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成栋的头像

孙成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22
分享

旅途书香

仲春的一个周末,我去四川成都参加一场笔会。

出发前一天晚上,收拾行李时,尽管小旅行箱里已塞得满满当当,我还是想方设法让几本书挤了进去。

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对我来说,一程无书相伴的旅途,犹如一杯无茶相守的白水。漫漫旅程,盈盈书香,一卷在手不仅可消融行旅的疲累,还能丰盈身心的体验,更会定格别样的眷念。

“各位旅客,由于天气原因,本次航班延迟起飞……”机场候机大厅里,大家正排队等候检票,耳畔突然传来的一个消息,让人群里漫过一阵骚动,抱怨声、叹息声四起。

唉,乘坐飞机多年,经历过种种不可控的突发情况,似乎它们随时都会发生,就像我们的人生,这时与其怨懑,不如笑对。一边默默地想着,我一边从包里取出一本书,优哉游哉地读起来。

这本书名为《老成都——芙蓉秋梦》的散文集,是著名诗人流沙河对老成都的记忆与历史掌故的自然交融,织就一个精彩独特的成都老城,也是对这座名城的独特发掘与文化寻根。成都人的抗战艰辛,民国学子的求学情景,地方名人,老庭院、老城墙、千年宗庙……在流沙河的传神之笔下,蓉城的点点滴滴,令人着迷。

情真意切的描叙,洋溢着巴山蜀水的原味风情。一个过来人回忆自己的童年故地,千年往事,如梦一场,字里行间尽是沧桑。在飞往成都前夕,于候机厅的长椅上读一本川味浓郁的书,更感同身受于一位游子的桑梓情深。

去什么地方带什么书,是我选择旅途之书的标尺。去漠河,我会带上一本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在书香中用双脚叩问那片冻土,探寻在苍凉与沉重间闪现温暖与希望的故事;去北京,我会带上一本肖复兴的《我们的老院》,在街巷中流连,在书香中徜徉,感受北京的呼吸与脉搏,触摸那些纯粹透明却又易碰易碎的青葱时光;去上海,我会带上一本王安忆的《长恨歌》,于岁月深处,阅读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领略“现代沪上史诗”的恢宏、细腻与凝重……

带上书籍去旅行,书因旅而丰润,旅因书而厚重。有时,我还会在景点拾取地上的落花、落叶,把它们夹进书里,成为诗意盎然的书签。青海湖畔的格桑花瓣,洛阳城里的牡丹细蕊,栖霞山中的烂漫红叶,九寨沟内的云杉之针……一个个原本远隔千山万水的生命,因与书页的邂逅、相拥与交融,而成为一道道恒久的风景,在一颗颗热爱生活的心中扎根。

在旅游景点购物时,我最喜欢的是购书。记得2019年在甲午海战的主战场所在地——山东威海的刘公岛上,我买了一本厚近500页的《甲午殇思》,并盖上鲜红如血的纪念戳。当年是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也是甲午战争爆发125周年。在旅程上、归途中,我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心灵一次次为之震颤、战栗、剧痛,并暗暗发誓:绝不能忘却曾洒落中华大地的每一滴血与泪!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甲午殇思》这本书我一直珍藏着,并多次借给亲友阅读,已被翻得卷了边。如今,每当回望那段耻辱历史时,我依然会自问:除了悲叹痛恨,我们还应当做些什么?而这,也成了一根精神的鞭子,驱使我“位卑未敢忘忧国”,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华夏社稷献上绵薄之力。

旅途书香,意蕴绵长。一路跋涉,一路阅读,书与人,书与城,书与时季,书与心灵……一切都融为一体,恍若一部永恒的阳光交响。

这部交响,流泻的是生命旋律,蕴含的是家国情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