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绵绵流长,春节期间品尝的带尖小馒头,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带尖小馒头浸润了乡情、乡趣。
鲁西北部分乡村里一直延续着过年做带尖小馒头的习俗,这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传承。这种习俗从何传来,无人知晓,也没有任何文献记载。
这种带尖小馒头近似锥形,上头尖,中间略粗,底部呈圆形,其制作过程工序复杂,从和面、揉面、压面到揉剂子、成型,再到醒馒头、上签子、蒸熟凉透,都饱含着众多劳动者的辛劳,做出来的带尖小馒头也就口感劲道、吃起来香甜可口。
记得当年,过了小年,村里左邻右舍就开始张罗做带尖小馒头,因为揉带尖小馒头的时候需要很多人,所以近邻们提前交流,把时间错开,有今天做的,有明天做的,还有后天做的,提前订好带签子的圆箅子(那种带签子的箅子不是每家都有)。一切就绪,头天下午把一块小馒头大小的引面(俗称接头子)泡开,并适当揣上一盆面,把引面做大一些。第二天一早开始正式揣面,拿来提前刷干净的大簸箩,倒上几大袋子面粉,把兑好的温度适宜的水徐徐倒入面中,打成面絮,再把发酵好的整盆引面倒入,尽可能掺匀,这时就需要有劲的男劳力把面反复折合,用力按压,折合过程中,适当添加碱水,以增强后期馒头的蓬松度和酸碱度,最后把整簸箩面和成一个大大的面团,醒一会儿待用。
醒大面的时候,派出家中小孩去招呼左邻右舍的大娘、婶子、嫂子们前来揉带尖小馒头,待人员到齐就分成两组。一组揉面团,将大面用刀切成一块块的,男劳力大多承担这项工作,将切下的面团经过多次折合按压,揉成胳膊粗、长条状的柔软面条,再拽成一个个的小剂子,送到第二组;这组大多是妇女,妇女们把面板一头放在炕边,一头放在板凳上,分坐两边,左手轻拿小面剂子,右手使劲按一定方向揉搓,揉得差不多的时候,面剂子便成鹅卵形,此时把面剂子立起来,夹在两手掌间,两手定型,慢慢搓着转动,面剂子底部就成了一个平面,面剂子上面在两个大拇指间被搓成了馒头尖。转动过程中,一个中间略粗,一头是平面、一头带尖的小馒头便揉好了。这项工作在她们手中是那么娴熟,她们边说边揉,聊着家常,笑声不断。在春节前的那几天里,她们时常是揉了这家去那家,揉出了乡邻的和睦亲情,揉出了传统美德。
排馒头的孩童提前把崭新的炕单铺好,把揉好的馒头从炕头方向按顺序挨个排开,间距适中。孩子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摆放着带尖小馒头的同时还能听大人们聊天,惬意温馨。
揉完一炕带尖小馒头后,把馒头一个个插到泡好的篦子上,放到早已烧开水的大锅里,盖上锅盖,压上盛有适量水的水盆,拉动风箱大火猛烧十多分钟,再小火静烧二十多分钟,带尖小馒头就可以出锅了。掀开锅盖,一股热气直冲屋顶,窜到屋外,满院飘香。孩童们此时时常会围在大人身边,等待“开恩赐吃”,一出锅的带尖小馒头口感爽甜,很容易就能吃两三个。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年春节前蒸带尖小馒头时,每出一锅吃一个,也忘记蒸了几锅吃了几个了。
过去的岁月里,这种纯手工的带尖小馒头也是往来的馈赠佳品,有在城内的亲戚,春节前送上一两袋子带尖小馒头,比送什么物品更让人高兴。细品之下,这种带尖小馒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用面粉制作而成的佳品暗含着衣、食皆有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