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我,与母亲住在学校里。因为母亲是教师,我们就在她家乡不足十平方米的宿舍里住了十多年。
那时候,人穷,生活简单;但不缺快乐。因为学校在路边,乡亲们路过必打招呼。有趣的是:如果谁收了花生或挑着蔬菜路过,只要碰见我们,她们必要停下来,硬要给我母亲塞一把花生或几棵大白菜。
我母亲总在拒绝,她们总是乐呵呵地说:“嗨,自己种的,又不是买的。”言下之意:如果是买来送您呢,才不应该。有时,实在好意难却,母亲才收下。
其实,母亲收下的不仅仅是白菜,更是一份浓浓的情谊。这菜,给人带来快乐!给予者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能与老师分享,很开心。而老师收到的是她们纯朴的爱,自然感觉愉悦。当我们长大了,我母亲常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我的孩子是吃百家粽、百家菜长大的。”
那也真的是,那时候,每逢节日,家家户户都是自己做点心。如春节打硬饼、炸油角、炸糖环,端午节包粽子等等,特别的喜庆和热闹。
每逢端午节,我们就会收到很多学生或家长亲自送来的粽子,有的还热腾腾冒着热气!更有趣的是,我们不在家时,她们直接从窗户扔进来,常常不知是谁送的,连道声谢都没有。实在太多时,还要用桶来装。那粽子特别香,特别好吃,至今无法找回那味道。母亲常说的“百家粽”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一向没有时间做粽子,而且做粽子的工序很多,还要煲很长时间,那时候是用木柴烧火,我们在学校是不可能完成的。
每每想起三十多年前的快乐,心会被那份简单、直接而朴素的感情所感动。没有太昂贵的物品也不存在如今冷如冰霜的送礼说,全是乡亲们对老师那份真诚,那份快乐。师生间家长间的和谐。我的母亲待人极好的,待学生更如子。也毫不夸张地说,全村人都喜欢她。她不仅平易近人,工作极端负责,更是为人真诚实在,特别有爱心。所以大家都公认她人好,够负责任!凭这点,她深得学生与家长们的爱戴。
我是升初中时才回我的家乡读书,离开了我生活了十三年的第二故乡。由于童年就在母亲的家乡度过,至今让我牵挂与怀念最多的往往还是我成长的地方。小学一别,不觉已三十来年了。我与小学同学有很多真的30多年来一直没见过面的。那天好容易才找到一个同学的联系电话,还是我小学班主任陈老师告诉我的。我当然忙发个信息去,还故意用了猜谜法:梅,童年与你一起学习的她,小小的瘦瘦的,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那个记得你没忘你的她?没想,信息一发,立马手机显示回复:陈老师的女儿毅敏。这回复之快,可见她的不加思索。哈!竟然还记得我!让我好生得意啊!“没想你还记得我。”我马上给她回复。她也回我一句:衣裳是新的好,好友是旧的好。
第二天,她要回广州了,特地“打的”来学校找我,还带了一瓶豆酱给我,说:“这是我妈妈做的,给你带一瓶。”我兴奋地跳起来:“嗨,你给别的,我可能不会要。这,我要了!”
久违了!家乡的味道!那些年,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豉豆酱,我母亲也做过。她还说店里卖的豆豉不好吃,因为已经出过水,意思是说店里出售的豆豉是人家用做过酱油后的豆来做豆豉出售,所以没自己家做的好吃。豆酱,当然也是当年用餐常备之物。豆酱蒸鱼特好吃。大多没鱼的时候,就单加点油加点糖去蒸来吃,也特别开胃。
为了寻找我童年的小伙伴,我建了个微信群。当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建华加进来时,他竟然开心地邀请我:“回来吧!我请你吃菜头角。”我的嘴唇立马润湿起来,还不怕羞地告诉你:口水也真流出来了!我感觉已嗅到了菜头角(家乡语:菜头即萝卜)的香味,软软的,薄薄的糯米粉皮,那夹着腊肉点(那时食物奇缺,放点肉也是切得小小粒)香香的萝卜丝,一咬,入口,咸中带甜,好吃!真好吃!太好吃了!一句话就把我勾回去,还勾起如此真切之感。
嗨啊!阿华,你也太懂我了!没说请我吃大餐、品海鲜,就一个“菜头角”,就击中了我的心窝窝!
一瓶豆酱,一个“菜头角”(即萝卜角),就让我如此痴迷。真没想到,三十多年了,大家仍是过去的那一个,连情怀都没变。我想,这便是家乡的味道!
2016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