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闲暇之余,读了些有关回忆往事、岁月感怀且“接地气”的书籍和文章,有幸拜读了吴官正的《闲来笔潭》、孟非的《随遇而安》、焦波的《俺爹俺娘》、枣强贫困高考生王心仪的《感谢贫穷》及黄利平的《黄河滩区.故乡》等书文,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这一篇篇源于生活、自述经历、朴实真挚的自传与文章,感动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之所以人们喜读这些书文,就是因其作者通过手中的笔和摄影镜头再现了个人、家庭及百姓基层生活的真实写照。
贫民出身的吴官正,为了求学,受尽了磨难,终于考上了清华。他从平寒子弟走上领导岗位,直至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这其中,自强不息、勤奋刻苦、严苛自律,是贯穿他成长过程的鲜明特征。从领导岗位退下后,他引用了宋人程颢的诗“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来表达与此颇为相通的心境。用他自己的话“我为小集取名《闲来笔潭》,没有与‘大家’比肩的想法,只是说,闲时走走、看看、想想、议议,写的东西像一个潭”、“写这些东西,用来打发时光,咀嚼其中滋味,找些人生感悟”。书写人生经历的孟非,从一名普通的印刷工到著名主持人,一路走来,其艰辛可想而知。他用职业记者的眼光,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体现了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一种心境。著名摄影家焦波用摄影镜头记录了爹娘农村生活的一面,他把自己的爹娘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图像呈现给社会,有血有肉地告诉人们何谓亲情和中华传统美德。“多想给你们照相啊,俺爹俺娘”、“用镜头留住爹娘”、“沒了啥,也别没了牵挂。”、“儿子的脚印是一条河,河的源头在爹娘的心底里;爹娘的影像是座碑,碑的基座是儿子的脊背上。”这一句句真挚的感言,读后潸然泪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为此书作了序,评价到:“孝顺爹娘,尊敬父母,这种优秀的传统品德本应在当代中国大力提倡,但焦波的行动显然已经超越了一般门庭之内的孝顺和尊敬。”、“焦波是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孝子,早已从陈旧概念走出,仅凭生命的感性,来传达天地间的亲情,因此,为了读解我们民族的精神结构提供了一份感性素材。”农村贫困家庭孩子小心仪,面对体弱多病的母亲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爷,在如此家境下,靠着顽强的毅力以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她的一篇题为《感谢贫穷》的文章感动了无数人。在文中,这位女生自述,虽然贫穷“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从而引发了国人的共鸣和极大关注。
我所认识的师兄黄利平,从事专业摄影几十年,是东营摄影界的领军人物。作为黄河口移民后代,自90年代就用一组组影像记录着一个跨世纪黄河滩区故乡的变迁,留下乡情,留住乡愁。他那具有的浓浓乡情是显而易见的。或许你的成长经历不同,生存环境迥异,但那些即将消失的村庄和那些淳朴的乡亲……会给你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推介部主任黄文给予的评语:“黄利平对自己位于山东东营农村故乡的眷恋之情,通过这些平静而温暖的影像涓涓流淌。尽管记录的多为乡间日常生活中平凡、琐碎的细节,但作者不动声色的视觉呈现却成为一种无声而有力的表达。作者的影像平稳、扎实且富于内在逻辑,显示出其深厚的摄影记录功力。” 台湾学者、著名影像媒介评论家郭力昕评价到:“黄利平的摄影,有着情人的温柔目光,其语法则是诗人的田园牧歌。《黄河滩区·故乡》作为一组长篇的影像散文,每一幅作品都像诗句,描述着滩区景观之美和土地村民之良善。”此摄影作品一举获得国内摄影界最高奖项--中国金像奖之殊荣,为东营争了光。由此他也被选为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就本人而言,2018年是我高中毕业、知青下乡和参加工作40周年最值得纪念的一年。 岁月如歌,人生几何。几十年过去了,经历了许多,尤其在人生艾年节点上,也勾起了我对许多往事的回忆。前不久自撰了篇《顺其自然--我的人生经历》忆文,盖金香大姐与烟台的尹浩洋老兄还为此作了序。取‘’顺其自然‘’为题,意在我对人生感悟、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一种心境。从童年学生记忆到知青工作经历;从家庭生活到兴趣爱好。经历是一种财富。我不在乎名和利,重在作为一种家族文化传承于后代,让其记住前人的艰辛和不易,使其领略到文化带来的魅力。文后附着那些年代久远的老照片,带着厚重的回忆,把我们拉回了上个世纪。照片的变化,体现了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变迁。尤其看着现在那张‘’一老一小‘’的照片,是四世同堂的真实写照。健在的老母亲与曾孙辈相差80余载。我总在想,有一天小孙女到80岁时该是什么样呢?父母这代人是建国后成长起来的国家干部,伴随着国家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历过数次政治运动的洗礼,始终做到信念坚定、勤奋工作、诚实做人,为我们子孙们树立了榜样,也是我们一生抹不去的永久记忆。
是啊!人生能有几个40年?岁月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个哭着走来,笑着离去的过程。芸芸众生,生老病死谁都不能躲掉。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不能带走。记得有位名人曾说过:金子是子女的,位子是暂时的。身体是自己的,友谊是长存的。当然,这些,并不是把生活归于虚无,让人消极。人没有追求就没有生活的动力。人生离不开奋斗,奋斗自有奋斗的乐趣。只是说在追求的过程中,不要过于执着,接受要从手中溜走的,快乐未曾忘记,苦恼尽力摆脱,这样才能多一份坦然,少一点落寞,顺其自然。
正如盖大姐在序文中写到: “当每个人回味自己过去时才发现,无情的岁月夺走的是青春和年华,留住的是一脸沧桑和白发。一路走来,其艰辛与不易、工作与事业、生活与快乐,在易平文章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他以流畅的文笔记载着个人发展史,良好的文风传承着孙氏家族文化。细品其作,感动之处既有少儿时的纯真,又有学生时的雅气;既有艰苦岁月的知青下乡经历,又有走上工作岗位时的磨练;既有豁然开朗的性格,又有为人处事的诚实;既有人生良好的心态,又有艾年的生活乐趣;既是一部个人成长史,又是一部个人奋斗史。这就是我所认识的一位平凡又热心、知性又快乐的小老弟。几十年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真情与友谊,永远在记忆中。”
尹兄以“最喜孙郎开新兰”为序题也给予了评价: “文章如同他的人一样:扎实、细致、踏实。而这文风,正是这些文章能吸引我们这些经历那个年代生活人的原因。虽然语文老师一再教导我们‘文似看山不喜平’,但在这些回忆个人经历的文章中,我们就是在平淡的记述中看到了那个不平淡的年代;我们就是通过这些平常事情的回忆,勾起了我们对自己家乡、父母、亲人的往事回忆。我们喜欢这种风格:生活当中不一定都是‘传奇’才能构成回忆,人能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这人的生活一定是快乐的生活和充实的回忆。而人到暮年以后,又有几个能毫不后悔地说:我这一生,值了的呢?可以这样说,文章中透露出的认真和豁达、细致和潇洒、执著和散淡,都是那样和谐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这个年代的人走过的不平凡的路,让我们听到了我们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的赤子心声,让大家看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
如此高的人生境界、感悟及优美的赞语,都是老大姐老大哥对我的鞭策和鼓励。我将永远铭记在心、快乐面对余生。尤其读罢以上书文,更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无论高官名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情结:不忘初心,不忘父母,感恩国家,感恩社会;都有一个共同的回忆:成长的经历,人生的感悟,故乡的眷恋,时代的变迁。其佳作灿若繁星、真挚感人、饱含哲理、令人深思、催人奋进、给人启迪。文作中每一句话、每个举动的描述,都令人记忆犹新,仿佛亲眼看到了作者与父母那感人的一幕一幕的画面。让我真正领悟到了人生真谛,陶冶了情操,体味到了字字珠玑的美丽文字和写作技巧,且给了我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总有一些人和事让你难以忘怀;总有一种真情让你感动。让我们每个人拿起手中的笔,书写着人生经历,把你心中那份真实感动记录下来,散发在春心萌动、秋天收获之季。
虽然自己从事文字工作数十年,但在文学创作上我还是一名新兵。总觉得,人到了一定年龄,写点回忆的往事纪念下。算不什么写作,更谈不上创作了,只是增加个乐趣而已。以文会友、分享快乐是文学团队坚持的一项宗旨,重要的是有了一个施展才华、共同提高的文学交流“舞台”,我有幸融入其中。同时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文友雅士,他(她)们的许多美文佳作,为之感动。有庄稼地里走出来的作家,有书写移民小说的移民后代,有优美评文的年轻才子,更有创办文学平台的才女主编。新的一年,新的期待,愿与广大同仁用苏东坡的“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作为最高艺术追求来共勉。
人生在此自其乐,诗情文缘乐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