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栋
书香人生,从课本开始。
这句话,其实未必完全准确。可对于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我而言,却是恰如其分。
那时候,几乎所有农家孩子接触的人生第一本书,就是课本,也称“教材”。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七岁那年,平生第一次走进校园,头一回领取课本的情景。
那年月农村还没有幼儿园,孩子们上学直接读一年级。至于什么学前教育,一概为零,甚至根本就没这个词。
九月初的那个清晨,凉风习习,稻香浅浅,我跟在母亲身后,穿过一眼望不到头的田埂,向从未见过的村小走去。手里,拎着的,是母亲手缝的一只粗布书包。肩上,挎着的,是自带的板凳。
是的,你别不信,那年头,村里的孩子上学都要从家里带板凳。早在开学前两天,学校就通知了。其实就算不通知,邻家高年级的孩子也会告诉我的。
一双滚惯了铁环、摸惯了鱼虾、爬惯了大树、掏惯了鸟窝、抽惯了陀螺的手,一下子碰到书包,还真有些不适应,却又有种新鲜感。
把我安顿好,母亲就回去了。临行前,反复叮咛,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
我虽像小鸡啄米般直点头,心中却一点数也没有。学什么?怎么学?好不好玩?管它呢,先跟着老师进教室再说。
说是教室,其实跟村里的民居也没多大区别,都是泥墙草顶,略有不同的是,可能开学前学校请瓦工师傅将房子“收拾”过了,因此土墙显得要板正、硬朗些,屋顶的茅草也补得齐齐的,而窗子似乎也加固过了,能看得出来新添的木条。
跨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是几十张旧课桌,桌面都只是孤零零的一张破木板,下面并无后来常见的桌肚。课桌之间是五花八门的板凳,高矮、长短、宽窄、材质、颜色几乎都不一样,整个教室简直成了一座“板凳博物馆”。
我小心翼翼地放下板凳,忐忑不安地等待老师发话,间或观察一下前后左右或文静或顽皮的同学,往日的那股野劲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不一会儿,老师点了几名同学去领书,其中就有我。
穿过一条短短的走廊,再拐了个小弯,就到了放书的仓库。还没进去,就感到一阵阵淡淡又浓浓的清香扑面而来,让人特别舒爽、欣怡。这种香以前好像从没闻过,跟花香、饭香、酒香、果香、雪花膏香都不一样,却又似曾相识,恍如梦中。
进得屋来,我才明白那香味的源头。只见房间的一角,整齐地堆放着一摞摞捆得紧紧的新书。此时的清香比刚才更甚,久久地、细细地在鼻翼间萦绕,再悠悠地沁入心脾、肺腑、血脉、周身,甚至能感觉得出一种葳蕤草木的气息。
在老师的指挥下,我们开始搬书。说实话,那些摞成捆的书并不轻,可大伙儿搬了一趟又一趟,也没听见谁喊一声累。除了书香令人愉悦外,兴许还因老师告诉我们,这些书就是你们第一个学期的课本。从老师的语气和表情中,大伙儿想必都已真切地感受到课本的重要。
新书一到教室,不一会儿,就已全部发完。抚摩着手中的新书,轻嗅着独特的书香,虽然一个字都认不识,却还是情不自禁地“翻看”起来。起初只是乱翻,但当一幅幅插图映入眼帘时,我的目光一下子亮起来,犹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那些插图无论在封面还是在内页,都分外精致,不仅画面形象贴切、栩栩如生,内容也都是积极向上的,没有任何低级趣味的“精神垃圾”。特别记得那幅一位少年下雨天为老奶奶撑伞的插图,画面上,少年不顾老人阻止,一再把伞朝老人那边伸,衣服被打湿了也在所不惜。惟妙惟肖的动作和表情,让人感受到一种美德的力量,仿佛听得见感动在脉管里流淌,至今未曾枯竭。
第二天,正式上课。从此,那几册新课本就成了我朝夕相伴的“朋友”,甚至不可或缺的“命根子”。
为了保护新书,我到处寻找可以作为“书皮”的材料,却遍寻不着,于是偷偷将母亲准备盖棉花苗床的塑料薄膜用上了。
看到珍贵的塑料薄膜被我剪得残破不堪,母亲很是心疼。但见到蒙上薄膜的新书多了一层漂亮又结实的“铠甲”,她又颇为欣慰。只是,以废锯条烧红了作为“烙铁”烫封的书皮上,总会留下几个糊斑,仿若一节节深秋的残荷。
说实在的,那些课本的纸张质量并不高,颜色看上去灰不溜秋,像极了常年营养不良者的脸,纸质也十分粗糙,甚至偶尔能看得见细细的秸秆,仿佛在告诉人们那张纸的前世今生。
也难怪,那时乡村小纸厂普遍技术力量薄弱,它们用秸秆生产的纸张大都粗劣不堪,跟如今洁白光滑、色泽明亮、质地柔韧的纸品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尽管如此,那种别样的草木之香却始终真真切切,常常每翻一下,就有缕缕香气袅袅氤氲。而那些课本中的秸秆,尽管只是或直或弯的一小节,并且镶嵌在书页里,却呈现鲜亮的淡黄色,因此格外显眼,宛若广袤戈壁上的一弯浅泓,又如苍茫大海上的一叶小舟,每次遇见时,甚至能产生一种莫名的惊喜。
纸张虽糙,课本的内容却从无瑕疵。在我们心目中,能入选课本的文字和插图,一定是这世上最美最净的文图。事实也的确如此。整个小学几年中,每一篇课文都充盈着暖暖的、清清的、绵绵的、久久的正能量。《金色的鱼钩》《我们也要当红军》《颗粒归公》《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植物妈妈有办法》……数不胜数的经典名篇,历经四十多个春秋依然清晰如昨,不少片段迄今仍可以熟背,其中蕴含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愫,一直在滋养着我的精神绿地和心灵花园。
就连数学应用题,也全部设计成积极向上、崇尚文明的情境。“小明捡拾到一个钱包,步行前往1000米外的派出所交给警察叔叔,10分钟后到达目的地,小明的步速是多少?”“一本文学名著,小华每天读5页,已读了30天,还剩62页,这本名著共有多少页?”“小丽每个星期天参加学雷锋活动,一年最多可以参加多少次?”……无处不在的正能量,仿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潜移默化地沐泽着孩子们,让一方方心田生机蓬勃、四季葱茏。
近些年,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书籍的纸质和装帧也不断改善,各种精装本、豪华本、限量本层出不穷。或许是见多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书籍,有时我竟甚是怀念少年时那些带秸秆的课本,甚至排斥纸张太华丽的的书籍。而近期沸沸扬扬的“毒教材”事件,更是让我义愤填膺、百感交集,也愈加珍惜那些历经困窘而不变的洁净与美好。
有时候,我觉得那些带秸秆的课本,其实像极了一茬茬乡村少年,那朴素的外表下,有着金子般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