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捷媚的头像

罗捷媚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5/19
分享

中国作家散文网参赛作品+乐安花灯

乐安花灯

人声鼎沸,观者如潮,这是正月初九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罗村乐安一年一度的花灯会。乐安圩两边的档口挂满五彩缤纷的灯笼,多姿多彩的风筝,美轮美奂的木版年画,散发着各种浓郁花香的鲜花,还有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憋了一冬的阳光,如好不容易奔出家门的孩子,放肆地撒丫子乱窜,窜到街道两旁的商铺上,撞到了人们的脸上,就连花灯街的空气都被搅得欢腾起来。

乐安花街口一个个扎着“茨菇”的“观音送子莲花灯”争相抢着撞入你的眼眸。它们造型美观,富丽堂皇,玲珑纤巧,着色鲜艳,象一朵朵盛开的莲花。

我凑近一盏莲花灯仔细欣赏,发现莲花灯的内里是用竹篾、铁线扎制成型,然后外面再裹上各种色纸,再用丝绸、花边进行细细的修饰,再加上纸扎的石榴莲藕,寓意着“流连富贵代代传”,最后还在莲花灯下插上彩穗和两个茨菇(茨菇有着长长的柄,喻为男孩的生殖器官,珠三角一带的人家生了孩子,一般不喜欢直接说生男或生女,而是说有没有茨菇柄)。当地人把莲花灯叫“生仔灯”,要是那家生了男孩,就会在正月初九到乐安花灯街买盏“生仔灯”,正月初十挂到宗族的祠堂里,昭告祖先自家添丁啦,然后在祠堂里宴请亲戚朋友来吃宴,场面热热闹闹的,谓之饮灯酒。

乐安花街摆卖的莲花灯,全为纯手工制作。入口处的第一个档,挂有两盏超大“莲花灯”,上面扎有“如意吉祥”和“观音送子”的字样,这是灯的名字。“如意吉祥”和“观音送子”大花灯看起来要比其它的花灯大好几倍,每盏都有几十朵灯花。我想知道到底有多少盏灯花,就细细地去数了数,可数着数着又乱了。看档的摊档告诉围观的人,这两盏灯高1.5米,每盏一共有40朵灯花。每盏花灯下面都有几节彩纸做的莲藕,上面有两个慈姑,结构繁复,工序复杂,我不禁为艺人的工艺竖起大拇指。

扎灯技艺从扎型到成盏,有将近上百道工序,没有两下子是扎不出来的。如今,扎灯又苦又累,赚钱也不多,乐安村里的很多年轻人,宁可去厂里打工,都不想学扎灯,村里扎灯的人越来越少了。不过也有一些真正喜爱扎灯技艺的年轻人,他们就算外出求学,也会在假期回家跟随父母学扎灯。档主梁师傅的儿子村里喜爱扎灯的大学生。“如意吉祥”和“观音送子”两盏莲花灯就是梁师傅和他儿子江劲松花了近一个星期才扎好的,是整个乐安最大的花灯,更是他的镇宅之宝。我情不自禁地走过去和它们照个相片,“嘴痛、腰痛、牙疼、头疼……”哈哈哈,好精致的大花灯,当然不容错过,摆尽各种POSS和大莲花合照。

乐安花灯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延续了三百多年。明末清初的佛山镇作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迅速崛起,商业活动兴旺,四周的乡村围绕这一巨大的市场而发展起各种手工业,如佛山石湾的陶瓷、罗行的竹编、黄岐的藤编……而那些设计新颖,造型别致,工艺精湛,古朴典雅,温婉美雅的花灯,成了乐安花街一道抢眼的风景线,每年正月初九,家里生了男丁的家庭都会去乐安买一盏莲花灯回去挂,名曰挂灯。

江师傅家世代为扎灯人,先祖从明末就开始扎灯,传了一代又一代。江师傅也整整扎了20年莲花灯,“如意吉祥”和“观音送子”是迄今为止他扎过最大的莲花灯。这两盏灯作为花灯非遗在首届岭南民俗文化节参过展,这次拿出来,只供观赏,为灯会打气助威,让灯会注入更多的文化因子和魅力。

我在江师傅的摊档买了一个普通的莲花灯,68元,不贵,价廉物美。提着莲花灯,跟随里三层外三层的游人,一路观赏着沿街两边的各种各样的莲花灯、木版年画等各种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撞击着我的眼球,我就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惊呆了,看傻了,着迷了,屏气凝神,目不转睛,生怕错过眼前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节!

1875年的正月初九,也像今天一样,春光明媚,暖阳高照。岗头村青年男子麦苗青挽着妻子的手往乐安花街走。花灯如画人流如潮,买灯的,看灯的,乐安花灯真热闹。他们两人走到江氏祠堂附近,妻子突然肚痛难忍,正好路边有一块大石头,麦苗青便扶妻子到石头上歇一歇。说也神奇,从乐安花灯街回来不久,妻子怀孕了,岁末喜得贵子,可把麦苗青一家高兴坏了。第二年花灯节,麦苗青自己扎了个莲花灯,下边扎一支莲藕承托着,还专门安上两个慈姑在花托上,挂在堂上,庆祝一番……一传十,十传百,麦苗青妻子坐了乐安灯地石头得子的消息不翼而飞。结婚多年没有生育的妇女,竞相效仿,逛灯会买完花灯后,许多求子夫妻都会过来坐坐那块大石头,据传都颇灵验。由于这块石头的神奇传说,人们将它命名为“生仔石”。

从那以后,“正月初九行灯地”的风俗就传袭下来,形成了数百年传统的“花灯会”。如今,乐安灯会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吸引了数十万的市民前来看花灯。

热闹的乐安花灯会,从桂丹路边的乐安桥底开始,一直横穿乐安圩,经过叶问故居再拐到江氏祠堂的那条街,然后拐出三眼井,绕一圈回到桂丹路,形成了一个大圆走势,足足有几公里长。由于人流太多,一路上都有志愿者和执勤的警察把手维持着秩序。人群从街口起点入,只能往前走,不能走回头路。我随着人流穿过整个乐安圩,终于见到仰望已久的“生仔石”,一块普通而神奇的红砂岩大石头,横卧在江氏祠堂的右侧。也许是太多人坐过的缘故,石头表面磨得光滑顺溜,看着挺舒服的。游人排着长长的队伍,拿着生菜和香烛,在志愿者的指挥下有序地走到生仔石上坐一坐。有刚结婚的小夫妻,有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有为结婚的女孩子……更多的是一家人扶老携幼前来。

排在我前面等待坐生仔石的一对母女是中山人,女儿是香港大学在读研究生,主修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慕名前来赏灯,还特意带着母亲过来逛逛。据负责游客秩序的一个村民志愿者告诉我们,游客不但有从广州、珠海、东莞、深圳专程过来,连附近的广西、湖南都有呢。怪不得每年正月初九,整个乐安街万人空巷。

坐过生仔石,绕过江氏祠堂,从三眼井转出,刚好走完一大圈,转了个大运,来了个圆圆满满,跟随同事江小姐穿过乐安桥,来到他们上边江的江氏祠堂吃宴。祠堂的太公桌前那张方方正正的八仙桌,红烛摇曳,贡品分几排,第一排是茶与酒,各六杯,六六大顺;第二排是煎堆、角仔、茨菇、发糕、糖果、水果之类,寓意着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第三排为一头大烧猪,有红皮赤壮之意,意为能得到祖荫庇祐,人人皆身体康健。祠堂里外,一张张红色胶凳子围着一张张大圆桌,一只只白瓷大海碗安静地摆在桌面上,碗上搁着一双筷子,饭碗边配一只碟,碟上放一只刚好一口喝掉的恰到好处的白瓷蓝边小酒杯。每年的乐安灯会,上边江和下边江(花灯街的江家)的族人,都会邀请亲戚朋友过来看灯会吃灯宴,亲戚好友团团围坐在大圆桌边,端碗拿筷、斟酒畅饮、把酒言欢。同事说,坐过生仔石,吃过灯宴,大家一年都会和和顺顺,心想事成。

负责传菜的村民,围着长围裙,托着红漆木托盘,满脸喜气洋洋的,托盘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纷然摇曳上桌,生灼九节虾、发菜焖猪手、豆豉鸡、龙鳝、百合荷兰豆炒木耳……江小姐告诉我,这些菜肴可不是随意搭配的,都有特别的寓意来的。发菜猪手寓意这发财就手,财源滚滚来,豆豉鸡配上盘龙鳝象征龙凤呈祥,生灼九节虾祝福村民生活笑哈哈……

喜气洋洋的乡宴,伴着正月初九的暖阳进行着,觥筹交错,不亦悦乎。喝到酣畅淋漓时,脑子突然浮起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文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灯会宴后接着还有醒狮表演、唱大戏等节目。好戏连台,精彩纷呈,灯会在欢乐和祥和中继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