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东文的头像

苏东文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209/01
分享

她,从乡村走来


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我认识了她。

她是一个可爱的女子,容貌姣好,衣着讲究而得体,衬得苗条的身段更显亭亭玉立;她待人热情大方,脸上总挂着甜甜的笑容,透出几分乡村女孩才有的朴实,给人亲近的感觉;她活泼开朗,爱好广泛,谈吐不俗。

她是一个可敬的女子,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在艰难中长大,在逆境中奋起。她渴望美好的人生,揣着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穷而思变,敢于拼搏,开创了一片自己的事业。

芳龄37岁的她,现在已经是我市一家拥有3600多名学生的民办电脑外语学校的执行董事、校长——一个年轻的民营企业家。

说起她的成长经历,让我想起安徒生的童话:一个“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动人故事。

少时,她在湘南的一个乡村生活了十年。本来,她家的日子是不错的,父亲是乡干部,母亲是村干部,又只生了哥哥和她两个小孩,家境殷实。虽然生活在山村里,但她也是过着一家人宠爱的“小公主”一样的快乐生活。5岁过生日时,她记得父亲给她讲过一个《丑小鸭》的童话,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白天鹅的故事,震撼了她幼小的心灵。她举起右手握成小拳头,充满幻想地望着父亲稚声稚气地说:“爸爸,我也要像丑小鸭一样,长大了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父亲高兴地拍拍她的头道:“好,我的女儿有志气!”接着又教导她道:“只要你有一个美好理想,坚持不懈去追求,就一定可以像丑小鸭一样实现心中的梦想。”

此后,她一直记着丑小鸭的故事和爸爸的话。也许正应了这个故事,上天要来考验考验她。仅过了几个月,灾难突降,她的父亲蒙冤坐牢,家中花去了全部的积蓄不说,还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一家人的生活陡然陷入了困境,不得不节衣缩食,在艰难中度日,她也成了一个真正的丑小鸭。这时候,正在长身体的她连一个鸡蛋都吃不到,妈妈要把鸡下的蛋都积存起来,然后卖了钱,寄给在狱中的父亲和在广州读铁路技校的哥哥做生活费。村里的人也不和她家来往了,还嘲笑她家,欺负她家,小朋友也不愿意和她玩。可她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就知道家里的难处,不吵也不闹,不要妈妈买什么,咬牙硬撑着。更难得的,她还想给妈妈分忧。一天上午,她看母亲在田里干活很累,就跑回家来煮饭,想让妈妈回来就有饭吃。可她放了米在锅里忘记加水了,结果把一锅米烧得黑糊糊的。她怕妈妈回来骂,就一把把抓了猛吃,吃得一嘴黢黑,等妈妈回到家还没有吃完。母亲看见了,并没有骂她,却是一把把她搂在了怀里,心疼地流着泪说:“我可怜的崽崽!”

在乡村度过了艰苦的几年后,10岁的时候,父母将她送到湘南的中心城市H市里的一所小学读书,寄养在一个堂叔家。堂叔只是在城里做买卖蔬菜的小生意,自己有4个小孩,生活并不富裕,日子过得也是清苦,平时吃的多是萝卜白菜,少有荤菜。每天早上,她都没有早餐钱,只能从堂叔那里拿了做生意的10包榨菜到学校卖给同学,一包挣一毛钱,然后买点东西吃。这也从小开启了她的经商和创业意识。  

几年后,她的父亲平反出狱,也安排到H市里工作,母亲也随着进城,在农贸市场开始做小买卖,家里的生活才好了一些。但磨难并没有完结,屋漏又遭连夜雨。1998年,她父亲和几个朋友集资1800万元在云南开铅锌矿,经营不善倒闭,背上50多万元的巨债,刚好起来的日子又给打回原型,而且是雪上加霜。此后好几年里,她家就没有过过几天安生的日子。父母在城里辛辛苦苦做点小买卖,挣了一点钱就赶紧存起来好给人还债,自己都舍不得也不敢用。她则靠在铁路上工作的哥哥每月不多的薪水供养。每年春节期间,每天讨债的人是一拨又一拨,疲于应付,给人家说尽好话。她说,她当时除了吃饭穿衣读书的开销,基本上没有买过其他东西,怕给家里添麻烦。读高中后,由于学习需要,同学们都买复读机和文曲星,只有她怕给父母增加负担没有买,每次需要使用,她就找同学借用。可借用次数多了也不好意思,她就帮借给她的同学洗衣服,予以回报。

10多年的艰苦生活,磨练了她坚强的意志,培育了她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还打造出了一身健康的体魄,为她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哲人云:穷则思变。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的艰难,遮蔽了明丽的阳光,让她眼里的天空总是一片灰蒙蒙的沉重;巨大的债务,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她一直喘不过气来,心头沉闷。因此,她从小就萌发了改变了命运的念头,渴望着也能和他人一般过上幸福的日子。但说实话,开始,她还没有什么创业的打算。当时,在她家那样的生存条件下,挣钱还债成为家庭的首要和中心。初中毕业后,她就不愿读书了,她不想成为家里的负担,做父母的拖油瓶,她要去打工,挣钱给家里还债,减轻父母身上的担子。可父母怎么都不同意,父亲为此给她写了让她至今难忘和保持的一封27页的长信,给她讲人生,讲理想,劝说她好好读书,不要忘记了成为白天鹅的梦想。父亲的信深深打动了她,为了心中的美好理想和追求,她才压抑住打工的念头,把心思放回了教室。但学习还是受到了很大影响,曾经品学兼优的她,成绩大幅下降,高中毕业后只考上了广播电视大学。

上大学了,她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也应该为家里分忧解难了。从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起,她就开始勤工俭学,自己挣取学费和生活费。她的第一份收入,是一个星期日在H市街头挣到的,工作是给某公司代理商在大街上推销化妆品。她以极大的新奇和极大的干劲投入到推销中,见人就派发广告单,遇有兴趣者就口干舌燥地介绍产品,从早上9点一直干到下午6点,腰站酸了,脚走路都发软了。代理商对她的敬业和谈吐大加赞赏,收摊时,发给了她一天的薪水20元。这是她自己第一次挣到钱——第一次的劳动果实啊,那个高兴就甭说了。她一只手紧抓着钱,生怕它丢了,心里一遍遍在机械地兴奋地叫喊道:“我可以挣钱了!我可以挣钱了!”,她突然感觉天空明亮起来,路人也变得亲近了。 拿着挣到20元钱,她决定买点什么回家,想了想,她上农贸市场买了10块钱猪肉,家里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肉了,她要让爸爸妈妈补充一点营养,也顺便犒劳一下自己。这天的晚饭,她吃得特别香甜。

此后,她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四处找事干,只要能做的她都做,读大学四年,她就干了三年半。先后做过家教、导游、保险业务、商品推销、广告派发、保洁等,每个月竟然可以挣到1000多元,除了大学一年级的学费和一年级上学期的生活费是家里给的,此后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全部是她自己挣的,再没有要过家里一分钱,同学、老师和邻里都夸她了不起。

人们在说到创业的时候,往往都会说到机遇的重要性。其实,机遇不是突然从天而降的,机遇从来只给有准备的人。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她得到了初步历练,尤其是锻造出了敢于承担风险、不畏苦难、勇于拼搏的良好心理素质,为机遇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她的电脑外语学校就在这其中孕育了。那是大学快毕业时,她应聘到H市一家电脑学校做前台接待职员,由于工作能力突出,随后被提拔做文员、老师,一年后又升为副校长。在这里,她学到了不少社会知识,锻炼了自己的才干,更是掌握了民办职业学校运作的所有程序和管理方法。特别是这家电脑学校的老板山村穷小子出身的背景和仅靠2台电脑起家的经历,给了她不小的鼓舞和启发。经过一时间的观察和思索,她觉得开办电脑学校在如今的信息社会很有发展潜力,尤其是不愁生源,收费标准又高,效益可观。于是,她决定辞去副校长的工作,自己开办电脑学校,挣钱为家里还债。

可要开办电脑学校,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她家还欠着几十万元的巨债,根本拿不出这笔钱。怎么办,只有再举新债。她说服父母和哥哥,四处借钱,终于筹集了9万多元的启动资金。经过一番筹备,2001年4月21日,在一簇簇鲜花的簇拥中,在一声声热烈的爆竹中,她的电脑学校在H市内挂牌开学了。当时,学校只有一间教室、15台电脑、14名学生。但她却是满怀信心,由此,走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在H市,这个一百多万人口的城市也是职业学校林立,仅电脑、外语学校就达40多家,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大做强,脱颖而出,绝非易事。

为了在民办学校的市场上站住脚跟并发展壮大,她投入了全付的心血,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她把握时代脉搏,根据社会就业需求和人们学习培训的取向,吸取国内名校的办学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学和培训。同时,每天派人在各个街头、到各个学校发放学校的宣传单,增加电脑学校的知名度,扩大生源。其中,最得意的是使出了一招“杀手锏”,推出了就业承诺。学校向每一位前来学习的学生保证百分之百安排就业,为此,学校在创业初期人手和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专门成立了学生就业部,在广东东莞设立了就业办事处,安排2人负责联系学生就业。此招一出,果然不同凡响,竞争力大增,前来学校就读培训的学生大量增加,学校很快从建校时的10几个人发展到400多人,天天都有人来报名,最多的一天达到了30多人,学校办学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收入成几何级数增加。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她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自己的知识和管理能力特别是学校今后的发展规划都跟不上,她迫切需要进一步历练和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习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及经验。于是,在2003年6月,她把学校交给父亲管理,自己只身一人南下广东学习取经。当时,正是非典肆虐时期,广东又是高发区。她投靠在深圳一家公司做秘书的同学宿舍。每天带着口罩,冒着染上非典的危险,跑到一家家公司、工厂、学校去参加应聘,一天一般都要走上三四家。她不是要找工作,只是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了解广东发达地区企业的情况,感受现代企业的氛围,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就这样跑了一个多月,她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最后,在大学攻读过英语专业的她应聘到了深圳一家外贸公司做欧美贸易业务员,她要亲身体验南下打工的滋味,切实感受现代企业的营销和管理。也许是从小的磨练,她具有营销的天分,进公司不过一个多月,她的业绩就上来了,工作能力让同事和老板刮目相看。三个月后,老板就相中了她,选派她出任公司驻美国的业务代表。她真的很想去美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国家去度度金,可回到H市办理护照时,父母极力挽留她,电脑学校更需要她,父亲一人已难于支撑学校迅速扩张的繁重事物,迫切需要她回来加强管理,拓展业务,她不得不留下来。

南下半年多的历练,让她如虎添翼。她借鉴学到的企业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对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建立了学校董事会,实行董事会下的校长负责制,请父亲做董事长,自己出任执行董事和校长,具体负责学校的事务。学校还设立了营销、财务、教务、就业、策划、保卫六部门,确定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原则、文化理念,制定了员工管理手册、学生管理手册,对员工实行市场化管理,对学生实行高校化管理。特别是狠抓市场营销,扩大办学规模。她提出了“实力塑造专业,质量成就品牌”的口号,在全市展开广告轰炸攻势,在市内报纸、电视台、电台等媒体都刊发广告,在手机、电话设定广告宣传语,在城区繁华地段树立醒目户外广告,在县区人口密集处书写墙体广告,每天继续坚持派人在各个街头发放学校的宣传单,让学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树立品牌形象。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她在办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个道理,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秉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信念,提出了服务第一、质量第一、就业第一的办学原则,以面向社会,注重实用,方便就业为办学指导思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们就开办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专业和培训班,什么专业就业好就设置什么专业,以社会发展要求和就业需要开设专业。同时,在抓教学质量上下真功夫,她从北京、上海、深圳、长沙等大城市聘请了一百余名高素质的教师,并从英国聘请了一名高级英语教师。他们都具备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扩大生源,实施了老师奖励制度,老师开班教授的学生每人予以一定比例的奖励,班上教的学生越多奖励越多,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的人来学校就读。

作为从乡村出来并饱尝了生活艰辛的孩子,她充满了对学生的仁爱和对社会的感恩的情怀,她把“为每一名学生点亮一盏心灯,照亮他们的前程和未来”确定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自觉担当起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在学校得到发展,自己的事业初步成功后,她首先想到的是回报学生和员工,回报社会。她在学校设立贫困生学习免费制度和生活补助制度,每年都要招收10多名家庭生活特别困难学生免费入学就读,一年免收学费10多万元。对就读的特困学生,学校每月都给予50至300元的生活补助。她在学校还设立了学生奖学金,每年对评为优秀的学生予以200至3000元的奖励。另外,2002年以来,她组织学校社会公益事业和贫困山区的群众捐款三百多万元。

由于办学思路正确,教学质量优良,短短几年间,她的学校迅速壮大。2003年,她增办了英语教育,随后,又加开日语、韩语教育,学校形成了电脑教育和外语教育两个中心,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并更名为电脑外语学校。2006年,在市内开设了一个新分校后,她已不满足于争夺本地市场,把眼光投向了外地,先是东上上海,在那里与人合办了两所英语学校,后又西进重庆,创办重庆分校。到现在,她的电脑外语学校已经设立了五个校区,学生3600多人,教学更是从简单的电脑操作培训如今开设办公自动化、软件开发专修、电子商务(网页)、电算会计、平面设计、广告装潢、影视动画设计等23电脑有关的专业,外语教育也形成了少儿系列、初高中系列、大学系列、成人系列四个教育系列,开设有英语、日语、韩语三门语言18个班级。近几年,他们还积极在向其它教育方面发展,开办了美术基础、模具设计、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培训等班。现在,学校的教学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可容纳6000多名学生同时学习,配备3000余台p4以上的微机及投影仪、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供学习和实践,拥有一百多名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就业体系,合格学生百分之百推荐就业。创办20多年来,从学校毕业的32000多名学生98%实现了就业,大部分进入了全国各个大城市的国企单位,有500多人自己开办了公司成为老板。学校教学的成果斐然,成为全省著名专业电脑外语教育机构。

随着办学的不断规范和扩张,学校的名气大幅度的提升,在市民中口碑良好。学校已连续四年被学校所在市评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近年来,学校被中国教育质量协会评为全国教育质量优秀学校,被省发展研究中心评为全省名校、被市评为影响市民100品牌。不久前,当地市委书记带领50多名县局领导到学校检查和指导,充分肯定了学校的教学成果,高度评价她在为全市解决就业上做出的积极贡献,鼓励他们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电脑和外语人才,为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推进全市的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放眼未来,前景一片宽广。她满怀信心地说:“我们还在创业,我们仍需努力。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在五年内使学校在全省各个地市建立分校,10年之后,成为一所国家的正式大学。”

创业的成功,她实现了人生的飞跃,她家不仅全部还清了欠款,还挖掘出了第一桶金,一家人也早已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小康的生活。而成功后的她不再是过去那个只知道一天到晚就急忙忙做事挣钱的女孩了,这个禀性聪颖、爱好广泛的女子,现在有了物质条件和时间来满足自己的追求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追求有“营养”的生活,在“营养”的生活中得到滋补,在“营养”的生活中得到升发,让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

文学,一直是她的爱好,读书时曾萌发过“作家梦”,有过对“缪司”的狂热崇拜。创业的艰辛,让她无遐旁顾,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读书。但“文学梦”却仍是揣在心头的,火热热的,时不时蹦出来让她神往。事业稳定下来后,一方面,她尽可能抽时间读些文学类书籍,弥补多年的缺失。她最喜欢读成功女士的传记,她们给她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她坚持写日记,以随笔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唤回当年对文学的感觉。几年下来,整整写了四大本又一半本,篇数达五百之多。她说:“真的好想当一名作家,可以写书,那是多么神圣和崇高啊!”同时,她也在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2006年,她去复旦大学进修了英语本科学历,2010年初,又报读了长沙汉硕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期待自己在经营和管理上有新的飞跃。

2008年10月28日,她在去上海开办英语学校的火车上,结识了当时的湖南省妇女书法协会副主席、国家二级美术师陆庞,这是一名在佛学上颇有造诣的女子,自称俗家弟子。看上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中年妇女,不显山不露水的。但与陆大姐交谈后,感觉却是非同一般:敏锐、睿智、幽深……如一个超凡脱俗的高人,让她佩服的五体投地。陆庞和她聊了10多个小时,只到深夜3点多,像一个邻家的大姐一样给她讲社会、讲人生,讲佛道……与此,她与佛结缘。回衡后特拜H市一家名寺住持为师,开始学习佛道,修身养性,广结善缘。

在她的办公室一角,有一套精美的茶具。这是她的又一爱好:茶道。每有朋友或是客户光临,她都会热情邀请坐于茶桌前,一展茶道功夫,奉上一杯香茗。笔者两次采访她,都有幸品尝到了她亲手调制的一杯杯清香、润口的“龙井”。

作为成功的年轻民营企业家,她有了很多的社交活动。喜好交友的她,利用社交机会,结识了许多的朋友。上至市领导、名家名人,下至普通市民、民工,她都热诚以待,倾心相交。空闲时间,常去寻朋访友,参加各种聚会、沙龙。她常说,自己事业的成功离不开朋友们的帮助和支持,自己就像一棵小树苗,家人和朋友都在用水浇灌,是大家的关心,她才成长了起来。

运动,也是她的爱好之一,每天晚上,她都安排时间,去健身馆跳健身操,练瑜珈。平时,在学校的乒乓球桌前,常有她和学生拼杀矫健的身姿,在学校一旁的湘江岸边,也有她散步的身影……

现在,她最想做的,是要好好谈一场恋爱。37岁的她再不婚嫁,就可能真要成为“剩女”了。可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子,要找一个如意郎君并不容易。好在她要求并不高,只要两人真心相爱、互相欣赏就可以了,其它方面不重要。她甚至不嫌弃离异有小孩的男子,她有点天真地笑着说:“他有孩子的话,我不费一点劲就有了一个崽,那多好啊!”

梅花香自苦寒来”。她以坚持不懈的信念,从艰难中奋起,用十数年的打拼,终于改变了生活的命运。她这只从山村里摇摇晃晃走出来的丑陋的小鸭子,一步步蜕变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正从清清的水面跃起,在广阔的天空飞舞着,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