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易平的头像

孙易平

网站用户

其他
201904/19
分享

黄河口姓氏地名历史由来与文化

地处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辖3区2县(东营区 河口区 垦利区 广饶县 利津县),总人口215万人。为探究和挖掘黄河口地区地名与姓氏文化内涵,对全市40个乡镇(街道)、1781个行政村、1838个自然村的村庄名称历史由来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类分析。据民政部门统计,共分26类,其中以立村人姓氏得名为多。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市共有姓氏940个,排在前10位的姓氏依次是王、张、李、刘、孙、陈、赵、杨、徐、高,共有95.5万人,占到总人口的44%,其居首位的王姓就达19.3万人,占总人口的9%。

在全市街道办及乡镇(社区)中,以姓氏命名的有14个(广饶县5个、东营区2个、垦利区4个、利津县3个)。其名由来及历史典故,反映了东营地区的姓氏历史发展变化。

大王镇 以驻地大王桥村而得名。战国时期即有村落。境内钜定故城遗址为春秋齐国城邑。今存齐国大将吕丘亮和秦汉谋士李佐车的墓冢,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也曾屯垦于此。大王桥,系唐朝所建《嘉庆一统志》,因越阳河之上,规模较大,故时人赞为桥中之王,起名大王桥,明初,有唐、鞠、李、顾等姓先后迁至桥周定居,以桥名村,称大王桥。后分为大王西、大王东、大王南3个行政村。明清两代属乐义乡乐四保。

延集社区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延姓由山西省垣曲县迁到青州西南莲花盆村定居。天顺三年(1460年)移于乐安县东南阳河北岸立村,取名延家。万历八年(1580年)起义集改村名为延家集。清康熙十二年(1674年)十二月十二日延思敬起集,因村中有了集定名延集。1948年12月属二区延集乡,1956年1月刘集区延集乡,现属大王镇。

丁庄街道 以驻地丁庄村而得名。明隆庆五年(1569年),丁兴由寿光县北河庄迀来立村,取名丁庄。明清两代为端智乡端六保。境内拥有古建筑(7间房)。

李鹊镇 以驻地李鹊村而得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姓由山西省洪洞迁此立村时,此地还是树林一片,树上雀巢累累,住着很多的喜鹊。因喜鹊代表吉祥,立村人便以姓氏的“李”和喜鹊的“鹊”结合定名为“李鹊村”。

陈官镇 以驻地陈官村而得名。明洪武四年(1371年),张瑾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强迀此而居,村名原系陈姓在此开过饭馆而得名陈馆,后演称陈官。明清两代为祟信乡崇二保。

牛庄镇 以驻地牛庄村而得名。原名牛家庄,该村居民以隋姓为主。据记载,隋氏始祖世继,最先由河南省固始县迀往山东省登州府栖霞县蛇窝泊。隋氏四世祖宝、安均为金代地方官吏。元灭金后隋氏遂归顺元朝,其五世到九世祖皆为元朝将领。明朝天顺五年(1462年)北隋隋佐明迀来牛庄牛氏遗址居住,改名牛庄村。民谣云:“牛嗄庄,真奇妙,四井四湾四座庙,四家药店都知道。”

史口镇 以驻地史口村而得名。自唐贞观(627-650)年间,因村南建有一古刹“福昌寺”(何年修建无考)而得名“福昌镇”。宋大观(1107)年间,更名为博昌镇。元初,因镇北近靠一条大道河,俗称赵家河,河边设一,可通商旅,货船商舟川流不息。史姓家族在港口处经营陶瓷器、食品、茶馆等店铺谋生,来往客商即送名——史家口。但在当时博昌镇的大名仍名正言顺。民国初,更名史口镇、并分为北、南、东3村统称史家口。史口居民大部分是明洪武、永乐年间(1836~1424),先后从山西省洪洞和直隶(今河北省)枣强迁入。落户移民在此开荒种田,养育后代,村落框架随即扩大。清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又有少数移民迁入,民国时期,史口已有1260多户人家。史姓家族是最早先居住的姓氏。

郝家镇 以驻地郝家村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境内自唐代开始有人居住。明洪武、永乐年间,官府推行“移民就宽乡”政策,从山西洪洞和直隶(今河北省)枣强迁入批移民。明洪武二年(1369年),郝五公自山西省洪洞迀至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复迀此建村,因此地有一原住居民郝吉安,遂以姓氏命名“郝家”。600多年来在此繁衍生息、辛勤劳作。该镇辖29自然村其中有22个姓氏命名的村,郝氏为第一大姓。

董集镇 以驻地董集村而得名。据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董林率其族人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强迀此建村,村名“董家”。相隔两年后,有一个叫董吉科的未成年人来到此地,因属同姓,两家合为一家,董吉科尊称董林为爷爷辈,繁衍至今,两家皆子孙兴旺。后董家村设集市,故又得名“董家集”,后演变简称董集。在全镇38个自然村中,姓氏命名的村有23个,董氏为第一大姓。

高盖社区(原高盖乡现属垦利街道) 清雍正末年(1732年),高金、高银从利冿县北关迀此居住,故得名“高家院”,亦称“高家屋子”。19世纪中叶,王桐林从红卫村(现属东营区)迁此,取名“王桐林屋子”。之后,又有盖姓由郝家镇大务村迀此居住,得名“盖家屋子”。1947年土地改革时,将其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因高、盖两姓居多,故更名为“高盖村”,沿用至今。之后,几经变革,原高盖乡撤乡设镇,其驻地迀往前榆村。该村苟姓于清乾隆十四年(1750年)由利津县东韩、小宁海村到此垦荒。因各居前、中、后位置,由于村中榆树茂盛,又便于与中苟、后苟村区别,将其苟家屋子分别称为前后“榆树屋子”。1958年合并统称“前榆”。

西宋社区(原西宋乡现属垦利街道) 1911年,今垦利胜坨镇宋家村宋东涛、宋东汉兄弟2人带领全家开荒种地,哥哥宋东涛居东边、弟弟宋东汉在西边掘地屋子居住。192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谋生居住。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将种地屋子逐步改建成秫秸屋,有的还形成了有里有外的农家小院。宋氏两兄弟的小院相对好一些,因此将西边宋东汉屋子起名“宋家院”。后宋家院户数增加,建起了农贸市场。1942年原黄河故道河滩中的锅腔子、杏子园、茅丝坨等村12户居民搬往宋家院居住。1949年东宋村成立,原宋家院正式更名“西宋家院”,后来简称“西宋村”至今。宋氏为第一大姓。

陈庄镇 以驻地陈家庄村而得名。清道光年间,天津北塘陈举、陈浩来利津北洼垦荒落户,后来在黄河大坝上立村,得名陈家庄。

北宋镇 以驻地北宋村而得名。明洪武年间(1368-1398),宋氏从直隶(今河北省)枣强迀此立村,得名宋家庄。又因居利津县以西,称西宋家庄。1949年解放后,因重名,以南北方位更名北宋家,简称北宋。

明集乡 以驻地明集村而得名。明洪武年间(1368-1398),明苍从直隶 (今河北省)枣强迀此立村,得名明家。后设集市,便称明家集,简称明集。境内有南望参古窑群遗址。经鉴定系东周战国时期古窑群遗址。1992年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全市1838个自然村中,其中,带“家”字的村名有363个;带“庄”字的村名有115个;带“屋”字的村名有83个。从分析中可以看出,东营祖辈一是希望有自己的房屋;二是要结婚成家;三是要在事业上成为带头人。

东营村庄名称由立村人姓氏为村名居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以立村人姓氏加“家”、“庄”、“屋”、“屋子”、“寨”、“营”、“疃”、“宅”等表示村落的字为村名单姓氏村名。如赵家、陈家、郝家、牛庄、陈庄、赵屋、王屋、于家屋子、谭家屋子、成寨、燕寨、王营、刘营、杜疃、马疃、梅宅、杨宅。双姓氏村名,如鉴马庄、王王庄(王氏两人共同立村)。

以立村人姓氏加地形或地质特点为村名。如门圈、宋圈、牛圈、坡程、坡韩、坡陈、李坨、刘坨、草李、草刘、崔湾、高湾、湾东刘、张家咀、毕家咀、崔家堤、张家滩、寺前杨、张铺、王岗、洼张、宋院;以立村人姓氏加地质特点的村名,如王沙、宋沙、迟沙。

以立村人姓氏加所从事行业特点得名。如宋店、油郭、打渔张、簸箕刘、银、船王、薄窑、铁匠李、弓手刘、皮里。

以立村人姓氏叠加或几个较大姓氏叠加为村名。双姓氏村名,如:孙路、兰赵、姜王、贾刘、武王;三姓氏村名,如:吴苟李、张潘马、高赵刘。

以立村人姓氏加村落规模词得名。如大赵王庄、小赵王庄、大孙、小孙、大杨、小杨、大张、小张、大万二庄、小万二庄、大武、西小武、小宋、小刘、大牛、小王屋、小朱家屋子、小巴家、大胡。

以立村人姓氏得名的其他情况。以立村人姓名为村名,如王连、牟桥、黄店;以立村人姓氏加方位词为村名,如南王屋、中王屋、北王屋、南高、北高、南宋、北宋、西宋、东宋、东张、中张、西张、东商、西商、东赵、前缪、后缪、前左、后左;以姓氏加嘉言得名,如重兴李、吴家旺;以多个立村人姓氏加村址周边植物名称得名,如张枣、高柳、棘刘、柏茂张;以立村人姓氏加“旺”(谐音王)字得名,这一部分村名集中在广饶县城北部、小清河以南一带。如唐王、苏王、宋王、田王、明王等;设立集市的村,以立村人姓氏加“集”字得名,如杨集、徐集、宋集、延集、刘集、王集、董集、明集、丁家集、巴家集;村内建有楼的,以立村人姓氏加“楼”字得名,如楼李、韩楼、周楼、李楼;广饶县丁庄镇位于小清河北岸道口处的村,以立村人姓氏加“道”字得名,如刘道、缪道、尚道、王道、崔道、李道;广饶县南部沿淄河两岸渡口处的村,以立村人姓氏加“口”字得名,如吕道口、王口、禹口、冯口、闫口;以立村人姓氏加地片名得名。如大刘夹河、小刘夹河、王家夹河、宗家夹河、大李夹河、小李夹河、马家夹河、张家夹河、赵家夹河、綦家夹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