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东文的头像

苏东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2/04
分享

母爱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多少往事如烟渐渐消散淡漠,唯有母亲的爱,一丝一缕都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里。

我的母亲出生在湖南新化县农村,1954年,21岁时嫁给在衡阳铁路工作的父亲来到城市,生下我们姐弟三人。母亲没有文化,但为人善良,待人诚恳,特别是疼爱我们三姐弟,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我们的身上。

小时候,母亲没有工作,我们一家五口全靠父亲每月60多元的工资过日子,还要不时接济乡下的亲戚,生活的拮据是可想而知的。为了我们三个孩子能吃饱穿暖和读书,好强的母亲就到外面去做临时工——那时人们叫做“土胡子”,以贴补家用。由于母亲没有文化,干的都是挑担、拖车、装卸之类的粗重苦活,而且打工的路都很远,常常要走一个多小时。可母亲从没有抱怨,每天,她都早早起来,为我们做好早饭和预备好午餐,然后才带上自己中午吃的午饭赶去打工。下午下班了又急急往回赶,回家给我们做晚饭、洗衣服、搞卫生……

我记得母亲先是在机务段的煤场挑煤,后去一个区办土木工程队做小工,再又在一家铁路工程段拖板车做装卸,最后到一家街道集体小厂做搬运工……其中,母亲还在家里做过土砖买,真的是非常非常的辛苦,她是在用自己的血汗养育着儿女。

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暑假,母亲在机务段煤场挑煤,一天,母亲带我去煤场玩,我看见了母亲挑煤的情景:一列长长的跳板从远处搭到铁道边的煤台,她和二十几个叔叔、阿姨挑着沉重的煤担一步步艰难地爬上跳板,再一步步走过跳板,然后把煤倒入给火车头加煤的煤厢。正是七月流火,烈日当空,煤场一片空旷,四处散布着铁道、煤堆,没有一点阴凉,也没有一丝的风,狠毒的日头无遮无挡地直灼而下,气温起码在38摄氏度以上,异常炎热。我坐在阴凉处都全身出汗,更不要说母亲冒着烈日挑着一百多斤的煤担了。只见母亲咬着牙,弓着背,吃力地一担担的挑着,黄豆大的汗珠从母亲的脸上象流水一般不停地滚落,衣服几乎都汗透了,后背现出一道道白渍汗斑。看着母亲辛苦的劳累,小小的我突然感到十分难过,我一下子冲过去拖住母亲:“妈,你别干了,太累了。”母亲放下担子,握着我的小手,怜爱地望着我说:“崽呀,妈不干,怎么有饭吃啊!”我天真地望着母亲说:“那我不吃饭了。”“嗬……”母亲被我逗笑了:“傻孩子,不吃饭,你怎么长大呀。”“我——”小小的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了,也帮不了母亲的忙,只能看着母亲继续艰难地挑着煤担走去,她那布满白渍汗斑的背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那时,国家物质都是定量供应,我们三个小孩都正是吃长饭的年龄,饭量大,粮食定量根本不够吃,母亲每个月都坐火车到县区的农村集市买回来几十斤大米和一些农产品,让我们吃饱。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母亲舍得花钱给我们吃,每餐的饭桌都会有几个菜,饭总是尽饱,从来就没有饿过肚子。这,都靠母亲辛勤的哺育。然而,母亲舍得给我们吃,可对自己却很“克”,她一直节衣缩食,常年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吃饭,都尽着我们吃,自己则等我们吃完后再吃剩饭剩菜。有了好吃的东西,母亲更是舍不得吃,每每往我们碗里夹。让我每每想来都禁不住泪流满襟。

几十年来,我深切地感受到,母亲对我们儿女的爱是无时无刻不在的。1976年8月,我高中毕业后下放农村做知青,母亲对我给予特别的关爱,每个月都要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5元或10元钱给我零用和买书,还时不时的托人带来一些炒面、白糖、腊菜等东西。那时,流行一种价格在5、6元左右的圆桶型的叫着“桶袋”的旅行袋,知青更是以拎桶袋为“派”。我很想买一个,便和母亲说了。母亲当时手头很紧,没有答应我,但她一直将这件事情记在了心里,在我回家过春节的时候,专门带我上街买了一个。 

在母亲眼里,儿女再大,都还是她的孩子。1978年,我招工到长沙一家铁路工程段,又远离衡阳的家门。三姐弟中,就我一个人不在衡阳工作,加上又是在工作艰苦而流动的工程单位,自然又成了母亲最牵挂的孩子。每次休班回家,母亲都尽可能给我做好吃的,她认为我工作辛苦,在家里什么事也不让我做,在回单位上班时,母亲总是亲自为我收拾行装,带什么都要过问,还要买一些水果、糖果、饼干什么的给我带上,她生恐亏我这个儿子。走时,她总要再三叮嘱我好好工作,有时间多看书学习。

让我一直过意不去的是,母亲还不要我的工资。她说我一个人在外面不容易,需要多花一点钱,总叫我吃好点、多吃点,不要累坏了身体。但我不能这样不孝,身上有了一笔钱就回来交给母亲,可她怎么都不要,她说:“崽呀,我知道你孝敬妈,妈心领了。可你年轻又在外面工作,需要钱啊,你就自己留着吧!”没有办法,我只好在离家时偷偷把钱放在母亲的屉子里。我没有想到,母亲把这些钱都给我存在了银行里,在我结婚的时候,她就把存钱折子交给了我。

结婚以后,母亲对我们儿女的操心并没有减少,先是关心儿媳妇的身孕,再又为小孙女成长尽心尽力,母亲为了儿女的付出总是没有停息。1998年,在铁路房改时,母亲听说我买房子还差两千多块钱,马上从银行里取了3000元给我解了燃眉之急。2003年10月,我因鼻炎住进了医院,正在发高烧的母亲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叫上姐姐一起赶到医院来看我。一走进病房,她就过来抓住我的手,急忙问我:“怎么了?怎么了?要紧吗?”一脸的焦虑里透着爱怜,只到了解了我的病情不重才松了一口气。走时,她对我又是一番仔细的嘱咐,还拿出1000元钱交给儿媳妇,关照她好好滋补我的身子。2005年7月,女儿考上大学,母亲又专门送来10000元给孙女做学费用。

呵!我的母亲,是一个多么善良和慈祥的母亲,她为我们儿女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无私地为我们儿女特别是为我这个儿子默默的付出,我不知道拿什么可以回报得了,为此,唯有好好做人,勤奋工作,以不辜负母亲的一番心血。我虽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天资也不高,学业又在“文革”中耽搁了,但母爱激励着我去不懈努力。我在工程单位艰苦的条件里通过自学,考取了电大大专学历,以后又从工人提了干,当上了铁路企业的管理干部。业余时间,我还一直坚持练习写作,尽管水平很低,但时不时也有文章在报刊登出。母亲的邻里和老同事常以此夸我有出息,母亲每每听了,脸上就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一脸很满足的样子。我想,母亲的付出,她最渴望的回报就是儿女的出息。但我知道,自己的出息实在是微不足道,与母亲的付出相差太远太远,怎么也回报不了她老人家的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