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李庄这个名,是从早已名声在外的李庄白肉获悉的。在成都出差时偶尔吃过李庄白肉,那清香爽口、肥而不腻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久久难忘。后经专门打听,原来这是一道来自四川宜宾历史文化名镇李庄的传统美食名吃。
我住川东,李庄在川南,离我的家乡有五百多公里。本以为此生与李庄无缘,没曾想却在2013年11月下旬有机会到宜宾开会,终于圆了李庄之行。好好享受了一顿正宗原产地李庄白肉口福。
宜宾的十一月,气温逐渐转冷。但对李庄的神往,没有让我们感到它的寒意。一天半的会期刚一结束,我们刻意不吃中午饭,饿着肚子便迫不及待地告别东道主奔向李庄。
李庄镇位于宜宾市翠屏区,距宜宾主城二十余公里,是全国著名的古镇之一。世有“东部有周庄,西部有李庄″之说。李庄镇的“三白”(白肉、白酒、白糕)最有名,尤其是白肉令人称奇叫绝。“奇″在刀功工艺,“绝″在味美独特。其制作流程是,将煮熟的大块皮薄肉嫩的“二刀肉”,经手艺高超的厨师,用专用刀具先从猪皮开始进刀,然后动作娴熟地片出的肉片厚薄均匀,每片长可达20至30公分,宽15至20公分,厚仅1至2毫米,肉片薄可透出人影。这白肉片得越薄越好,越薄越能蘸料入味,但也十分考手艺。
李庄白肉当地老百姓喜爱吃,外地来的人更爱吃。据说,李庄白肉初名不雅,民间取其形似,最初叫“蒜泥裹脚肉”。抗日战争期间,在内迁李庄的文化人陶孟建议下,将“裹脚肉”改名为“李庄白肉”。李庄镇是正宗李庄白肉的发源地,是李庄镇传世的一块“金字招牌”,是一道靓丽的“迎宾菜”。到李庄不吃白肉,等于没到李庄。
刚抵达李庄,同行的同事便径直奔向饭馆而去。我们通过打听来到一家地道的李庄白肉创始店。点菜后,我们特意来到厨房外边,看见一位头戴一顶白纱帽、口系一条白纱罩的师傅,正神态专注地切着一块“二刀肉”。师傅左手撑腰,右手握紧专业的菜刀,一片一片地从右到左匀速切割。每片肉肥瘦相间,十分养眼。不到5分钟,一盘精致的李庄白肉铺好了。“这位师傅的手艺太棒了!”同事小陈夸赞道。
李庄白肉真的太好吃了。除刀工独特、形同纸薄外,蘸上蒜泥沾水,一筷子裹完一整片肉送进嘴里,那味道怎一个“爽”字了得!我们四人用餐,先后上了三大盘白肉。除司机外,三人喝了一瓶白酒。大家兴高采烈,对李庄白肉和白酒,赞不绝口。
酒足饭饱后,我们开始了古镇之游。李庄古镇位于长江的起点处,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美誉,距今已有1400年建镇史。相传李庄最早是以在长江中打鱼为生的李姓兄弟聚结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渔村而得名。古镇原号称有“九宫十八庙”的古建筑群,现较完好保存的有明代的慧光寺、东岳庙、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宫、文昌宫、南华宫、天上宫、张家祠等。走在一条条青石板街,感受着明清时期独特的川南民居、四合院、庙宇、殿堂、古戏楼,仿佛走进了尘封的历史记忆中。
李庄不仅古迹众多,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 抗战时期,受战事的影响,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等知名度很高的高等学府、研究机构等陆续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辗转内迁,热情好客的李庄人民用宽广的胸怀邀请它们落户李庄。在李庄的六年时间,抒写了一段抗战传奇。那时,全国知名专家和学者云集李庄,梁思成在此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林微因曾写下一首《十一月的小村》,描述了古镇优美而充满诗意的乡村画面。这对李庄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先后参观了国立同济大学理学院、工学院和图书馆旧址、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李庄旧址等遗址。 经过岁月磨洗, 这些遗址已逐渐陈旧,但它们所蕴含的抗战文化精神却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李庄,是一个文化和历史遗迹沉淀的古老小镇,是一个诉说着抗战风云和沧桑的古老小镇,更是一个能折射传统文化、涵养着民族精神的古老小镇……
此次李庄之行,真的是不虚此行!如有机会,我还会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