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遗迹时光有爱,忆青春岁月无声
——写在古田知青文化展馆开馆之际
阮以敏
知青是共和国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一段印记。1969年2月28日,古田县第一批知青开始“上山下乡”,此后总计有7000多名(不含农村返乡知青)到各公社大队插队落户。1970年农历正月初七,福清县第一批知青也来到古田,此后陆续有五批福清知青到古田大桥、吉巷、凤都、鹤塘、杉洋、卓洋、泮洋、大甲等8个公社58个大队及边远山村插队落户。他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在劳动中了解社会,了解农村,了解农业,了解农民,和农民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视知青点为“第二故乡”,经常结伴返乡,甚至带着子女返乡看望当年的农民朋友。
古田知青文化展馆位于第五批“全国文明村”、省级传统古村落古田县大甲镇林峰村,当年就有26位福清知青在此插队。大队干部群众与知青也建立了深厚感情,凡有招生、招工、当兵名额都是优先考虑福清知青。后来建了大队部,全部知青入住其中,因而被称作“知青楼”。展示馆以知青楼翻修,建筑面积510平方米,三层土木结构。展馆内设4个系列陈列室:综合展示厅、各公社展示室、书画展示室、农耕展示室。为追寻历史足迹,再现知青与共和国风雨同舟的艰苦历程,知青馆筹备组成员二赴福州、三下福清,历时两年,收集了1000多张知青劳动生产、文体生活等老照片,以及知青们当年的日记本、思想心得、工作计划、荣誉证书等历史文物,真实、客观地还原了知青们在难忘岁月的珍贵记忆。
筹备组成员、村委会主任林治发,在布置展馆的最后两周里,每晚要工作到下半夜两三点钟才能回家睡觉。明天就要开馆了,林治发反复核对,直至黎明……他站在展馆门前如释重负地深呼吸了清晨新鲜的空气。
古田知青文化展馆最具特色的亮点是:每一张老照片都是生活在我们古田人民身边的老面孔,每一段故事都是发生在我们古田人民身边的老场景。许多福清知青为林峰村能建知青馆记录那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深深感动,奔走相告,重燃激情,纷纷出谋献策、出钱出力,把失散在世界各地的知青重新集结起来,福清知青文化研究会赠送“功德千秋”牌匾,插队原杉洋公社洪湾大队知青赠送“永恒的纪念”牌匾,感谢古田人民。
漫步走进综合展示厅,《却之不去的插队情》一文就进入我的视线,该文是红书大队福清知青、诗人林登豪已发在刊物上的数千文字,最令人感动的是这些文字:“从城镇上山下乡到山区插队当农民,在当时是别无选择的,我也置身在这种迁徙的洪流之中。知青在与土地共存在中,彷徨与苦闷,艰难和劳累,还有个别人为了招工的‘窝里斗’……这一切尽消融在与往事干杯中。哦,难忘的青春之歌。追问往昔,汗水濡湿双手,继续奋进,路在人间足下。荷锄耕耘的插队时光,留下永不褪色的记忆,经常在自己的人生底片中显影,轮换的四季不停地改变我的思维角度。知青的经历在我的人生课堂中留下深沉的片段,回首迷惘中的苏醒,土地与农民情怀已折射自己的生活之镜中。
哦,许许多多的知青爬山涉水来到八闽大地偏僻艰苦的山区,把青春的活力、满腔的热血、苦涩的汗水献给贫困的小山村。但是,古田村民没有忘记这些年轻人,刚落成的知青文化展馆就是最好的见证。”
展厅里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文字又翻开当年的一个又一个画面——
在林峰川前“插队”的陈融生与当地姑娘结婚,参加了林峰公路测量设计,也参与了当年古田大部分农村公路的测绘设计工作。
“插队”杉洋珠洋的陈蹉美,一次一位村产妇难产,在万分危急之下,她挺身而出,凭借过去学过的一点知识和有过半年产科实习经验,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成功地帮助产妇切除了肿瘤,保住了母子生命,事迹登上了《福建日报》。为此,那一年福建省医科大学直接点名招收了她。
17岁就到大甲林峰村插队的翁萍在《悠悠故乡情》中回忆说:“我不曾忘记我们一同走过艰苦的日子,当时生产队的大哥、大嫂、大姐对我的关怀,他们对知青真诚的爱,嘘寒问暖,尤其是我这小不点,逢年过节,棕子、鸡蛋多得吃不完,乡亲们难得煮些好的,也都有我的份;不曾忘记1974年11月24日,我离开林峰大队返回福清参加工作,全校四十多位同学自发地为我送行,往返三十多里山路。这份亲情永久珍藏在我心中,无以回报!”她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参加重返知青点活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并不富裕的她就捐款3000元给插队时的生产队修路。2019年回知青点,又为建知青馆捐款一万元,还挨家挨户看望当年同生产队农友,每人发放500元慰问金。当听说当年同生产队的女农友去世了,不禁嚎啕大哭。
福清知青郑训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福清台商企业担任人事课长,特地到插队的鹤塘镇松洋村龙泉自然村招工,前后陆续招收了80多人,月收入可达一千多元,在当时可是不菲的收入。郑训金帮助第二故乡乡亲走上致富路,在当地传为佳话。
插队林峰大队的福清知青薛涛,表现突出,提拔为大队团支部副书记,又被推荐上了大学,后来当了福建机电学校校长,凡有林峰村民来找他,都安排在食堂打工,由此在省城福州立足发展。
福清知青郑爱英,每次谈起在林峰村插队的日子都是心潮澎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特别感谢林峰村人民在艰难困苦日子里的关爱,生产劳动中的照顾,难忘村民送给她们吃的三层糕、九重粿……她应邀踊跃参加了古田宣传片《千年临水情·知青岁月》拍摄,在老房东家拍摄现场,双手捧起厅堂已故老房东照片,情不自禁,泪如雨下,失声痛哭。
在知青队伍中,有两个群体特别值得颂扬。
第一个是大甲“妇女耕山队” ,20世纪70年代初,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由20多名女子组成的“妇女耕山队”,在院后山牛项头开荒耕种。1975年后,一批本地高中毕业女学生陆续回乡,也加入了妇女耕山队。针对队里女青年大多数是童养媳,绝大部分人没上过学,文化程度低,有的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的现状,知青们利用晚上空闲时间,办起了扫盲班,教学内容包括:识字唱歌、基本算术、科学种植等。很多人学有所获:会看报,会写字,会记工数,有的还会写日记。这支年轻的“妇女耕山队”,后来还成为宁德地区先进妇女耕山队典型。
第二个是杉洋公社龟山水利工程“女子开山队”,由10多位福清女知青和回乡女知青组成,她们巾帼不让须眉,顶烈日、冒严寒在工地上开山、放炮炸石、推车拉土,样样精通,其事迹作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在《福建日报》报道。
尤其可贵的是,大甲公社国本大队和红书大队的部分知青,放弃春节回老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留下来组成了文艺宣传队,到各大队巡回演出,京剧《沙家滨》中阿庆嫂、胡司令、参谋长的形象,令人记忆犹新。
在福清知青队伍中,有多对兄弟姐妹一同前来,甚至是三个、四个兄弟姐妹结伴同行。为此,知青馆还专门开设一个兄弟姐妹专题重点介绍。泮洋乡中直村修《张氏宗谱》,也把34位知青名字收录其中,把他们当作村民一分子。
在闽东古田这块热土上,福清知青从鹤塘松洋走出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钦敏,从大桥坵地走出了厦门市政协原主席陈修茂,从鹤塘郑洋走出了全美壁画唯一华裔会员俞山,从吉巷长洋走出了多次获得国际级奖项和国家级奖项的中国室内设计学科带头人陈孝生,以及在各行各业默默奉献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有一部分知青和他们的后代,至今依然留在古田,成为古田人民一分子,继续为古田贡献力量。
为知青馆建设,热心知青郑国平捐款两万一千元,李家茂、郑爱英夫妇捐款两万元,翁萍、林玉珠、郭华英各捐款一万元。其他知青也纷纷以当年插队大队集体名义或以个人名义捐款,助力知青馆建设更加完善。在原大甲公社红书大队插队的福清知青林登豪,积极奔走牵线搭桥,促成福州市博物馆捐赠知青馆18个高档精美展柜。
2020年12月19日上午,天公作美,连日阴雨骤然转阴,纪念福清知青赴古田上山下乡50周年暨古田知青文化展馆开馆仪式在大甲镇林峰村如期举行。近400名各界人士参加活动,其中知青代表近200名。开馆仪式简朴而热烈,首先是大甲镇党委书记李锦亮致词,欢迎知青朋友们回到第二故乡,感谢筹备组的辛勤工作。知青代表,扎根古田的福清知青、宁德市第一届“道德模范”吴绍龙说:“难忘知青岁月,感谢古田人民的深情厚谊。”福清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陈维宁说:“鬓染霜华,乡情不改。今天回到第二故乡参加知青馆开馆,仿佛又回到了热火朝天的岁月。美好的青春恰似流光溢彩的画卷,印在记忆深处。”古田知青馆筹建者代表林茂松谈了两年多来收集资料和布馆的艰辛,深情回忆了与福清知青朋友的三段情缘。
插队大甲林峰村福清知青、福建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原主任陈新华,插队大桥石步坑村福清知青、福建省供销社原副主任陈旭青,插队泮洋古田知青、宁德市委原副书记、市政法委原书记唐颐,插队卓洋公社文洋大队福州知青省统计局原副局长林文芳,古田知青、中国核工业集团福建联络部原副主任陈光,大甲镇党委书记李锦亮,大甲镇镇长陈建曦,为知青馆开馆剪彩。
在开馆剪彩仪式上,福清知青们还带来了精彩节目,和主办方节目穿插表演,主要有:腰鼓《越来越好》,村歌《梦里林峰》,伞舞《江南雨》,快板《一代知青更风流》,合唱《我们这一辈》《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独唱《毛主席话儿记心上》,诗歌朗诵《沁园春·雪》,水兵舞《再唱山歌给党听》等等,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仿佛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沧桑巨变情未变,岁月无声人有情。时光悄悄流逝了半个世纪,当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知青都已步入古稀之年。回首往事,心有念念。知青馆展出的图片、文物,只是在古田众多“上山下乡”知青中的部分。但每一张照片,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埋藏着难以忘怀的真情。当你走进一个个真实的人物,你就会感到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挖掘整理,把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示给世人。作为知青馆筹备组成员之一,在挖掘这段历史过程中,我更深刻体味到了他们的酸甜苦辣。在应约撰写宁德电视台、古田县委宣传部拍摄系列电视宣传片《千年临水情·知青岁月》一度稿时,无比崇敬地把他们的动人故事真实地展示。
如今知青馆已成我们身边那段历史的档案馆,这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张照片,都是岁月的记忆,留着青春的余温,仿佛还在深情地叙说……
注:本文首发于《福建乡土》(2021年第1期),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