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任小昌的头像

任小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11
分享

一叶青川白芽

任小昌

小心翼翼打开手提包,取出米白色的小布袋,上面用麻柳刺绣着两片青翠欲滴的绿色茶叶,袋里装有十多枚绿茶,全是一叶两芽,用纤细的拇指和食指一枚枚拈起,放入会议桌上的白色瓷杯里,冲入热气腾腾的开水,叶芽随着水波忽上忽下,跳着快乐的舞蹈,哼着幸福的歌谣,徐徐绽放,茶香伴随空气弥漫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沁人心脾,令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代表心旷神怡,遐思万里。

这是“95后”代表徐萍带给会议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茶包里的茶叶来自她的家乡青川县。她的家乡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去年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闻着飘逸的茶香,她娓娓道出浙江省扶贫茶叶与家乡人靠茶叶脱贫致富的浓郁故事。这是总书记关心的那片“叶子”,名叫“白叶一号”,产自四川省青川县关庄镇固井村,爱心茶苗来自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

鼠年新春里,黄杜村党员的心中多了一份千里之外的牵挂。正月里是新年,黄杜村茶农享受着难得的清闲时光,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接到一个远方打来的电话:“盛书记,新年好!我自打进了茶叶合作社,靠务工赚了点钱,真的很感谢!”

黄杜村茶叶种到千里以外,还能让当地村民很快有了收获。这事要从一封由黄杜村二十名党员代表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说起。信里除了汇报村里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还提出一个愿望:捐赠一千五百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信是2018年4月9日寄出的,这个日子对黄杜村意义非凡。2003年4月9日下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黄杜村,与茶农细心交谈,询问种茶细节和茶农需求,并夸赞白茶产业说,“种茶是对的!我们还要多种茶、种好茶!”“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村民们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总书记温暖的话语。从此,村党总支部带领村民坚持不懈地发展白茶产业富民奔康。如今的黄杜村是全国有名的脱贫致富样板村,全村三百多户种植经营白茶,拥有茶园近五万亩,年产值六亿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逾三百万元,村级集体资产过两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四万五千元。

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盛阿伟在一次党员大会上,发出向贫困地区捐赠茶苗的倡议,得到一致赞同。二十名党员作为代表,郑重地写下了那封饱含“饮水思源、致富不忘党恩”的信。信寄出后,黄杜村的党员们坐不住了,组队奔赴贫困地区调研,终于确定适合种植白茶的四川省青川县、湖南省古丈县、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很快,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2018年10月18日起,黄杜村陆续将沾着新鲜泥土的茶苗装进冷藏车,翻山越岭运至三省四县进行移栽,教技术,包销售,不带富,不放手。“党的政策好嘞,送来白茶苗喽喂,总书记等咱们嘞,脱贫奔小康喽喂!”一大早,徐萍家乡所在的青川县瓦砾乡柳河村二百多名村民,扛起锄头,带上铁锹,在催人奋进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薅草锣鼓”号子声中紧张劳作:平整土地,锄草去杂,将裸露的旱地整理成一块块梯田,把获赠的白茶苗在这里安家。两地技术人员联手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了土壤保水、冬天保暖、夏天保苗、技术培训等一个个难题,让白茶存活率高。黄杜村分两批向青川县捐赠茶苗五百四十万株,帮助关庄镇固井村、沙州镇青坪村和乔庄镇柳河村建成三个茶叶基地,辐射带动临近六个镇十五个村的贫困户,白茶基地达到一千五百亩。经过测算,明年茶叶迎来盛产期,茶农户均能够增收四千三百元。

登上关庄镇固井村山坡上,一眼望去,百万株茶树郁郁葱葱,在金灿灿的阳光下朝气蓬勃。村里的业主和贫困户依靠基地入股村集体,探索出土地流转收租金、务工就业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委托经营拿酬金、村集体分红得现金的“五金”收益分配机制,得到实惠。去年,全村支付土地流转金九点六万元、务工工资四十七万元,入股村民分红二百元。

茶树长起来了,思路活起来,在茶园旁建起生态繁殖场和肉牛养殖场,形成种养循环发展模式,让绿色经济富民强县。阳春三月里,春茶露新芽,今年3月26日关庄镇固井村固井岭茶园,四十名采茶村民背着背篓,唱着“薅草锣鼓”的山歌号子,幸福地试采着“白叶一号”,送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检测,各项指标均达标。

“小茶包”也见证着徐萍家乡的巨变。高铁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村民从土坯房搬到新楼房,村上镇上建起文化广场和健身设施,广场舞成为一道最靓丽的风景。有了精准扶贫政策,青川摘掉了贫困帽,走上了奔康路。随着茶叶飘香,从一棵棵满载希望的“扶贫苗”到一片片茁壮成长的“致富叶”,看着这些宝贝一天天成长,茶香溢满青山绿水之间,的老乡们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