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是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过了腊八就是年。随着市场上、农村大集上,逐渐摆满了春联、年画、福字、中国结等年货用品,让你明显感受到年味的日渐浓厚。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春节,贴春联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记着我上小学时,每年春节,老师总要组织学生敲锣打鼓去给村里的军工烈属打扫卫生、挑水、贴春联。后来,改由村委会组织召开军工烈属新春茶话会,赠送春联和慰问信了。春联一般都由学校老师或者村里书法好的人来书写。我的小学老师还有我的父亲都曾为村民写过春联。我考上大学后,春节放假回家,写春联的事就改由我代劳了。现在还记得我写的第一幅春联“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被父亲贴在自家大门上。春联的上下联不仅可以顺读,还可以倒读。小时候是我跟父亲贴春联,现在是我与妻子、儿子一起贴春联。贴春联不仅已成为过春节的一种仪式,一道风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沿袭。只可惜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自己写春联了,集市上卖的印刷品春联,虽然比手写的春联更加精致漂亮,但确少了一些书写春联的意境与乐趣。
新年到,真热闹,家家户户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全家老少乐淘淘。作为60后,我小时候由于物质匮乏和家庭生活的艰难,过年的新衣服,是母亲到村里供销社扯的白细布到染坊染成蓝色或绿色,然后由村里裁缝给缝制成衣。我最喜欢穿的是绿军装了,衣服领子上订上两个红领章,再配上绿军帽、绿军鞋,俨然就是一个小解放军。母亲看到儿子的可爱与神气自然是高兴的啦,可是做衣服的钱还赊着账呢,母亲脸上是笑着的,可心里的滋味,那时的我是体会不到的。说起吃年饭,那更是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印记。如今80多岁的父母衣食无忧,子孙绕膝,安享晚年。母亲闲时还常常感慨,当年过年才割二斤肉,一大家子七口人,还要来客,你说这年是怎么过的。那时,农村由于吃大锅饭,我们村年终结算一个劳动日才一块多钱,但已经算是周围的富裕村队啦。我上面三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一家七口仅靠父母在生产队挣工分维持生计,还要负担赡养爷爷奶奶,所以年底我家一般是开不了支的。
小时候,大年三十守岁夜一般是不睡觉的,人们挨家挨户走访玩耍,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一。这帮走了,那帮又来。每到一家总要叙谈一阵,喝上一杯。酒是供销社里打来的瓜干酒,下酒菜根本没有现在的所谓硬菜。那时候,只有家里来人,才见母亲放油炒碟白菜。那时,闻着炒白菜的香味是那么的香甜好闻,可小孩是捞不着吃的。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母亲做了白菜粉条,虽然缺肉少油,可平时是难得吃到的。由于贪吃不好消化,饭后让姐姐背着到处转悠,现在都成为姐姐们笑话我的话柄。
记忆中的生活虽然清贫,但过年确抑制不住人们过节的喜庆与祥和。那时没有手机、电视,家家户户都只有一个广播匣子,春节期间整天播放的都是《借年》等吕剧节目。除了走门串户玩耍外,村里一大群半大孩子凑到一起跳方、打加,在冰上打陀螺玩耍,乐此不疲,间或有小孩甩上几个小红响鞭。有条件的大村疃,春节都组织秧歌和戏曲表演。我还记得跟着大人跑四五里山路到临村看京剧《石头人招亲》的滑稽场景。
改革开放三十年,弹指一挥间。虽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相比已不能同日而语,过节的气氛相比而言有所淡化,但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积淀仍然让人们对传统节日充满期待,寄情于斯。春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天天生活赛过年,人们不用再盼望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饺子,才能做上一件新衣。今年已八十有五的父亲至今眼不花耳不聋,坚持每天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父亲经常念叨:你爷爷奶奶要是活到现在该有多幸福啊。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开门纳福,辞旧迎新。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