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仙山,云雾缥缈,神鳌探海,惊涛骇浪,五色迷离,八仙墩也。黄宗昌《崂山志》名胜篇写:“及滨,八仙墩也。所谓根纳海而首覆之者,悬崖也。大石周布,五色纷披,面平可坐,则其墩矣。洪涛澎湃,局其中,能自镇者,君子也。”高出《崂山记》写:“海水澎湃,如鼓雷霆,乱石如马,潮荡之如白羊,飞空如鹅群。故曰‘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山形峭削,五色离披,仰瞩青云,若接溟涬,是崂第一壁也。坠而若群星、若列几,故称仙墩焉。”
古人多记八仙墩的惊涛,本篇却写八仙墩的惊魂,八仙墩前,午间时刻,一位女山友不小心从悬崖上跌落,受伤流血,抢救及时,避过大难。
六月七日早晨,岛城山友二十一人从大河东客服中心乘车出发,至太清宫下车,踱步海边,眺望海空,只见风生云起,雾涌潮涨,大浪凌空。女山友耽于和海浪合影,登山鞋被海浪打湿了,依然喜笑颜开。太清宫的东南方新建了一个望海亭(暂名),汉白玉围栏,花岗石圆柱,通往亭子的小路,石雕细腻,豪华铺张,反倒不如以前的粗石、草路更接地气。
所谓草路,是指山间的自然小路,大多铺满杂草残叶,走上去松软有弹性,嗅之有草木之香,也称生态路,走在生态草路上的感觉,是那些水泥路、沥青路永远无法比拟的。亭子的位置靠山观海,地势好,视野佳,只是感觉少了些许灵气,听说之前封山很长时间,铁丝网多见,路已封人何通,人不杰焉有地之灵,已矣哉。
过望海亭沿林间山道前行,路遇越来越多的驴友,大多是外地的,也不知道他们从哪条路上来的,反正没走太清宫和望海亭。我带队去钓鱼台,途中有不少风车茉莉(络石)的矮枝,没注意到白玉色的风车茉莉小花。钓鱼台上涛声如雷,先前两位钓者,瞬间不知躲到了哪里,留下几根铝白色的鱼竿,成为驴友拍照的道具。我想起早晨说的,八仙墩敬海神。此时的钓鱼台,飞雾浪雪,水云磅礴,似有神灵在焉。拉开一罐青啤,敬海神,啤酒浇在湿漉漉的岩石上,激起雪白的泡沫。也许钓鱼台的激情为时过久,两位老驴耐不住,先去了小八仙墩。
离开钓鱼台时,已有几个队伍的驴友同行,前不见首后不见尾。到一岔路口,看到前队已右拐,我说错了,应该左拐。可是前面已有很多人跟着,包括我们的队员,难道一年没来,又开出了一条新路。不久,跟到海边悬崖处,极其险峻,我说肯定到不了小八仙墩。当时我看到本队的几位老姐、外队的一个小男孩,不知道先照顾哪边。前面几位还在探路,索性我放下背包,经过一段悬崖,喊回前行山友。
迷路约半小时,经此折腾,到第一处小八仙墩路口时,好几人主动要求看包等候。去小八仙墩有一条明显的山道,我不知道后面山友怎么跟丢的,我和岭南风情山友在小八仙墩等候片刻,手机没有信号,返回寻找,看到后面几人已经返回路口。
美女诗友涵嫣后来说,她跟着跟着我,突然看不见我,喊也喊不到,怕走错路就原路返回。司令山友盘腿坐在草地上,又一次念念有词:“不到八仙墩后悔,到了八仙墩更后悔。”谜语乎,谶语乎。
到第二处小八仙墩路口,跟丢的几位山友不服气,还要去。只好叫司令和几位老姐看包,我和岭南风情带大家去小八仙墩,刚才那里不到十个人,现在已经门庭若市。小八仙墩,名不虚传,有八仙墩的局部版之称,五色纹岩,拔山入海,崖面如画,罅隙浪涌,丽人出浴,令人欷歔慨然。以前,每年都来几趟八仙墩,路很熟悉,这次久经封山后再来,游人奇多,迷路,跟丢,匪夷所思。
来回小八仙墩半个多小时,此时,通往八仙墩的山道上已经游人如织。上大窝头山(蝈蝈笼顶)时,迎面队伍中有很多老人小孩,让路让了不少时间,遇到本地驴友相问,说八仙墩人很多,吃饭的地方难找,回去吃。对于老驴来说,去哪里几次并不重要,但是新驴出来一次,就想多看风景,八仙墩、小八仙墩,说着馋人,听着更馋人。大约十二点半左右,我走在队伍靠前,下坡左拐就是八仙墩,迎面还是络绎不绝的山友,相互让路。
当我抬眼看见八仙墩的大石坡时,那里人山人海,各样的饭圈占满石坡、石墩。迎面而来一男一女山友在嘟囔什么,我想旁边就是悬崖,急忙通过,跳上八仙敦石坡。还没站稳,听到后面轰隆一声。心想坏了,难道刚才的小伙子掉下去了。回头,老徐大哥在石崖下招呼我,赶忙过去,见一位女子满嘴鲜血,胳膊上也有血痕,衣服划破多处,跌坐在树丛间,是斌妈山友。
靠近八仙墩石坡前,有一个下坡左拐的土路,来往人多,她可能走到路的外侧,右脚踩空,滑下石崖,石崖有3米多高,下面有锐利的大石块,若撞到尖石上,后果不堪设想。她下坡时可能半蹲着身子,右脚踩空时左脚还在上面,第一时间,迎面的陌生小伙子抓住了她的左脚,把鞋子抓下来,她脱离而去,但是冲力已减弱。自由自在的鱼儿走在她身后,想要援手的一瞬间,来不及了,拿着小伙子交给她的登山鞋发楞。
好在她的腰包里有个合金水壶,在石头上硌出个大窝子,减少了力道。她满嘴出血,以为牙被撞掉了,她捂嘴点头回答,腿能动,胳膊能动,头脑清楚。这时一位陌生女山友过来,拿着急救包,南方口音,让伤员坐一会定神,然后给划伤的胳膊包扎,说要尽快送医院。山友野舟横渡(神州揽胜队大驴头)在石崖上,向我询问情况,随后下来探视伤员。
我来不及到八仙墩和司令等老驴说明,岭南风情说他去拿药时已经说了。于是,探路者、岭南风情、蓝玫、自由自在的鱼儿、老徐大哥、大海畅游、晴空万里、骑马看海,一起陪着斌妈,赶往军营公路。途中,在晒钱石路旁小憩,匆忙午餐。
过梦幻海滩上山坡,跑在队伍前面的岭南风情,奇迹般找到一辆中型面包车,拉上9位队员,前往垭口。面包车司机叫唐小青,大约是青山村村民,正在山上种茶,营建农家宴饭店。下午两点至垭口,唐小青又将我们送到旅游车站,分文不收。管理员和等车游客让伤员及陪护人员排在前面,乘旅游车回到大河东车站,这时是下午两点左右。
自由自在的鱼儿途中联系了青医附院东院,开车拉着伤员夫妇,我和老徐大哥陪同,一起前往东院口腔科,安顿好伤员。听医生说,伤情比预想的要轻,牙齿没有掉,一颗牙松动厉害,齿下口腔撞开一个小洞,需要缝合,其它没事。我们三人在治疗室外面等候多时,离开医院前到治疗室看望,两位医生正在为伤员缝合口腔内的伤口。
吉人天佑,感谢山神、海神,感谢陌生小伙子,感谢女驴头兰花(平度健康快乐户外领队,在福建生活、工作多年),感谢好心村民唐小青,感谢队员岭南风情(张友亮,崂山10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赛事总监,首届三峡168公里山地越野赛亚军,转业军人)、自由自在的鱼儿(女,青岛某高校教师)、老徐大哥(连七强驴,转业老兵,某部官员),感谢每一位关心、牵挂的山友。
八仙墩,本来是野驴们休闲游的去处,虽然在不算很古的时候,也是极险峻、甚难至之地,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需求的日益增高,每到公休假日,八仙墩成了登山游览、观海听涛的陶冶之处,虽然风景依然是几百上千年前那么原始、古朴,希望以后依然保持它的古貌。风景,人文,越是自然的,才越是美丽的。八仙墩,惊涛骇浪,惊魂一刻,风景里,山海相依,旖旎如画,美丽神秘的八仙墩,依然给人以无限的陶醉与遐想。
2015/06/07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