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任兴中的头像

任兴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7/15
分享

东北的回想

任兴中

提起东北,脑海里许许多多模糊的记忆渐渐清晰,与东北有关的那些人事物景,全都集中到头脑深处,形成一股激流,随时都能喷涌而出。

早在读小学三年级,我就知道了东北。

那个时候,正是我们这个号称“江南煤都”煤炭开采的黄金时期,国有煤矿星罗棋布。我们寨子的上面,建有一个大型的国有煤矿,工人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操着我们当地农民称为侉子语的北方话,他们的到来,让我们这个藏在山里几百年的村子扎扎实实地热闹了好一阵子。

国有煤矿的条件是十分优越的,工人们大多住在钢筋混泥土构筑的楼房里,矿区内学校医院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这些还不算,最让我们羡慕的是,他们子弟学校的老师清一色的用普通话上课,老师抑或学生诵读课文时,像音乐般悦耳动听。他们读书的声音是那样的诱惑人,以至于每当我们那用满口方言读课文的老师到公社开群众大会和学习革命精神时,我们就会邀约着去蹲在子弟学校的围墙脚,认真地听他们用那嘀鸟般的声音读书授课。

有一天这样的机会又来了,早上第二节课课间休息时,老师说你们自习,我要到公社开会去了。扔下这一句话,就背着他那永不离身的黄挎包头也不会地走了。等老师走出了我们的视线,我们就一哄而起,朝煤矿子弟学校的方向跑去。

老远就听到一阵阵歌声,是那个高挑白净的女老师在教唱歌,仔细一听那歌声如倾如诉,荡气回肠,虽然那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但听起来让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有碎了的感觉。

后来我们村的那个回乡知青告诉我们,我们听的歌歌名叫《在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他告诉我们后随口唱了出来,但我们的感觉是他一点也没有那个女老师唱得动人心弦,没有那个女老师唱得让人欲哭无声,他唱得干巴巴的一点感情也没有。

自从那次听了《在松花江》这首歌以后,我们总想知道她的歌为什么那样好听。经过多方打听我们终于弄清楚了来龙去脉,她来自东北,黑龙江的,原来如此,怪不得她对那片土地有那么深厚的感情!

过了不久,大山肚子里的煤采光了,煤矿搬迁,矿子弟学校也随着搬到了别的地方,那个女老师带着她的学生们离开了我们这个山旮旯。我们山乡一下子冷清了不少,只有煤矿留下的那几眼风井整天呼呼地叫着,佐证着煤矿的曾经存在。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哪位漂亮的女教师,但那首在《松花江上》的歌和东北、黑龙江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及至后来看了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和看了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后,我又知道了东北不但很美,而且还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

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加,书越读越多,我的世界越来越宽泛。

读了历史,我知道东北是一块多灾多难的土地,远的就不用说了,单说在近代史中,她就经历了无数次的蹂躏和侮辱。上个世纪初,俄国人和日本人干仗,战场就摆在咱东北。虽然那场战争让鲁迅看了愤而弃医从文,因此成就了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豪,但东北人民受的灾难确实可以用罄竹难书来描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九一八事变,日本强盗用武力抢去了东北这片大好河山。破碎的河山更加破碎。东北作家群字字血声声泪的控诉都不能揭露日本人罪行的万一。看了《呼兰河传》《生死场》,思念东北怀恋家乡是哪时每一个被迫流浪,远离故乡热土的人,心里永远的痛。

日本强占了这片沃土,但英雄的东北人民并没有屈服。强盗的铁蹄踏上东北的土地,人民的反抗一天也没有停息,赵尚志、杨靖宇、赵一曼和投江的八女······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曲曲抗击外辱,绝不屈服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乐章。十四年的抗战,东北人民比其他地方多经历了六年的腥风血雨,再加上两年多人民求解放的斗争,“辽沈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反动派在东北的黑暗统治,东北三千万同胞终于获得了新生,她永远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不再分离。

学了地理,我知道了东北富饶美丽,黑水白山之间,不仅有丰富的森林,还有无尽的矿藏。东北是我们的老工业基地,勤劳智慧的东北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国的第一辆汽车是东北制造。东北是我们现代工业的典范和根基。

后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开开进北大荒,经过几年的开垦和几代人的悉心打理,北大荒变成了今天的北大仓,广阔平坦的黑土地,不仅仅只有大豆高粱,还生产出优质大米。这块黑土地,又为解决千千万万人的吃饭问题发挥出了巨大的能动力。

今天,当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东北的变化,在饭桌上吃着东北的大米,一边听着二人转一边欣赏着东北的小品,这个时候,你是不是会觉得东北正在日新月异,中国正在日新月异。辽宁舰在我国的海域里航行,向外昭示着我们强大的军力。外国列强随意践踏我们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慢慢回忆我们祖国的近代史,慢慢悟出一条真理,只有军队强大了,外敌才不敢小觑,只有国家强盛了,人民才能乐业安居。

从西南到东北,虽远隔千山万水。从黔中到辽地,虽绵延数千公里。但总有一根线牵着我们,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东北,是我们祖国的北大门,是我们军队的前沿阵地。东北,永远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