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初,我出生在一个当时叫‘’孤岛‘’的地方。它是50年代、60年代初期垦利县机关单位驻地,也就是现今的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属地。这里地处黄河入海口,东临渤海,北靠黄河,由黄河淤沙堆积而形成。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芦苇丛生、黄须菜遍地,长虫、野兔到处跑,海鸥、野鸭满天飞,是灰鹤、白鹭、大雁等候鸟栖息的地方。黄河1976年改道前从这里流入渤海,盛产的‘’黄河刀鱼‘’、‘’东方大对虾‘’以及后来的‘’黄河口大闸蟹‘’享誉江南。
说起老‘’孤岛‘’,是我整个童年时期的成长地。据记载,当时的国营黄河农场也驻扎在此地,50年代初期,由解放军农建二师在黄河入海口大、小孤岛开垦荒地4591亩。该师调离山东劳改局第一劳改队进驻农建二师师部所在地继续从事垦荒生产。中期组建国营黄河农场,属农业系统。进入1958年9月,曾与惠民专署孤岛办事处合并,实行场社合一,组建全省唯一一处县级人民公社——孤岛人民公社。一年后撤销并恢复原称(黄河农场)。到60年代末期,济南5000多名初高中“老三届”学生陆续奔赴垦利辖区的黄河农场成为上山下乡知青。从此,他们把青春和汗水洒在了那片荒无人烟的盐碱地上。70年代初期,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成立,黄河农场组建为一师一团,将知青改编为兵团战士。兵团师部团部均驻扎在孤岛。由于他们的到来给当地带来了新气象,也给我们这些小伙伴们带来了新鲜感。最大的快乐就是经常能看到驻军播放的许多老军事题材影片,如《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嗄》、《地道战》、《地雷战》等电影,观看数次不厌其烦,快乐伴随成长。记忆中,知青(兵团战士)与当地老百姓关系一般,经常与他们‘’打仗‘’。因这些济南知青都是刚走出校门的年青人,血气方刚。加上周边几个村子又是鲁西南移民迁来的,本身性格刚烈,使其矛盾在当时挺紧张的。不过军队来兵团的军官素质还是不错的。记得我们与住邻居的阎叔叔(营级干部)一家就处得关系很好。他家有3个孩子,与我们是同龄人,经常在一起玩耍。据母亲讲,他家大姨是河北人,脾气性格很好。有一次母亲因上班忙没时间给我们兄妺几人做换季衣裳,她知道后就主动做好送到我们家,使我们全家很受感动。
济南军区有一部队骑兵连(时称‘’6141‘’)也驻扎在孤岛。那时,我们小伙伴们经常看到那些当兵的挎着战刀、骑着战马在训练,心里有种好奇感。每到傍晚,我们就早早去连驻地‘’占‘’地方看电影。60年代整个国家虽是困难时期,但对我们这些当时尚未懂事的孩子来说,也算是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时代。记忆中的‘’公社大礼堂‘’、‘’骑兵连‘’、‘’友林湾‘’等,都是我们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地方。路两边高大的杨树林,周边的田间地头、及各家的柴火堆,都成了我们捉迷藏的‘’主战场‘’。
1969年7月18日渤海湾大地震(震级7.4级),是我一生中遇到的第一次地震。时值中午,当时由一个叫张光辉的‘’孩子头‘’,正带领着一帮小伙伴包括我们兄弟仨,在黄河大坝下河里游泳。忽然地裂晃动起来,地面出现了很大的裂缝,一会河水少了许多,都觉得好奇好玩。这时正遇一农民让抓紧上岸,说是发生地动了,骑兵连的马棚倒了。于是,光辉哥一声令下‘’去救马了,冲啊!‘’,都往坝下军马棚那个方向冲去。这时家中的母亲正焦急万分,赶紧与邻居两人出发,为走捷径,冒险横穿田地,奔黄河大坝方向去找我们。当跑到田地边,遇有一很长的裂缝,足有二三十公分,有的地方冒着出来黑水。她俩腿一软就瘫坐在地上,冷静后绕过这一地段继续前行。这时我们也在马棚附近遇到了母亲被领回了家。这次地震因震中发生在渤海湾海域,陆地上未造成人员死亡和较大的财产损失。但怕引起海啸,根据上级指示,组织济南来的那些知青们,连夜分批乘坐大卡车暂时离开了这里。我们家兄妹4人也不得不去新县城(西双河)躲住一段时间。记得那天交通工具是一辆蓬布马车,出发夜行至大坝时刮风下起了大雨。可以说,是一个风雨交加之夜,这一经历让我一生难忘!
小时最盼的就是过年了。过年时可穿新衣服、放鞭炮、打灯笼、吃好饭,尤其大人做一些母亲老家德州风味的‘’油香‘’、‘’油果子‘’等,我们都非常喜欢吃。至于儿童玩具在当时算是不敢企求的‘’奢侈品‘’了。不记得是哪一年了,大人看我喜欢加上经常哭闹要,破例给我买了支小‘’卡宾枪‘’。不长时间,有次我在外玩时睡着了,结果枪被人拿走了,连我也差点被‘’丢‘’了。当时有一路人见我睡在沙土小路边上,于是抱起我询问是谁家的孩子,恰好路过我家门口时被母亲发现。人回来了,却失去了我那心爱的小枪。由于父亲在县直机关上班,平时聚少离多。但一到过年就盼着父亲买回些小鞭炮,并数好‘’头数‘’来分。我作为家中的‘’小三‘’自然就多分点,两个哥哥大都让着我。有时我‘’得寸进尺‘’,时常与家中唯一的妹妹争抢。就连平时吃饭炒的菜,也要放到桌中间并筷子‘’量‘’好距离。现在想起来,很可笑的。母亲上班骑的自行车,我与妹妹一前一后坐到车架和后座上也要跟着,总是缠着大人,当时也算是比较淘气的孩子。尽管这样,但我在外从不与小伙伴们‘’打扙‘’,这点到叫大人比较放心。
记得我从小就喜欢‘’开车‘’,把家里的小铝锅盖反过来当‘’方向盘‘’,到房后土埂上玩耍。70年代初,我们家搬到了新安粮所家属房,往东不远是银行,西邻是面粉厂,北邻是义林村。当时母亲是会计,经常到西双河县局报表。为坐客车每次与妹妹抢着跟着,早早赶到汽车站等候,生怕大人不带上。就这样,孤岛通往西双河的红色大客车,40公里的路程不知往返了多少次,奔驰在黄河大坝上。心中的快乐和喜悦之情,伴随着我走过童年,至今记忆犹新。令我最难忘的是,由于父亲1964年随县直机关迀至新县城上班,母亲以两地分居照顾家庭为由,多次向组织提出,最终同意调到县局工作。就这样,1973年3月我们全家离开生活了10多年的老‘’孤岛‘’,当时真有种恋恋不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