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为党工作了七十年的父亲,因身体实在不能再坚持,终于辞职去了老年大学校长职务住进了医院,实施了心脏安装支架手术……
父亲是一名党龄比我年龄还长的老党员。我对“共产党员”的理解是从父亲的言传身教开始的。
童年时,我们生活的这座县城文化生活还十分贫乏。偶尔,县上剧团有演出,剧场外就人山人海,能买上一张门票的人都非常令人羡慕。当时,父亲是县委宣传部的领导,剧团的第一场演出都会送给他一张“欢迎票”,请他去指导。父亲常会因其他公务不能去观看。每当这时,我和弟弟妹妹都满怀希望,争着想去看。但父亲却是要我带着弟妹,在演出前把票送还到演出单位。年幼的我们,总有几分失望和埋怨。但是,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共产党员”这个称呼,就是与公私分明联系在了一起。
步入青年时,父亲已是县里有点“权力”的领导。下班后,经常都有人到家里来谈工作、谈自己的困难,请求父亲帮助。他总是认真倾听,尽力解决。别人答谢,他总是婉言拒绝,从不收礼,也从不接受宴请。有一件事我至今记忆很深:一对两地分居的夫妇,在父亲的关照下调进了城里团聚,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到我们家放下一块“毛料布”就走。父亲几次退还未果,便将布料交给了这对夫妇的领导去退还,弄得送礼者很难堪,让人感觉有点不近人情味。但这时,我已长大了,我理解父亲。父亲的言行让我把“共产党员”这个称号,与廉洁无私、勤政为民联糸系在了一起。
后来,父亲退休了。该安度晚年的他却老骥伏枥,壮心不已,醉心于老年事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每天,他照常与退休前一样准时上下班,一样的不断在工作中开拓创新,一样的干一项工作出一份成绩。不一样的是,他现在从事的是一份不拿工资的公益事业。一位耄耋之年的老党员,如此执着地从事着公益事业,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但只有我们儿女知道,为了这些,已有五十多年党龄的父母有着更艰辛的付出。
我母亲30多年前患了癌症,先后经历了两次大手术,身体十分虚弱,特别需要父亲在生活上给予帮助。但退休后,父亲还是先忙公,后忙私,甚至公而忘私。记得母亲2002年那次去成都住院,一直是拖到秋天老年大学放假时才去的,开学前他们又匆匆出院赶回来。父亲这样做,使我更加懂得了“共产党员”是与奉献、奋斗联系在一起的。
现在,父亲已过“米寿”,虽然行动不便,许多人说他心态还很年轻。这是因为,父亲始终牢记年轻时入党的誓言,始终保持着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有时,我很晚回到父母身边,看到白发红颜的父亲还在伏案学习、整理读书笔记、剪缉报刊资料。每当这时,我耳边就会响起《革命人永远年轻》这首歌。
几十年来,是父亲用他的一言一行,在我面前把“共产党员”几个大字用浓墨重彩立了起来,成为了我心中的旗帜,成长的标杆。现在,我也年过半百,也是一名有几十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回味父亲这位老党员的一言一行,悟出了“共产党员”更深的内涵;面对自己拥有的“共产党员”称号,体会到更多的责任。
父亲曾荣登“四川好人”榜,受到许多人的尊敬。“文明四川”在“点赞好人”栏中的点评语称他是“白发红心,助老育少。献了青春献白发,用自己的助人行动诠释了他的入党初心。”
父亲几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修身律己,殚精竭虑,为党工作,为民服务,使我敬仰,让我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