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盅程的头像

黄盅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29
分享

今年的冬天有点冷

立冬之后,连续几天细雨霏霏。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双耳刀割似的疼痛。它呼啸田野,声浪波涛似翻滚;一如我的思绪汹涌澎湃。时值今天,《四川人文》杂志创刊已超过五年了。回想创办刊物经历的风风雨雨,我心里不禁一阵寒颤:今年的冬天有点冷。

《四川人文》属于《精短小说》杂志的特刊。为办好这本杂志,我省用筹资金、好友却成仇,我任凭闲言起、不愁碎语去,我跨省求合作、越县找贤士,我矢志定初心、亏损逾万元……好在,待我媳妇终于熬成婆婆的时候,《四川人文》也名声鹊起了;好在,我的民间纸媒杂志伴随它的微信公众平台《南部民艺》,坚持不懈走过来了,走到了今天。 

《四川人文》杂志至今已出刊18期170万字,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南部民艺》(网刊)也发刊200期了,都在全国范围内小有名气。2017年,我们编辑部举办的首届中华精短文学作品优秀创作奖赛事,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写作高手参赛,其影响力还不算小。 

一个月前,我写下了《四川人文创刊五周年记》的一组律诗,被担任执行总编的生章兄率先刊登在《南部老年文体报》上。这组七律之一,谈的是创刊首次定位。之二,我只能把办刊的坎坷一笔带过,因为个中心酸仅用文字不能言表: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用心回味和感悟,次次都是泪流满面。之三,温故而知新,我自我反省检查旧我,只有埋头学习、虚心请教的份儿,从来没敢有过抱怨的念头。这四首组合的七律,权当我第一次阿Q似的自我安慰吧! 

树帜文坛已五年,开锣雅俗纳群贤。

宋词唐韵圆清梦,蜀粹芳音谒老泉。

行脉溯源彪炳史,吟联定位壮游篇。

一刊引领风骚趣,皓首青衿笔似椽!

老泉:苏轼自号。

二 

创刊故事苦相煎,送抱推襟聚众贤。

挚友三回求背道,鄙人四季守勤虔。

沉舟侧畔迎千竞,枯木逢春颂九缘。

玉笔同追寻远志,齐心共济谱新篇。

人文杂志民间办,五载耕耘湿汗涟。

换届省思查旧我,迎新振臂颂尧天。

弘扬国学潜神聚,品鉴华章满眼虔。

自认倍功三辈子,才驱宋雨洒单篇。

骚园树帜聚吟俦,颂古歌今兴致悠。

倦约庄周寻旧蝶,闲邀李白展新喉。

承前敢教唐风继,启后须将国梦讴。

已播芳华千顷绿,尤争雅韵万年流。

今年,中华精短文学学会(现审批更名为“华夏精短文学学会”)四川省分会已经换届了,新一届省分会领导班子推选出来后,《四川人文》杂志仍然列入会刊予以续办。但我再三推脱,还是没有能够卸下如今的《四川人文》杂志统筹策划及其网刊《南部民艺》执行主编的重担。

所谓的“统筹策划”这顶帽子,是给我戴上的镣铐。帽子虽然不起眼,工作却事必躬亲。组稿、审稿、排版、校对……从头至尾的程序一样不能少。一天到晚,我目不转睛盯着屏幕捕过缉错。每期大样出来,人累得够呛;还得坚持在睡觉前把厚厚的样刊从头到尾细细查阅几次;睡醒后的第一件事,仍然是审读。

近两年,《四川人文》杂志交由西充县诗词学会具体承办后,为了节省成本,印刷质量确有下降。精短文学杂志社(陕西省精短小说研究会、华夏精短文学学会)办公室主任蔡学荣,对我们杂志的排版效果和印刷质量逐渐不放心了。这次换届,他再三嘱咐我不能甩手,一定要坚持亲力亲为编稿办刊。实话而言,这本杂志要不因为我亲手创办,我绝不会退在二线后再插手编辑部的事儿。《四川人文》杂志是我的幺儿。正是有了这种特殊的情感,才让我难以割舍对他的挚爱。漂亮的封面是他的衣裤,纽扣必须工整对齐;精准的词句是他的胸怀和气度,容不下半点腐朽的味儿和冗长的文字。

又逢小雪节气,气温骤降。晚上百度资料的时候,屏幕上无意间跳出来了我在首届中华精短文学作品优秀创作奖颁奖仪式上的讲话的美篇,甚是惊喜。还是苍天不负有人心啊!不管怎样,网络世界的五彩缤纷,没有埋没我创办杂志的初心、苦心和付出的汗水。

我家三面环绕宝马河,一面紧靠来龙山。靠山虽大,但祖宗三代中,没有人担任过生产队长的“官”。高考落榜后,我从事过蔬菜种植、鸡鸭养殖、推粉养猪,年产肥猪两百多头。因此,我家成了全区第一个万元户。新华社高级记者、全国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荷赛奖”第一人孙忠靖老师多次来我家采访。他翻看我每天记录心情变化、总结养殖成败的流水日记,赞我文学功底不错、文笔好,鼓励我学习创作。

我的第一篇诗歌《夜思》被文学副刊编辑何永康老师看中,登载《南充报》。报社何其兴记者常来采访,我拜他为师学习新闻写作。27岁那年,参加全省文化干部招聘考试,我“过五关、斩六将”,居然被录用了。从此,我心里对中国文字的敬重和对文学编辑的敬重,油然而生。崇拜编辑老师,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参加工作后,我共有七年时间被借用去编辑县委机关报、从事外宣工作,足迹遍布了南部城乡的山山水水,采访并推出了很多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一些先进人物因此而走上了仕途,端了铁饭碗,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也有很多富有才华的农村子弟们,因为各种原因很难走出大山一步。而他们的梦想就是在脱贫致富的同时,能够看到自己披星戴月创作的文学作品发表出来,图个自娱自乐也罢。

我深刻的记忆里,南充有个曹福章,他的新诗一如他本人朴实,笔下的花、草、柴门、犬吠充满了乡土气息,字句干净而灵契。他以笔代犁,刨开春秋战国、刨开宋齐梁陈、刨开女真族弯刀马背上的草原、刨开唐宋元明清的国土,歪歪斜斜、密密麻麻横着的,都是秧子的扬花、麦子的分蘖。十三年前,他投稿的诗歌《山村》打动了我,我执意去升钟湖专访了他。一身渔民打扮:长长的筒靴过了膝盖,叽咕叽咕踩着船上的积水;手提一长串用柔细篾线吊着腮帮、活蹦乱跳的花鲢。一张黝黑的脸上粘黏着鳞甲,对着我嘿嘿嘿的笑,没有多余的语言。

我给他做了千字通讯。先后发在省市党报上。又推荐他去了县城里一家公司上班。有了文学的鼓励,他写作水平与时俱进。但凡他的精品力作,我都会给他写出品鉴文章向行家推荐。他在我县文化艺术界知名度高涨了。每逢有人,他总是念念不忘地介绍着说:我是他的伯乐。南充的任学用、李长春、敬钢权,成都、宜宾、达州等其他区市的个别文学爱好者,我也宣传过、力荐过;他们写出了好的文学作品,我就推荐给报刊文学副刊的编辑朋友。做编辑,其实就是做人,要感恩,要乐善好施;人不能莠,心不能昧。

文学改造了人;健康文学促进了人类崇高品质的提高。我创办《四川人文》杂志的初心,或许这些原因吧。明知没有经济效益的公益事业,只要能施善,我就有了兴趣,就喜欢去做、认真干好。

今年的冬天有点冷。三年前的美篇里我讲话的清俊风采,现在不翼而飞了。三年的憔悴,让我山壑纵额、鬓雪纷飞。刚刚进入57岁的人,我不知什么原因让自己衰老得这么快,也不知自己为了什么去衰老?就像一周前,四川省大名鼎鼎的一级刊物《分忧》杂志,还在发布2022年的征订信息;但一周后的今天,这份整整办了四十年的《分忧》要从2022年一月起停刊了一样。人算不如天算,一切的一切,来得猝不及防。

我扼腕叹息《分忧》仓促停刊,我更担心自己举步维艰创办的《四川人文》杂志,不知能够走到多久、能够走到多远。

记得在《四川人文》杂志两周年庆典上,我首先讲到了文学期刊必须面临的数字化传播、电子化阅读带来的冲击。指出我们一是要具有适应新形势需要、推出有锐气新人、给读者提供高品质作品的能力;二是要具有面对新文化环境和文学受众,宣传刊物、营销刊物的能力。

五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开始与网站、电商等进行合作,开设微信公众号(网刊)使四川人文纸媒杂志进入数字化传播渠道,这对于更多的读者了解刊物、购买刊物提供了新的方式与可能。

《四川人文》因为兼有阵地、品牌等多种功能,富含了文存、文脉等多样内涵,因此是一个非常讲究个性的刊物。讲个性,既要稳固阵地,又要创造品牌;既要展示共性,又要凸显个性。我们既坚持发现新作者、发表新作品的基本理念,又寻求刊物在选取作者与作品上的个性所在。

我向来把办刊当成一门学问来钻研。我的办刊,不是一个简单的编办文学刊物的工作,不是拿来主义;而是一个重大的文化系统工程,是文学的深层次创研活动。

虽然,我提早防范文学刊物文学边缘化让读者流失、电子化阅读翻云播雨,但是杂志自筹资金的状况依旧没有得到更多很好的改善。除了夜以继日的无私奉献外,我还是要殚精竭虑化缘筹资、组织一部分作者的众筹出刊。

在这里,我必须真诚感谢为了四川人文杂志顺利出版而众筹的热心作者们,我要特别感谢富有责任感和爱心的组稿编辑老师们。他们真正做到了轻名利、重文学,真正体验到了办刊的滋味并齐心协力解决了办刊中很多具体的困难。

今年的冬天有点冷。我蜷缩在床头,头顶被盖,背着妻子,也佯装着一副养尊处优的模样,在手机上抖抖索索地写下了这些啰啰嗦嗦的文字。或许这拉拉杂杂的语言是一场淅淅沥沥的冬雨,带给人们的,不止是透心的寒。

抑或,我这篇看似忠厚的文字背后,藏着一双恶毒的眼睛;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而遇的伤痛。但愿这痛,被冷却成尖锐的冰峰,穿透喉咙,变成我从胸腔喷发而出的激情,振臂一呼:好个《四川人文》!

今年的冬天有点冷。据文友说,11月17日《大瓦山》纸质版宣布停刊了、《桃之夭夭》也即将休刊。我们刚刚蹒跚学步的《四川人文》杂志呢?这个降落在草莽之间的先天不足营养的幺儿,我们怎样才能给他挖掘清泉之井呢?谁,谁们,又能给他引来清泉之乳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