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武轩就是个犟人。人们都说,他的犟是天生的。小时候,他和伙伴们一起去到河边捉鱼,大家忙活了整整一上午,没有抓到一个上斤两的鱼,实在累极了,就坐在河沿上休息。 伙伴中有个叫三省的,泄气的说:“咱换个地方,这里连个毛也没有!”武轩一本正经说道:“我说有就有,老爷爷说在这里还捉过鱼鳖哩!”三省不服气:“别听他胡扯,那是老黄历了!要是能在这里挖出个鱼鳖给大伙瞧瞧,我就向你学三声鳖叫!”“我这就挖。如果抓不到,我学鳖叫!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两人算是立下了军令状。
晚上掌灯了,家里找不到武轩,就找那些已回家的小伙伴。人家说:“还在河沿上挖鳖哩!”他爹郑长山找到河沿上,揪着耳朵他也不回来,没办法只好看着他在那里挖。你可别说,他是沿着河边一个大洞一直挖的,直到把那片河沿都翻了个底朝天,沿上的小路都挖坏了,还真让他逮到了只大个鱼鳖,当时他才是个上二年级的小孩子呢!第二天,他就拎着这只鱼鳖找到三省家,非让他学鳖叫不可。当然,这鳖叫自然没叫成,他倒挨了爹几巴掌,眼泪哗啦哗啦往下掉,那九头牛拉不回来的犟劲也就传开了。实际上,他很少掉眼泪,那次算是破例了。连奶奶在世的时候,都说:“这孩子心硬,你就算是摘下天上的月亮给他,也不能感动他,更不会说半个谢字”。他似乎对谁都十分冷漠,整天没有个笑模样,整一个犟驴!
他对上学也不十分上心,老师一讲课,他就睡觉,所以,门门课成绩都是一塌糊涂的。他惟一喜欢的,就是语文课,尤其是喜欢课本中的故事。说到故事,其实他最喜欢的还是西游记猴子的故事。他迷上孙猴子,是还没上学的时候。有一天,跟娘到镇上集市听说书,那人说的就是西游,听过一回就拔不动腿了。这以后每次逢集,就央求娘带他去,坐在集市里的大柳树下听美猴王怎么铲除妖魔,一天都不带挪地方的。一次集市都散了,说书的也在收摊要走了,他听得实在不解馋,就走上去,拉着说书人的衣襟不松手:“老爷爷,那真孙悟空与假孙悟空到底谁赢了?”说书的拗不过他,就哄他道:“回家去等吧,到半夜的时候,他们就该分出胜负了。”这显然是唬小孩子的话,可人家硬是夜里呆到十二点多,谁劝都不听,你说他那个劲头!那个犟劲!
等他慢慢大一些,就买来西游记连环画,每册都买。那时候,猪肉才一元多钱一斤,买本小画册要一角钱左右。家里没钱,他就把娘给他买冰棍的钱攒着,今天两分,别天五分,再加上过年压岁钱,到三年级时,还到底让他集齐了整套西游。每有空闲时,他就翻看这些画书,他完全沉浸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特别羡慕孙悟空的金箍棒,什么妖魔鬼怪,从没怕过。唐僧?他不喜欢!没有什么本事,倒是经常念那紧箍咒,害的悟空捉不成妖怪。更有甚者,他开始了一项宏大的工程——他买来薄纸,印在西游记小说中的画面上,一幅幅印下来,时间长了也积攒了小半箱。后来,他干脆自己动手画起来,按照自己的想象,画出那些形象,不仅有鼻子有眼,而且栩栩如生,那线条那细致那逼真,让人惊叹不已。娘盯着这些东西,有些担心的说:“小轩啊,还是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花大把的功夫画这些,以后还能当饭吃?”但除了西游记,他还是似乎什么都不关心,整天心事重重的,闷闷不乐,感觉到生活索然无味,但他感觉到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心里一直燃起团火,那火熊熊的,烧得很旺,有时甚至都要把他的心都烤化了,但就是不知道烧到哪里去。
那时,农村刚刚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村里的地都分到户了。有一天,爹从集市上买回头小牛犊——这可是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借了不少钱才买来的。村里人都不解的说:“花这么多钱,怎么买个不中用的牛犊子,多不划算?”“小牛总有长大的时候,等长大了,也就能帮上忙了。”爹瞅了瞅武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