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有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洒夜间思,冗繁删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公画竹,多一枝不行,减一枝不能,于清瘦中见功夫。画画是如此,写诗也一样,古往今来都力求清瘦。笔者以为诗的清瘦,并非指诗的长短,而是指诗的内质,体现在诗的清丽、明亮、洗练、隽永等方面。诗人骆远这首《游走的春意》,以清瘦见长,颇具特色。诗人寄情于景,倾注着对春天的赞美。读后,我的心仿佛也随着春意一块儿游走……
诗的第一节,诗人寥寥几笔,把冬天的狰狞面目,一层层剥开:
“冬天历来以严厉自居/常以清廉的洁白标靓自己。” 诗人开篇,道出了冬天目空一切,高傲自居,却又惺惺作态,标榜自我的一副嘴脸。
“有时也用突袭的低温雪笺的命令/贝加尔湖的剑戟令滚动的河床/停止浪语给生命的流动制造危机。”接着,诗人用极其凝练的语言,深刻揭露冬天暴戾恣睢,手段之残忍,用心之险恶,撕下了它道貌岸然的伪面具,可谓入骨三分。
“恨不能让根与种子/在刹那间绝迹真正/成为自己肆意的领地。”最后,诗人又一针见血,戳穿了冬天的终极目的。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第一节诗人写冬天,主要是在为表达诗的主旨作铺垫。
诗的第二节,诗人切换视角,把镜头对向冬天里的种子一一
“种子秉承春的基因/心怀金秋的感恩/记取夏季水分的密语芽坯/在静谧中摒弃每一丝虚拟。”尽管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里,然种子并没有胆怯畏惧,意志消沉,而是在逆境中,依然抱着矢志不移的信念。这是因为种子血脉里具有春的遗传因子。此时此刻,种子所想的是:金秋是沉甸甸收获成熟的的季节,对此它念念不忘,始终感恩于心。与此同时,种子芽坯牢记着夏季水分的密语,须摒弃一切不切实际的虚拟幻想。此时此刻,种子所做的是:“根须在冷俊的板结里/紧握坚挺构筑起/速冻速生的护堤。”这里,诗人进一步写出了种子的坚定信念、无畏勇气与顽强斗志。虽被严寒风霜侵袭,土壤冻成板结,然种子要把根须深深扎入土地。那颗发芽的种子,已筑起心中一道坚不可摧的护堤,任凭寒冬肆虐,与其殊死抗争,坚贞不屈,昂首挺立。种子的这种精神,无疑是春的基因在它身上的彰显。
第二节,诗人写的是种子,其实曲笔在颂扬春天。
诗的第三节,诗人用简约笔墨,给读者画出了一幅春色图。
“春的暖意在冬的漫长里/悄俏游移像站在时机的门口。”春天前行的脚步,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的,她策马扬鞭,无惧无畏,翻越冰天雪地,终于悄然而至,站在季节的门口。春天降临,种子顿感觉到一身暖意。“春的暖意在冬的漫长里”,这“漫长”两字,道出了种子那种望眼欲穿,企盼已久之情。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的威力:“轻轻呼了口气顿时/雪化气升风和日丽/一个固守的严冬/在刹那间解体。”春天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春风微微暖气风吹,吹响了埋葬严冬的号角,冰雪消融,河流解冬;吹响了迎接希望的序曲,大地万物复苏,莺歌燕舞……目睹这幅春景,不由让人振奋,激动不已!
诗句大朴不雕,大音希声,寥廓于质朴澄明的语言中。
诗的第四节,诗人笔峰一转,根据他对自然现象的洞察,和对生活深刻的感悟,言之凿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春游走在每个季节/又像在每个季节里离去。”诗人认为只要你心中有春天,无论在其他的季节里,那怕在冬天,春天也会时刻伴随在你左右。反之,你心中没有春天,即便身处春天美好的季节,那么春天也离会你那去,感觉不到春的暖意。接下去诗人写道:“夏秋是她的联合体/造就了美的永恒。”此句与前句呼应,若心中有春天,夏秋则是春的“联合体”,永远绽放着春天的精气神!
诗的结尾,诗人将自己的哲思融于诗中,深化了诗的主题。
中国著名诗人野人先生道:“一个东西放在你面前,什么地方都能看得到,那不是艺术。你把它遮住一半,一刀切掉,只让人看到那个横切面,这才是艺术。”
诗人骆远作为野人先生的弟子,深谙此理,他在《游走的春意》这首诗里,构思别具匠心,诗中留下大段空白,给读者以想象空间。如夏秋两季,诗人只写了一个横断面;即便写冬天与春天,也没有面面俱到。另外诗人在诗的修辞与诗的语言上,显得十分简约。全诗四小节,过渡自然。诗人借助语言、意向、意念在情感中完成诗歌意象的图腾,不失为一首意蕴丰盈,鼓人励志的好诗。诗的清瘦,正是这首诗的魅力之所在。
附录
《游走的春意》
文/骆远
冬天历来以严厉自居
常以清廉的洁白标靓自
有时也用突袭的低温雪笺的命令
贝加尔湖的剑戟令滚动的河床
停止浪语给生命的流动制造危机
恨不能让根与种子
在刹那间绝迹真正
成为自己肆意的领地
种子秉承春的基因
心怀金秋的感恩
记取夏季水分的密语芽坯
在静谧中摒弃每一丝虚拟
根须也在冷俊的板结里
紧握坚挺构筑起
速冻速生的护堤
春的暖意在冬的漫长里
悄俏游移像站在时机的门口
轻轻呼了口气顿时
雪化气升风和日丽
一个固守的严冬
在刹那间解体
春游走在每个季节
又像在每个季节里离去
夏秋是她的联合体
造就了美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