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此次会深入到福建省的腹地漳州,并且在南靖县云水谣的土楼与客家先民进行时空的对话。
走在云水谣的乡村,随处可见客家土楼。她是客家人开拓与坚毅精神的物化存留。
云水谣,一个诗一样美丽的闽南山村。这里有清丽的河水,有秀丽的青山,有硕大而繁茂的古榕,有淳朴的乡民,有吱吜吱吜的水车,更有中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城堡——客家土楼。
云水谣原名长教,云水谣这个诗意的名字源于电影《云水谣》在这里取景。电影中的陈秋水和王金娣最纯洁、最刻骨的爱情场景就取于此。云缘于水,水蒸腾为云。水在大地清纯多情,以无私无垠而为上善,滋养万物而无声无息。云高于空冥妩媚动人而形态万千,两者乃天地之遥,唯有情能系之。情之最美者为爱,故云水谣乃爱之神曲。这就是云,这就是水,这就是歌谣——如歌的恋情。故无论远在海峡两岸的离乱动荡中,在朝鲜战争中的硝烟里,还是高原与大洋的遥不可及的距离,但是遥遥的离恨牵引着久而弥深的最动人处,依旧是两个字——爱情。
走在这里的古榕之下,丽水溪边,看水车转动着年轮,听青山的过滤后的鸟语,看夜色中灯火斑斓的万家灯火,对人世间的情,人世间的爱,又有着不一样的感悟。而云水谣的爱是在家国情怀之下的情与爱凝聚的美,美得让人心碎,让人心痛,美得让人神往。
唉,想得太多,还是说说土楼。
其实客家土楼就如若欧洲中世纪的城堡。只是这城堡将中国人的天人合一,修身齐家的文化诠释得淋漓尽致。
土楼——垒土为楼,带着深厚文化思想之楼,数年、数十年,以家族为核心合力而建,聚族而居,天地为我之世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先民的执着与艰辛,豁达与勇毅。
客家人,从中原到南方,又从南方走向世界,一路的开拓,一路的固守,从而留下一个又一个美丽。
在这里我们走进了怀远楼、中兴楼、和贵楼,每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王国,每一座楼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有着太多的爱恨情仇。
怀远楼的门洞两侧是一副对联“怀以德敦以人藉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育人文。”对联将其中家族的精神文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作了高度的诠释,并对后世子孙提出了殷殷期盼。
客家人,以他乡为故乡之人,祖藉在彼而谋生在此,一代一代。客家人的流浪源于对世事的避让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所以客家人从北方到南方,每到一处,都是把异乡当作家乡,留下的永远是开拓者的足迹以及后继者的背影。而客家人与发现新大陆的殖民者有着基因的不同,中华民族探求的是大同,共生,所到之处是繁花,而殖民者所到之处是灭绝,是贫穷。这就是中华民族能有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巨大魅力!
土楼是客家人不与现实屈服的表现。一个土楼,往往就是一个家族,因为流着相同的血,喝着相同的井水,于是凝聚力极强。只要把大门一关,在这个天地里,老幼尊卑一目了然。关上门,就是如何修身齐家,提高族人的素质,于是重德行,重人伦,重教化。于是在楼的正中央便有了家祠和私塾。打开门,便一致对外,无论天灾,无论匪患,无论豺狼。这里的每一个窗口都是一双犀利的眼神,都会喷出火,伸出矛,吐出箭。走出大门,便想到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于是士子奔于科举,商者忙于江湖,农者耕于桑野。无论天再高,水再阔,路再遥,年岁再高,但回家的路总是很近。于是就有了落叶归根、造福桑梓,或者举头望月,婵娟与共的共鸣!
在这个小天地里,有着天人合一的和谐,有着人与自然的共生,在此,你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孔隙之烟焚。很多古时雄伟的楼台了无踪迹了。而在江西、福建等大山深处,还留存着一栋一栋土楼。客家先民以石为基,以土以竹夯墙,以木为梁,以瓦为顶。以封为守,以合为固,从而让一座座土楼在风雨、战火之后依然挺立。
走进土楼,你才感受到庞杂和有序。
在唐宋之时,长江以南,尚为不开化之地,而客家人从两晋开始,一步一步南移,为的是生存,在生存的同时也不停地开发。
追溯我的家族变迁,我也是客家人。
只是我的祖先没有一直向南,而在南行之后,在明末清初,又迈开了西进的步伐。成为古老中国西部开发的第一批开拓者,且在西部的大山之中一路迈进。
我也曾抱怨:祖上为何不生活在富饶之地,为何不为官作宰。其实作为客家人,他们的吃苦与坚毅往往是在被无情的现实赶着走的过程中练就的。我的祖先们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为了自保,他们也会修城堡,只是那城堡仅限于看家护院,防御功能强于居住功能,于是在我们西部,往往会看到碉楼。而眼前的土楼是将防御和生活合二为一了。
现在土楼成为文物供游人瞻仰,我想第一个修筑土楼的人是智者,而第一个走出土楼的人是真正的勇士。福建是著名的侨乡,许多华侨走出乡土成功后,又回到故土来筑楼,以此在故土上树一个人生的坐标。
“怀以德敦以人藉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育人文。”读斯文,除了敬意,还是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