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阮以敏的头像

阮以敏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6/15
分享

柏洋湖情思



雨中的柏洋湖静谧而迷离。

风中的芦苇轻盈地起舞,湖边的翠竹多姿地摇曳。静坐在大坝上,凝视着这一泓青山倒影的碧水,倾听雨的细语,风的呼唤,叶的呢喃,真正体验了心如止水,宠辱皆忘,整个身心陶醉般融入到了这大自然之中。

那柏洋村袅袅的炊烟依稀还在眼前,那先锋洞打凿的锤声仿佛还在耳际。招展的红旗和鼎沸的人声,是我们全校师生在参加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劳动,高音喇叭里播放着进行曲和劳动场面的表扬稿,我们这些学校文艺宣传队的骨干分子,时不时还要集中起来,唱歌、说快板,给大伙儿鼓劲。山皮被一层层剥去,水渠在一米米延伸。遇上坚硬的岩石,便叫来专业师傅,打几个洞,待大家收工了,埋上炸药、雷管,随着一声闷响,炸开了。干劲冲天的我们,都相信人定胜天,靠锄头、洋镐、土箕战天斗地,改造世界,都在憧憬着水库建成后的美好未来……

远处,三两声的鸟鸣,划破了天际。把我的思绪从20世纪70年代拉回到了现实,想当初我们还只是初中学生。

多年之后,和友人再上柏洋,已是回到故乡为人师表了。虽尚青涩,但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充满了梦想,迷恋着这世间美好的一切。沿着蜿蜒崎岖的小路,一路向上。村口风水林的几棵松柏、柳杉郁郁葱葱、高耸云霄,但坐其下,清风徐来,倦意顿消。古老的村庄已经淹没,沉睡在母亲湖的怀抱,安详而恬静。柏洋的村民,多已迁居。波光艳影的柏洋湖清澈明亮,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阵阵银光。虽说是第一次看见蓄水后的样子,有点儿心动,但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心潮澎湃,豪情万丈。小学校还在,为留守儿童,一个民办教师在坚守,她热情地挽留我们吃了中饭。应该感谢她们,那个时代的符号---“民办教师”,为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教育工作者们,是她们一直坚持在最偏远、最贫穷的山村(多是单人校)默默耕耘,撑起了一片蓝天。

午后,漫步在湖边小径,看蝶儿双飞,蜻蜓点水,时时惊起林中小鸟,知名不知名的山花,点缀着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山涧、大坝、草丛、小树、稻田、牧童处处都是背景,留下了一张张或沉思或灿烂的脸,定格了青春年华。那一张张黑白照,一直保留在相册里,成了永久的记忆。时时翻起,都是一段甜蜜的回忆。

一别经年,今次再访,是为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乡土文学作品集《故园深深情满怀》配图,和学生一起穿上雨鞋,撑起雨伞,挎着相机,登上了柏洋湖。故地重游,触景生情,总是不免让人感慨万千。

柏洋的村民为大家舍小家,早已全部迁居山下的幸福新村,国家为他们易地搬迁,进行了集中安置,还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让他们在新村安居乐业。

群山环抱之中,少了人间烟火味的柏洋湖一尘不染,更显宁静,犹如天上一块碧玉掉落凡间,更似豆蔻年华的少女清纯可人、灵动圣洁,堪称“圣女湖”。那棵颇具魏晋风骨的棕树,依然如故,独立在湖边,显得有些清瘦和孤单,岁月虽然销蚀了它的容颜,但它不改初衷,一往情深地脉脉注视着湖面,也许是在冥思苦想:伙伴们都哪儿去了呢?也许是在站岗放哨,守卫着一方故土;也许是还在痴情地等待着圣女的归来……

这故乡的山水总是饱含着无限的深情!

 

注:柏洋湖原为古田大甲镇水库,始建于1974年,1978年完工,灌溉大甲村农田,现为居民饮用水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