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阮以敏的头像

阮以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7/21
分享

再回故乡看鸳鸯(随笔)

2015年的冬天,故乡大甲镇邹洋村首次发现了鸳鸯。是村民到溪边玩耍,无意中发现水里怎么有几只“水鸭”这么漂亮?拍照上网比对,原来是真的鸳鸯。消息第一时间传给古田城关我们几个老乡,一时间朋友圈竞相转发,老乡们奔走相告,毕竟这吉祥鸟还是少见。

也正是这个年底,大甲镇正在筹划“全县美丽乡村旅游现场会”,地点就是邹洋村,这真是锦上添花,我们认为应该把它作为一个主要看点之一隆重推介。大家说,你给取个名字吧,我顺口答道:“就叫鸳鸯谷吧!”这无名小溪潭,由此成名。

2016年2月18日,古田县乡村旅游现场会在邹洋村举行,邹洋乡贤、中央歌剧院著名抒情女高音歌唱家阮余群应邀专程返乡,登台献唱村歌《美丽的邹洋,我的家》,我们主编的大甲乡土文学作品集《故园深深情满怀》也借机举行首发式。看鸳鸯,听村歌,读乡土文学,成为这场旅游现场会最靓丽三大看点。有来宾笑着说:“为了开现场会,哪里抓来的吧?”还有的开玩笑说:“是把鸭子染色了吧?”总之,很多人都是不相信邹洋怎么突然有了鸳鸯。确实,鸳鸯谷的自然环境很一般,溪水不多,且流经上游村庄后,水质也不怎么清澈。唯一优势就是溪流两岸是灌木林,太阳照到溪涧的时候,可以躲到林中,林中可能还会有树籽、小虫可食。乡人们强烈呼吁加强保护,有关部门派了专家考察,结论是距离乡村太近,不符合鸳鸯习性,只是偶然出现,没有保护价值。村民阮须池、阮养广等不气馁,上网查找资料,了解鸳鸯生活、饮食习性,并开始向鸳鸯投食。考虑到鸳鸯生性胆小,怕近距离打扰吓跑鸳鸯,他们砍了毛竹(后来花钱买了塑料管),打通关节,接到溪潭边,通过中空投放玉米、稻谷。第二年重阳节前后,鸳鸯再次飞临,而且一下子来了60多只,朋友圈又是一片欢呼。聪明的神鸟感受到了村民的爱护,也乐得“坐享其成”,不劳而获,有“天饭”吃了嘛,于是呼朋引伴而来。乡贤阮兆菁、阮毅、阮养进等纷纷出面呼吁,在村“两委”支持下,发动群众捐钱、捐粮食,保护鸳鸯,希望永久留住鸳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纷纷提出加强保护提案,得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重视。一场民间发起,政府参与的保护鸳鸯运动形成合力。规划中的宁古高速公路将过境鸳鸯谷,希望有关单位能够在这一标段错开鸳鸯来临时间施工。

酿酒是邹洋村传统工艺,就在那年冬天,数对鸳鸯逆流而上,来到村尾,把村民晒的酒糟吃了,一只只醉眼朦胧在溪边打盹,虽让游客觉得有点扫兴,却也平添一番趣味。我借此把他们的米酒命名为“醉鸳鸯”,并成功注册。

之后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有同学、友人想去邹洋看鸳鸯,或提前咨询,或请我当向导,我也是乐于同行,关键时刻能想到你的人,都是感情深厚的特别亲近的人。

今年春天的一个周末,宁德市委原副书记唐颐先生夫妇专程到访邹洋,行前两天专门邀约我回乡陪同,与朋友林茂松一家人同行。其实,我与唐颐先生之前并不熟识,只闻其名,并无交集。唯一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古田县成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我们都站在最后一排合影,但彼此并不熟悉。前几年,古田文史界大咖李扬强先生仙逝,我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唐先生看后联系我,需要语文研究会合影原图,自此以后便有了来往。他在闽东政坛、文坛都是德高望重,我一直感觉是高不可攀,从来不敢联系。近些年,偶有参加闽东文坛活动,也有幸与唐先生一同采风,渐渐熟络,线上线下多有互动,情投意合,成为文友。前年我们筹建古田知青馆,唐先生微信我:“建成之日,记得邀请。”去年12月19日,知青馆开馆,唐先生如约而至,参加了隆重的开馆仪式。结束返程后,唐先生给我微信留言,就一句话:“以敏你功不可没!”能够得到政坛高官、文坛宿老如此高度的肯定认可,我当然也是一番窃喜。感觉参与知青馆筹备,布馆设计,文字校对把关,拟写前言后记,直至开馆前一天回乡,检查落实每一个细节,晚上工作到凌晨,所有的辛苦都没有白费,也激励我继续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如今的知青馆已成为一个人文景观,参观者无不交口赞誉。

在鸳鸯观察点,通过望远镜观看到50多对鸳鸯,唐夫人兴奋地说:“我从来没有亲眼见过这么多鸳鸯,花花绿绿太漂亮了。”管理员阮须池还特意把早上投食时监控视频回放,让我们欣赏鸳鸯争食精彩画面。看鸳鸯也有个时间点,每年大约重阳节前后来,清明节前后走。阴天可以全天候看到鸳鸯戏水,大晴天只能是清早和傍晚,太阳一照到溪谷,它们就躲到树荫里凉快去了。

其实我不是土生土长的邹洋人,祖上明朝末年就搬到大甲村。对于邹洋一知半解,每有重要客人需要了解邹洋历史文化,我都会顺道鹤塘,邀上在古田三中任教的同学阮养进一同前往,他对邹洋文化挖掘很深,解说不亚于专业导游。唐先生去了一趟我的家乡,两篇文章早已出炉,一篇关于邹洋鸳鸯与古民居,一篇关于岩富罗汉松,都写得大气且具韵味特色。虽然我写过不少家乡的文章,但都没写过这两个点。看过高手所写,感觉自愧不如,没敢动笔。

谨记述一段经历,留下一次记忆。

2015年的冬天,故乡大甲镇邹洋村首次发现了鸳鸯。是村民到溪边玩耍,无意中发现水里怎么有几只“水鸭”这么漂亮?拍照上网比对,原来是真的鸳鸯。消息第一时间传给古田城关我们几个老乡,一时间朋友圈竞相转发,老乡们奔走相告,毕竟这吉祥鸟还是少见。

也正是这个年底,大甲镇正在筹划“全县美丽乡村旅游现场会”,地点就是邹洋村,这真是锦上添花,我们认为应该把它作为一个主要看点之一隆重推介。大家说,你给取个名字吧,我顺口答道:“就叫鸳鸯谷吧!”这无名小溪潭,由此成名。

2016年2月18日,古田县乡村旅游现场会在邹洋村举行,邹洋乡贤、中央歌剧院著名抒情女高音歌唱家阮余群应邀专程返乡,登台献唱村歌《美丽的邹洋,我的家》,我们主编的大甲乡土文学作品集《故园深深情满怀》也借机举行首发式。看鸳鸯,听村歌,读乡土文学,成为这场旅游现场会最靓丽三大看点。有来宾笑着说:“为了开现场会,哪里抓来的吧?”还有的开玩笑说:“是把鸭子染色了吧?”总之,很多人都是不相信邹洋怎么突然有了鸳鸯。确实,鸳鸯谷的自然环境很一般,溪水不多,且流经上游村庄后,水质也不怎么清澈。唯一优势就是溪流两岸是灌木林,太阳照到溪涧的时候,可以躲到林中,林中可能还会有树籽、小虫可食。乡人们强烈呼吁加强保护,有关部门派了专家考察,结论是距离乡村太近,不符合鸳鸯习性,只是偶然出现,没有保护价值。村民阮须池、阮养广等不气馁,上网查找资料,了解鸳鸯生活、饮食习性,并开始向鸳鸯投食。考虑到鸳鸯生性胆小,怕近距离打扰吓跑鸳鸯,他们砍了毛竹(后来花钱买了塑料管),打通关节,接到溪潭边,通过中空投放玉米、稻谷。第二年重阳节前后,鸳鸯再次飞临,而且一下子来了60多只,朋友圈又是一片欢呼。聪明的神鸟感受到了村民的爱护,也乐得“坐享其成”,不劳而获,有“天饭”吃了嘛,于是呼朋引伴而来。乡贤阮兆菁、阮毅、阮养进等纷纷出面呼吁,在村“两委”支持下,发动群众捐钱、捐粮食,保护鸳鸯,希望永久留住鸳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纷纷提出加强保护提案,得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重视。一场民间发起,政府参与的保护鸳鸯运动形成合力。规划中的宁古高速公路将过境鸳鸯谷,希望有关单位能够在这一标段错开鸳鸯来临时间施工。

酿酒是邹洋村传统工艺,就在那年冬天,数对鸳鸯逆流而上,来到村尾,把村民晒的酒糟吃了,一只只醉眼朦胧在溪边打盹,虽让游客觉得有点扫兴,却也平添一番趣味。我借此把他们的米酒命名为“醉鸳鸯”,并成功注册。

之后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有同学、友人想去邹洋看鸳鸯,或提前咨询,或请我当向导,我也是乐于同行,关键时刻能想到你的人,都是感情深厚的特别亲近的人。

今年春天的一个周末,宁德市委原副书记唐颐先生夫妇专程到访邹洋,行前两天专门邀约我回乡陪同,与朋友林茂松一家人同行。其实,我与唐颐先生之前并不熟识,只闻其名,并无交集。唯一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古田县成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我们都站在最后一排合影,但彼此并不熟悉。前几年,古田文史界大咖李扬强先生仙逝,我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唐先生看后联系我,需要语文研究会合影原图,自此以后便有了来往。他在闽东政坛、文坛都是德高望重,我一直感觉是高不可攀,从来不敢联系。近些年,偶有参加闽东文坛活动,也有幸与唐先生一同采风,渐渐熟络,线上线下多有互动,情投意合,成为文友。前年我们筹建古田知青馆,唐先生微信我:“建成之日,记得邀请。”去年12月19日,知青馆开馆,唐先生如约而至,参加了隆重的开馆仪式。结束返程后,唐先生给我微信留言,就一句话:“以敏你功不可没!”能够得到政坛高官、文坛宿老如此高度的肯定认可,我当然也是一番窃喜。感觉参与知青馆筹备,布馆设计,文字校对把关,拟写前言后记,直至开馆前一天回乡,检查落实每一个细节,晚上工作到凌晨,所有的辛苦都没有白费,也激励我继续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如今的知青馆已成为一个人文景观,参观者无不交口赞誉。

在鸳鸯观察点,通过望远镜观看到50多对鸳鸯,唐夫人兴奋地说:“我从来没有亲眼见过这么多鸳鸯,花花绿绿太漂亮了。”管理员阮须池还特意把早上投食时监控视频回放,让我们欣赏鸳鸯争食精彩画面。看鸳鸯也有个时间点,每年大约重阳节前后来,清明节前后走。阴天可以全天候看到鸳鸯戏水,大晴天只能是清早和傍晚,太阳一照到溪谷,它们就躲到树荫里凉快去了。

其实我不是土生土长的邹洋人,祖上明朝末年就搬到大甲村。对于邹洋一知半解,每有重要客人需要了解邹洋历史文化,我都会顺道鹤塘,邀上在古田三中任教的同学阮养进一同前往,他对邹洋文化挖掘很深,解说不亚于专业导游。唐先生去了一趟我的家乡,两篇文章早已出炉,一篇关于邹洋鸳鸯与古民居,一篇关于岩富罗汉松,都写得大气且具韵味特色。虽然我写过不少家乡的文章,但都没写过这两个点。看过高手所写,感觉自愧不如,没敢动笔。

谨记述一段经历,留下一次记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