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成栋的头像

孙成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8/01
分享

一米外的故乡

孙成栋


我是在一条渔船上认识她的。

时光飞回多年前一个五月的上午,南风徐徐,蔷薇馥馥,我沿着那条流淌了数千年的母亲河,采访渔民上岸安居工程进展。

静静的长河,宛若一根一眼望不到头的飘带,在麦浪翩跹的原野上绵延。沿河散布的渔船,像极了飘带上的斑纹,只是其并未给飘带带来美感,反而让人觉得犹如有零星枯叶落在了上面。

其时,她正在船头择菜,准备着一家人的午饭。狭窄的船头仅几尺见方,两步即可横穿,恐怕连转个身都得小心翼翼,而当天河面风有些大,吹得船不住地摇晃,真让人担心身子娇小的她会掉到水里去。

似乎感觉到有人向她注目,她抬起头,见是我,不禁满脸诧异。“你好!”我一边打着招呼,一边向她扬了扬手中的本子和笔。大概明白了我的身份,她腼腆地笑了笑,并轻轻地点了点头。见此情状,我具体地说明了来意,她也更加放松下来,并一面继续择菜,一面与我拉起了家常。

从她的细声讲述中得知,她家祖辈打鱼,也不知传承了多少代,自记事起她就一直生活在船上,长年累月风里来雨里去,过着“水上漂”的日子。

小时候,她看到岸上的孩子自由自在地奔跑,热热闹闹地捉迷藏,欢欢喜喜地过家家,还可以踢足球、打羽毛球、滚铁环、丢沙袋、踢毽子……几乎样样都能玩,总是格外眼馋,可自己只能困在船上。

到了上学年纪,眼望着岸上的孩子开开心心上学堂,她更是羡慕不已,可由于居无定所,上学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直到十岁,才辗转在一个师资严重不足的水上小学入了学。由于基础实在薄弱,她一直跟不上趟,凑合着读完初中就辍了学,终究没能走出那条渔船。

一晃,已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岁。人在船上,择偶的选择范围极小,只能按照“渔民部落”千百年来的规矩,找个同样在“水上漂”的打鱼人厮守终生。

说话间,见我一直蹲在河坡上,她有些不好意思,招呼我上船坐。如履薄冰地走过一条颤颤巍巍的跳板,艰难地上得船来。本就逼仄的船头,因为我的到来而更加拥挤,让人几乎不敢转身。在晃晃悠悠的船板上,定了几下神才勉强立住。她躬身走进船舱,拿来一个小凳子递给我,还给我倒上一杯水。可茶杯一直在晃荡,还没喝到嘴,水已洒掉大半。

在她进舱的当儿,我这才发现,什么是真正的“渔民之家”。堪称“方寸之地”的小舱里,床铺被褥、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衣衫鞋帽等生活物品摆放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一点空当,看上去就让人有一种窒息感,更令人难受的是舱里的异味,熏得人几乎“欲断魂”。想想渔民们一年到头守在船上,生老病死、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在这狭小的空间里,真是不容易。

这时,耳畔隐约传来几声孩童的咿呀自语声。我定睛细看,光线昏暗的船舱里,居然还有一个约莫两三岁的孩子,正在摆弄着一只玩具。令我惊讶的是,孩子的腰间居然系着一根小拇指粗的麻绳,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舱里的一根铁柱上。绳子只有几尺长,孩子的活动范围也就很小,一次次向外冲,却又一次次被绳子拉回,让人看了好不揪心。

看见我讶异的表情,她的眼眸间掠过几缕掩饰不住的哀伤,并幽幽地告诉我,现在的孩子是她的第二个孩子,前头个孩子在五岁那年,自己从这个船上去隔壁的外婆家,不小心掉进了水里。等家人发现时,一切都为时已晚……

听罢她的话,我的心头一片阴郁。我非常理解她,对一位母亲来说,没有什么比失去孩子更加痛楚。而目光所及之处,在她家船的旁边确实停着另一艘船,两船体量、造型都差不多,相隔约莫一米,之间担着一条窄木板。别说孩子,就是成人走在上面都得倍加小心。

那次采访过后,我又连轴转地投入到另外的“战场”。长年累月地奔忙,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多得难以计数。这些生命中的过客,在岁月之潮的冲刷下,一般都不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然而,对她,我却时常不经意地想起,也许是她的不幸太令人同情的缘故吧。

去年初冬的一个周末,我到城西的一个安置小区采访。这是一个新建的小区,绝大多数人家已经入住,窗户、门上尽是新贴的窗花、剪纸、喜字、楹联,洋溢着乔迁新居的浓浓喜气。

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后,一下子愣住了:为我开门的,居然是她!而她的脸上也闪过一抹淡淡的惊喜,似乎在说:怎么会是你?

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巧的事!我禁不住在心里感慨道。这次不用我解释,她已猜到我的来意,连连将我往屋里迎。

刚跨过门槛,还没落座,就感到眼前蓦然一亮。循着光亮望去,如瀑的阳光正透过高大的落地窗层层漫来,给这个三室两厅的新家带来融融春意。她欣喜地告诉我,她家那一批上岸安居的渔民,大多数住在同一个小区里,基本上都是熟人,更令她开心的是,想不到摇号时,她又幸运地与娘家摇了个“门靠门”。

“总体来说,我还算蛮幸运的,特别是近几年,好事一桩桩地降临。”她的欣悦之意溢满脸庞,如花绽放。起初,她还担心上岸后会不适应,但现实让她打消了疑虑。她不仅彻底告别渔船,住上了宽敞明亮、配套齐全的商品房,区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还多次组织实用技能培训,让她和丈夫都学会了一技之长,成为附近一家餐饮店的员工。

令人欣喜的是,去年她又生了个小儿子。夫妇俩都上班时,就将孩子送到隔壁的娘家,请外婆帮助照看,再也不用“扣绳子”了。而离家不远就有条件优越、师资雄厚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更是彻底解除了她的后顾之忧。眼下大儿子已经就近入学,只盼小儿子快快成长,早日走进那所美丽温馨的幼儿园。

说话间,隔壁的门开了,她母亲拎着一袋食品来看外孙。小儿子一看外婆来了,连忙亲热地扑上去,又是跳又是叫。外婆将食品递给孩子,又一把将他拉进怀里,边讲故事给他听,边向自己家走去。仅仅几分钟之间,一幅天伦之乐图景就在一个曾经的渔家、如今的社区居民家中铺开,如此平常,却又如此温馨,让她禁不住感慨,“这样的美好,做梦都没想到”。

是的,许多美好曾经如此遥远,却终究来到身旁,仿佛在告诉我们:故乡就在一米外,幸福就在一米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