年问为什么。苏格拉底说:“因为我除了要教你讲话以外,还要教你如何闭嘴。”《素书》从利害的角度指出,“括囊顺会,所以无咎。”这句话把人的嘴巴比作一个口袋的口,要随时扎得紧紧的,应时而变,当开则开,当闭则闭,如此,方可免除祸患。但是,适时闭嘴,何其困难!我们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生的修炼来学会闭嘴。妥切地说,是一种能力,选择不说,是不显山、不露水,是一种克制,是至高无上的智慧!
“当言不言谓之懦”,与人交往,并非一味沉默,不说话就是好事。该说时,还得说,《论语·卫灵公》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通“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什么时候必须说呢?《素书》中说了:“殚恶斥谗,所以止乱。”也就是,当邪恶发生、当谗佞近身时,必须说,义正辞严地说,不只是说,甚至是大声疾呼、愤极而喝、怒极而斥,嫉恶如仇,如此,方可止住混乱的发生,维持正常的秩序。当然,这时说话会风险重重、危机四伏,不说,祸患可能会更重大。特别是作为领导者,此时不说,更待何时?率众需要在此时,担当需要在此时,立威需要在此时!做“老好人”是要不得的,可能最终让你做不好人。管理工作中,得善于做“恶人”,该得罪人时还得得罪,这里面有领导艺术、有大学问存焉!行文至此,想起美国一座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的文字:“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就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话又说回来,你义正辞严地呵斥谗佞奸邪,你孜孜不倦地训诲学徒部属,人家凭什么听你的,你的说服力何来?《素书》指示我们:“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要感化人、教化人、转化人,先得修身养性,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用高尚的品德感化人,用渊博的学识教化人,用博爱的情怀转化人。相反,“释己而教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那是不可能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只能带来百姓的抵触。如此,“教人者”不遭灾祸已是造化的护佑了!
以上,便是《素书》教授我们的说话艺术,细细品味原文中的原句,无限蕴味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