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祥宽的头像

黄祥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7/27
分享

记忆中的汽划子

我的家乡有条濑溪河,自东北而西南流入沱江,是长江的二级支流。

在乡村公路不发达的年代,水路不仅是我们上亲戚家拜年、去县城逛街的便 捷 通 道 ,还 是 县 办 煤 矿 煤 炭 外 运 的动脉。

那时候,一个有着黑黑外壳的汽划子(汽船)拖着五六个载重量达数十吨的水泥驳船行驶在濑溪河上,是两岸百姓常见的一道风景。

刚 开 始 ,汽 划 子 是 拉 煤 不 拉 人 的 。汽划子和驳船上除了开机器的、把舵的外,很少有其他人,连搭“顺风船”的人都非常少。后来,在装煤的驳船后再拖一个空驳船,就算是载人的客船了。再后来,有了两艘真正的汽划子客船,个头比较大,外表漆成白色或蓝色,就像图画书上的轮船一样,样式很美。当时家里经济拮据,我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坐一回汽划子。到上世纪 80 年代,跨河公路大桥修通,汽车运输以速度优势代替了水路运输,运煤的汽划子停运了,运人的汽划子却被保留了下来,成为沿岸人们的代步工具。

10 多年前,我带女儿回老家,坐了一回汽划子,在离老家有一公里多的码头下船。回到家中,哥嫂告诉我们,其实用不着在码头下船的,可以告诉驾驶员把汽 划 子 停 在 家 门 口 附 近 下 船 。 要 出 门了,站在河边,冲行驶在河中的汽划子一招手,驾驶员就会把船开过来,稳稳地停在你的面前。城里有“摩的”“面的”,家乡的汽划子就该叫“船的”了。到县城的码头,我们看到有两艘“船的”在这里休息。我估算了一下,加上正在运行中的“船的”,至少应该有 4 艘“船的”在跑客运,怪不得乘客们打“船的”如此方便。

如今,当我再次回到家乡,站在家门前看着清澈的河水,再也看不见那些一路“突突突”叫着往前奔驶的汽划子。随着乡乡通公路、村村通公路的实现,乡村公交的开行,再加上摩托车、小汽车在农户中普及,哪个还去坐船哟。

“船的”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船 的 ”的 消 失 ,也 是 社 会 进 步 的 必 然 。家乡村民的出行方式从走路、坐船到驾车,正如我们走在小康路上的步履,越来越稳健。

《记忆中的汽划子》,首发于《人民日报》2021年6月17日第7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