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东文的头像

苏东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0/28
分享

记得当年青春时

真是“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就飞逝而去,我这个当年风华正茂的少年郎,已是禅精竭虑的中年汉。时光流逝,多少理想已灭,多少豪情已去,多少心血已流……但怎么也忘不了蓬勃青春时的朝气、活力和激情,忘不了绚烂青春时一往无前的奋进、拼搏和追求。

我是“生在红旗下、长在阳光里的”的一代,从“大跃进”夭折后的艰难岁月里脱胎,青春伊始,便是走向“广阔天地”“干革命”。尽管有不幸,但毕竟身处在一个理想飞扬、激情燃烧的年代。特别是我们从小接受革命理论的教育,对党充满热爱,对前途充满信心,对人生充满了渴望。虽然我们的理想过于空洞,也太政治化,更多地把个人的理想寄托在革命的大理想里,的确单纯,也有盲从,但那切切实实曾发自我们的内心,并注入了我们青春的心血。

记得高中刚毕业一个月,17岁正是青春飞扬、激情满怀的我就打起背包,“上山下乡”,怀着“扎根农村干革命”的豪情壮志,来到“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知青点里,我和四十多个战友跟着带队的“贫下中农”白手起家,“改天换地”。什么都不会的我们,在远离城市的荒凉山野,自己一锄一镐开山垦荒,建起1000多亩的茶场;自己牵牛耕田、下田插秧、挥镰收割,生产青春生命果腹的口粮;自己挥汗如雨做出一块块红砖,然后自己烧窑,自己建房,筑起了知青点的二层楼房,安下了“再教育”的营盘。尽管艰苦,尽管劳累,尽管单调,尽管付出,但我们不惧困难,敢于夺取胜利。那一个个日日夜夜,都是勇敢战斗的,都是艰苦创业的,都是激情膨拜的。没有现在不少人常有的消沉、懒惰、害怕,自信,自强,自立充满了我们的心胸。农村艰苦的环境,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农村繁重的劳动,强壮着我们的体魄。再苦再累,我们都吃得香,睡得实;再难再重,我们都扛得起,走得动。真没有想到,我们鲜嫩的身体竟然承受得了如此的繁重和艰难,我们弱小的心灵竟然经受得了如此的豪情和壮志。为什么?有青春的理想鼓舞着我们,有青春无畏的精神支撑着我们。为了建设好知青点,我们40多个知青慷慨地奉献了自己的心血、汗水,尽情地发挥出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于是,在我们辛勤劳动的手上,每年产出三千多斤茶叶、二万多斤稻谷,还有大批的鸡、鸭、鱼、肉、蔬菜……年少的我们,自己用手养活了自己。想起来,那是些多么激动人心的日子啊!而青春的我们,充满朝气,充满向上的激情,面对困难,是多么的英勇顽强,对待生活,是多么的热情洋溢。它告诉我们:只要劳动,什么都会有!只有奋斗,才能成功!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就是希望,有青春就有追求。在知青点艰苦的创业中,我和不少热爱生活、憧憬未来的热血青年一样,也萌发了“文学梦”,希望自己可以用笔歌颂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怀着这个宏大的理想,我开始像海绵吸收水份一样如饥似渴地学习,读一切可以弄到的书籍,就是工休时间也要抓住读几页书本,夜里更发奋地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坚持练习写作,写下了一页页稚嫩的文字。休假和农闲时分,还循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路径,一次次举步远足,走出去寻师访友,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尽管知青点条件简陋,尽管自身文化底子浅薄,但仍然一个心思要当作家,什么艰难困苦都不放在脚下,什么干扰打击都动摇不了决心,火红的青春就这样一往无前地在希望的田野里辛勤耕耘……

以后的日子如水而逝,青春渐渐远去,激情慢慢消失,青春的梦想随风而落。理想并未圆,青春已不再,但我仍为曾有过的青春而骄傲。因为,青春年少时,我有过理想,我有过奋斗,我也有过收获。青春无悔!

   现在,回想青春年代,自是感叹青春蓬勃的活力、满腔的热情、无畏的追求,但更是渴望能够借一份青春的力量,再扬生命的风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